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油耗”仍是理论油耗
明年1月1日起,在中国市场销售的总质量在3.5吨以下的汽车将在车身醒目位置贴上这个黄色标签,它的名字叫“汽车燃料消耗量标示”。到时我们买车时将看到每个车型的市区油耗、市郊油耗和综合油耗量。然而,就是这么个理论油耗标示,让许多媒体误读为“真实油耗”。作为专业杂志,不得不站出来表达一些自己的看法。
汽车的真实油耗是什么?
没有人为真实油耗下定义,一般理解应是指汽车实际消耗的燃油量。如你用一箱油行驶了500公里的路程,而这箱油总计是50升,那么就可以说你在这500公里内的真实油耗或实际油耗水平是百公里10升。但它只能表明你在这个500公里内的油耗水平,在接下来的500公里内,其油耗水平可能会增加或减小,并不一定仍是百公里10升。为什么?因为汽车的燃油消耗水平是瞬息万变的,可以说每时每刻都不一样,即使同一人驾驶同一辆车,行驶经过同一段路,由于交通情况不一样,那么其油耗都不一定一样,还别说车上有时人多有时人少、今天走这路明天走那道。
真实油耗是个不断变化的量,你在某个时段或某个路段测得的真实油耗都是唯一的,而且是不可完全重复的。这有点像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一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因为河流总在流动,河当然也总在变化。汽车的油耗在你脚下多踩一下或少踩一点,都会改变燃油的喷射量和消耗水平。因此,如果有哪个部门胆敢公布自己测试的“真实油耗”,那纯属是误导消费者,因为它仅仅反映在某些特定条件限制之下的油耗水平。
标示的综合油耗是怎么来的?
根据工信部对《汽车燃料消耗量标识》的解读说明,汽车燃料消耗量标示数据是根据《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测定的燃料消耗量,共包括市区、市郊、综合三种工况的百公里燃油消耗量。并说明《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采用模拟试验工况,分市区、市郊两部分,分别模拟车辆在城市市区道路和市区以外其它典型道路条件下的行驶状态,通过测量车辆在上述道路模拟循环下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排放量,根据碳平衡法计算得出市区、市郊和综合燃料消耗量。就是说,明年将要标示的油耗量仍然是从实验室测算出的数据,而且是用排放量倒推计算出的燃油消耗量,看起来都精确到了分子。然而,不论你的测算手段多么先进和精密,但如果有一个环节“不真实”,那么最后得出的数据就不会真实。
这种测算方法有几大特点,一是实验室的模拟手段再先进也只是模拟,就是说所谓的“市区”和“市效”都是假定和虚拟的,是实验人员人为设定的一些特定测算条件替代实际的行驶情况。试想,模拟的“市区”是上海的还是北京的?是二环的还是三环四环的?是高峰时段的还是半夜三更的?都不是。“市郊”情况就更复杂了,是高速公路,还是国道、省道或乡村小路?这些情况只能是虚拟,由测算机构确定一个“市区”或“市郊”条件,然后根据这些条件进行测试和计算。即使这样还存在如何确定行驶阻力、标准负重等问题,这些与实际情况又会千差万别。
最有意思的应是综合油耗了。一般来讲,综合油耗是根据市区和市郊两种情况的油耗量“计算”出来的。没看到具体的算法,只知道这里有多种算法,最后可能会得出多种综合油耗量。如可以把二者相加后平均,也可以用两个市区油耗和一个市郊油耗相加后平均。不管怎么说,综合油耗只能是在电脑上算出来的,而不是在加油站测出来的。
所标示的油耗仍是理论油耗
这次工信部强行推广“黄贴”的一个最重要理由是目前汽车厂家公布的油耗是理论油耗。其实,准备要强行标示的燃油消耗量也是理论油耗,只不过是换个形式而已。
什么是理论油耗?不是真实的油耗都可称为理论油耗。明年将要标示的油耗量是根据模拟工况在实验室中测量的,然后在电脑上计算出综合油耗来。这理论性还不够强吗!
相比原来厂家一直标示的等速油耗量,这次的综合油耗量可能要提高不少,但不幸的是,测量的前提条件也更复杂了,而且还要把测量结果“计算”一下才能得出综合油耗量来。因此,将要强行标示的油耗量只是换了实验室测量方法的另一种理论油耗。原来的等速油耗数值太低,看起来太假,而现在用一种数值更高、名字更好听的另种油耗指标替代。因此,千万不可拿标签上的油耗量与你实际加油量作对比,更不能因达到不标签上的数据你就告厂家卖假货或虚假宣传,那真冤枉人家了。
理论油耗就是理论油耗,只能当作一种参考而已,贴在哪都不可能成为“真实油耗”。
强行标示油耗有什么利弊?
首先,强行推广标示油耗的做法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至少可以让人们更重视燃油消耗和关注能源问题;其次,人们购车时可以横向比较各车之间的油耗差别,因为它们的测算标准是一致的。如果A车的标示燃料消耗量比B车高,那么它的实际油耗也会比B车高,但具体的数值却并不一定和标示的完全一样。
这种强行标示油耗的做法也容易误导购车者,不少人会将标示的综合油耗误认为“真实油耗”。一些标示量较低的厂家也有可能拿这种理论油耗去充当“真实油耗”进行虚假宣传。
其实像这种理论油耗没必要借助政府部门的强大力量进行强制标示,给人小题大做的感觉,完全可以像原来那样在车型参数表中列出,毕竟它只是在实验中测算出的一个数据。但愿这次强行推广的“黄贴”,不会像推广“绿坝”那样因没人买帐而最终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