魔兽虽然正式运营,但绝不代表没有争议,毕竟版权署至今仍然没有表态。从我国现有政策来说,魔兽现在正式运营并不是打擦边球,而是违规。无意间阅读了一位博友写的魔兽审批的文章,大意是魔兽正式运营预示着网游审批已经柳暗花明。对于这一观点,笔者不敢苟同。笔者认为,魔兽正式运营并不等于网游审批已经放宽。
在此,笔者想纠正该博友的几个错误观点。
错误观点一、魔兽正式运营并不代表审批通过
不可否认,现在魔兽已经正式运营了,网易也信誓旦旦地对外界称这是按照文化部出台的“三定”政策执行的。可是,“三定”中有这样的规定,新闻出版总署科技与数字出版司的职责是:“负责对出版境外著作权人授权的互联网游戏作品进行审批”中的“出版境外著作权人授权的互联网游戏作品”,是指境外著作权人授权的在互联网上网的游戏出版物。新闻出版总署负责对这类出版物进行审批,其他进口网络游戏的审批工作由文化部负责。
显而易见,魔兽正式运营是需要版权署审批的。所以,博友在文章中称网游审批终于柳暗花明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魔兽正式运营并不代表审批通过。客观地说,魔兽现在正式运营是在违规运营。
错误观点二、国外网游审批条件并没放宽
自2009年开始,政府监管部门曾针对互联网及网游出台了多项政策,这无疑是在释放这样一个信号,版权署对国外网游产品准入资格审批将会更严格。其实,政府监管部门出台这一政策也是可以理解的,文化产业领域的限定在世界范围内并非鲜见,任何国家可以根据宗教、习俗等原因限制某些文化产品进入本国市场。在我国,对文化出版、影视领域等意识形态领域的限制进口数量的相关规定由来已久。而特别针对网游产业的“外商不得以独资或合资的形式从事文化及新闻出版业务”的法律规定短期内亦难以撼动。这不仅可以保护国内网游企业的良性发展,鼓励民族网游产业走自主研发之路,还在于对外来文化传播把关。
放眼望去,无论是盛大,还是网易,其代理的游戏中,有几款是自主研发的呢?正所谓,不数不知道,一数吓一跳。现在,国内最红火的网络游戏,90%以上全部是国外网游作品,国内自主研发的网游在总量上尚在少数。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中国网游市场的营收过半成都流入外资游戏企业,这难道不是国人的悲哀吗?无论是个人,还是政府,都不期望网游市场有太多的国外游戏产品。基于这样的原因,国外网游产品的准入审批才会更严格。另外,一些带有血腥、暴力的游戏也在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这也是监管部门严格网游准入机制的又一原因,而这与魔兽正式运营是没有任何关系的。所以,魔兽收费运营并不意味着国外网游审批条件放宽。
错误观点三、放宽网游审批能带动中国网游市场繁荣
在该博友的博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文化部‘三定’详细规范了相关部门职责,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外优秀网游进入中国,同时中国也将有越来越多的自主网游上线,中国网游市场将更加繁荣!”这段话表述了这样一个观点,放宽国外网游审批能够带动中国网游市场繁荣。试想,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化的泱泱大国,国内网游市场的繁荣,何必要以放宽国外网游准入机制为代价呢?更何况,一旦放松国国外网游产品的审批,必然会对国内网游的自主研发制造一定障碍。
归根结底,魔兽正式运营了,这并不是文化部“三定”的功劳,而是网易单方面解读“三定”政策的结果,更不能代表魔兽已经通过了所有监管部门的审批。所以说,魔兽的正式运营,并不等于政府监管部门已经放宽了国外网游产品准入资格。
在此,笔者想纠正该博友的几个错误观点。
错误观点一、魔兽正式运营并不代表审批通过
不可否认,现在魔兽已经正式运营了,网易也信誓旦旦地对外界称这是按照文化部出台的“三定”政策执行的。可是,“三定”中有这样的规定,新闻出版总署科技与数字出版司的职责是:“负责对出版境外著作权人授权的互联网游戏作品进行审批”中的“出版境外著作权人授权的互联网游戏作品”,是指境外著作权人授权的在互联网上网的游戏出版物。新闻出版总署负责对这类出版物进行审批,其他进口网络游戏的审批工作由文化部负责。
显而易见,魔兽正式运营是需要版权署审批的。所以,博友在文章中称网游审批终于柳暗花明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魔兽正式运营并不代表审批通过。客观地说,魔兽现在正式运营是在违规运营。
错误观点二、国外网游审批条件并没放宽
自2009年开始,政府监管部门曾针对互联网及网游出台了多项政策,这无疑是在释放这样一个信号,版权署对国外网游产品准入资格审批将会更严格。其实,政府监管部门出台这一政策也是可以理解的,文化产业领域的限定在世界范围内并非鲜见,任何国家可以根据宗教、习俗等原因限制某些文化产品进入本国市场。在我国,对文化出版、影视领域等意识形态领域的限制进口数量的相关规定由来已久。而特别针对网游产业的“外商不得以独资或合资的形式从事文化及新闻出版业务”的法律规定短期内亦难以撼动。这不仅可以保护国内网游企业的良性发展,鼓励民族网游产业走自主研发之路,还在于对外来文化传播把关。
放眼望去,无论是盛大,还是网易,其代理的游戏中,有几款是自主研发的呢?正所谓,不数不知道,一数吓一跳。现在,国内最红火的网络游戏,90%以上全部是国外网游作品,国内自主研发的网游在总量上尚在少数。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中国网游市场的营收过半成都流入外资游戏企业,这难道不是国人的悲哀吗?无论是个人,还是政府,都不期望网游市场有太多的国外游戏产品。基于这样的原因,国外网游产品的准入审批才会更严格。另外,一些带有血腥、暴力的游戏也在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这也是监管部门严格网游准入机制的又一原因,而这与魔兽正式运营是没有任何关系的。所以,魔兽收费运营并不意味着国外网游审批条件放宽。
错误观点三、放宽网游审批能带动中国网游市场繁荣
在该博友的博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文化部‘三定’详细规范了相关部门职责,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外优秀网游进入中国,同时中国也将有越来越多的自主网游上线,中国网游市场将更加繁荣!”这段话表述了这样一个观点,放宽国外网游审批能够带动中国网游市场繁荣。试想,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化的泱泱大国,国内网游市场的繁荣,何必要以放宽国外网游准入机制为代价呢?更何况,一旦放松国国外网游产品的审批,必然会对国内网游的自主研发制造一定障碍。
归根结底,魔兽正式运营了,这并不是文化部“三定”的功劳,而是网易单方面解读“三定”政策的结果,更不能代表魔兽已经通过了所有监管部门的审批。所以说,魔兽的正式运营,并不等于政府监管部门已经放宽了国外网游产品准入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