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天>之(216)——“个性官员越来越多”的“个性”是什么意思?


近日,看到中新社的一篇文章, 题目叫做:从枯燥的大多数到一个“人”,中国“个性官员”越来越多。

文章说,“随着中国大环境的变化,中国官员的言行风格经历了从拘谨到开放的变化”,“当下,中国官员的变化有目共睹。每年‘两会’上,官员越来越‘会说话’。各种场合,官员讲话不再照本宣科,见到媒体不再躲躲闪闪,甚至主动递上名片。

 

更有意思的是,文章还试图拿薄熙来作为“个性”标本予以例证。

我们不知道该文作者所谓的“个性官员”及“个性”所指什么?难道重庆的薄熙来敢于嫉恶如仇、雷厉风行、为人民负责到底之作风是属于“个性”的?甚至于,难道许多官员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站到人民的对立面上去也是属于“个性”使然?

好一个“个性”论,其高明、巧妙之处在于,把不容置疑、不容亵渎、不容歪曲的“党性原则”、“为官本质”、“政治立场”变性为“个性”。据此,为那些贪污腐化、修正变质的党员干部逃脱原罪惩罚、道德谴责寻找到“文字概念”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