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欧美需求疲软难指望 中国援助新兴市场或能创造外需


  * 专家建议以对外援助方式主动创造外需

  * 有利于缓解国内产能过剩和外需不足

  * 有利于外储多元化运用和人民币国际化

  中国政府强大的资源调动能力已使国内经济"保八"的目标几无悬念,然而他们却无力改变欧美购买力萎缩导致的外需持续低迷.不少专家建议,不要再被动等待欧美经济复苏,而应利用当下时机以对外援助方式主动创造外需,增加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他们在北京的一个研讨会上指出,这种对新兴国家的援助将不仅有利于缓解外需不足问题,还能输出国内长久以来的过剩产能,创造就业机会.此外,在这个过程中,外汇储备将得到更多元化地运用,人民币对其他各国的吸引力亦将增强.

  "现在我们应该研究的是外需新战略.不要等待发达国家的需求恢复,而是用我们的资金资源和产能资源到世界上需要这些产能和资金的国家,和他们当地的资源结合起来,分享增长的成果."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称.

  他建议,国家应设计一项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援助计划,项目以受援国的基础设施为主,如电力、水利、公路、铁路、矿产、能源等.这些项目的实施可带动劳动力及多种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出口,完全可以解决产能过剩问题.而为防范各类风险,必须综合运用国家政治、外交、军事和经济等多种手段.

  "从某种意义上说,只要援助的回报风险小于外汇储备的损失和产能过剩带来企业停产、工人失业的损失,总体上就是可行的."他称.

  不过,专家们表示,虽然中国尚未对发展中国家开展大规模援助计划,一些欧美国家已经有所担心.他们开始在这些国家制造诸如"新殖民主义"之类的言论,这会对中国扩大在这些国家的合作有影响.

  他们表示,中国在短期内扩大内需无望,因此如何利用巨大的外汇储备来扩大外需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

  中国目前坐拥逾2.1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其中很大一部分为持有的美国国债,在美元贬值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保值已成问题,更不用说回报了.

  经济学家表示,即使欧美需求复苏,也回不到这次金融危机前的水平,自去年11月以来,由于金融危机导致欧美发达国家购买力极大萎缩,中国的出口一直维持负增长,降幅并在近期扩大至逾20%.

  历史上,美国曾在二战後推出马歇尔计划,向欧洲输出了大量资本,不仅帮助欧洲经济重建,更为美国创造了强大的外需,把国内过剩产能转化为对欧洲各国及日本的债权,从而大力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增长.

  **援助发展中国家好时机**

  分析人士认为,金融危机以来,发展中国家从国际上获得资本的条件变得越来越苛刻;而由于发达国家的需求萎缩,这些大宗商品和原材料出口国的贸易条件开始恶化.因此,当下正是中国推出被部分国内媒体称为"新马歇尔计划"的好时机.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丁一凡指出,发展中国家都知道中国是第一号外汇储备大国,认为中国有很多资本可以借给他们;他们也知道中国的经济增长很快,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很大,希望中国的需求能保证大宗商品价格的稳定性.

  "现在发展中国家对外来投资有一种急迫的需求,而他们对中国有巨大的期待.中国必须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对外政策,而不能根据西方国家反应来调整我们的政策."他称.

  中国驻刚果(金)大使吴泽献则用事实表明,对外援助对输出产能和扩大外需的作用.他表示,中国在刚果(金)搞基建,虽然现在是中国给予贷款投资,但将来可以从帮他们搞资源开发的项目上得到回报.

  "企业通过帮助当地受援国发展经济'走出去',拓展在海外发展的市场,这是可行的.还有资源比较成熟的国家,比如阿尔及利亚、非洲的安哥拉、苏丹我们也做了大量的结合资源开发和基建工程进行的一揽子合作,通过投资带动人员、设备、产品出口."他称.

  今年5月,中国工商银行(1398.HK: 行情)(601398.SS: 行情)与其持股20%的南非标准银行(SBKJ.J: 行情)成功为博茨瓦纳一个发电站扩建项目进行联合融资则是另一个例证.

  工行国际项目合作处副处长林丰蕴表示,小型水电站在中国几乎被淘汰,30万千瓦基本没有了,但30万千瓦的小型水电站在非洲还是需要的,这些产能就可以到那里发挥作用.

  她表示,在这个项目中,总的劳务要分给中国的下游公司,可以带动中国的就业;而贷款主要用于购买中国大型成套设备以及设计,也支持了中国的出口.

  **外储多元化+人民币国际化**

  专家指出,中国目前庞大的外汇储备已超出为防止内外部因素对宏观经济冲击而进行储备的需要,以对外援助方式"走出去"应是其多元化运用的重要形式;而在中国出口商品独特性逐步提高并保持对新兴国家逆差的情况下,人民币的吸引力将不断增强.

  "我们外汇储备的收益率很低,名义收益率甚至无法对冲外币贬值带来的损失.而我们的主权财富基金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控制力极弱,难以削除外汇投资风险,也不能解决国内产能过剩的问题."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称.

  中国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亦认为,真正用于储备性质的钱,即满足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的钱,6,000-8,000亿美元足矣,剩下的钱可以转变为非储备性质的外汇资产.这部分钱可以用于"走出去",调整国内经济结构,以及改善外部缓解,增强软实力.

  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财经》杂志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指出,这个过程将经历支付手段、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三个阶段.支付手段跟进出口产品的类型有关系,即产品是否独特.当中国的产品发展到一定时候,人民币作为支付手段的可能性就会加大.

  他表示,中国对欧美是贸易顺差,但对发展中国家主要是贸易逆差.这种结构性差异的好处是,对欧美的顺差保持了人民币币值的稳定,而对发展中国家的逆差使得这些国家可以人民币作为支付手段或者储备货币.

  "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人民币完全可以利用结构性逆差发展和这些国家的关系,加强人民币在这些国家的影响力.而从贸易结构看,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增加,产品的独特性在上升,这使得人民币作为支付手段和结算手段吸引力在上升."他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