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文艺社团办成供奉菩萨的寺庙


近些年来,我国一些文联所属协会换届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小折腾、小麻烦,传出一些与文艺百花园极不和谐的声音。

这些现象表明,进行文联换届形式和内容的改革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文联以及所属协会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从换届中的选权威、选资历、选地位,向本着为“会员服务”上过渡,选出那些能为会员“做好服务工作”者作为协会的领导,才能更好地赢得广大会员的信任,才能焕发出协会的勃勃生机,迎来文学艺术界新的春天!

 

让文艺界多一些和谐的声音

莫把文艺社团办成供奉菩萨的寺庙

--对文联所属协会换届中出现问题的思考

 

艾君/文

 

不久前,与新闻界的朋友闲聊时,听到一位资深记者说,现如今也许是功利心态驱动,文艺界争名夺利现象越演越烈。他说,有个朋友曾经是某省分管文联所属协会的领导,每到协会换届时,抽屉里总会装满一大堆实力人物的推举信、推荐信或者是意见批复书,大都是有关谁可以当某某协会的主席、谁可以当某某协会的副主席之类的东西。这常常让他这分管领导陷入工作的被动。

俗话说,势大一层气死人,权大一级压死人啊。要做到上下满意,左右逢源,社会认可,对于分管领导也的确是件很难处理的棘手事情。

据笔者所知,上述朋友所说的现象,在我国一些文联所属的个别协会换届中的确存在。近几年,无论是中国文联所属协会,还是地方文联所属协会每到换届的时候常常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小折腾、小麻烦现象,会传出一些与文艺百花园极不和谐的声音。

不外乎有以下几种。争职位而导致名人退会、拒绝入会现象,找关系、拉山头而渴求当理事、做主席“钦定”现象,为官、为师数十年熬到退休还要争当个主席安度晚年现象……等等,风声雨声,声声入耳;折腾闹腾,屡见不鲜。众所周知,在一些地方文联,把文联所属协会变成了证明学识资历的考试院,变成了争名夺利、相互抵制的商战场,变成了退休人员安度晚年的敬老院。这种现象,自上而下在“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作家协会”等团体表现尤为突出。

近些年来,此风的盛行,常常让主管的宣传部、文联党组为换届问题,为确定主席、副主席候选人问题费尽脑汁。往往是定他不是,定她还不是,上下都要满意,左右就要逢源,社会上还要认可……难啊难!势大一层气死人,权大一级压死人啊。

如果深究导致这种风气的原因会是多方面的。有市场经济发展而导致出现的必然现象,有官场游戏规则在文艺界的反映,也有个别官员不自重自爱受私欲束缚而出现的腐败行为。但纵观近些年在文联一些所属协会出现争当主席、副主席热的现象的基本原因不外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看似在争当主席、副主席,实际是在争夺利益。市场经济的发展让艺术品成为了商品。因受文化产业策划者、传媒界的误导,以及国人审美意识的欠缺,再加上文化商人受经济利益驱动对艺术品的错误推广,在社会上形成了“以职论英雄”、“以位论价钱”的恶劣风气。也就是说,你的职称高就代表你某方面的水平高,你能在官方承认的文艺界混个高职位就能代表你的知名度高。以此来衡量你的艺术品价格,这也正是为何在文化产业做得不错的“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等会员中争职位比其他协会更加激烈的原因所在。

先看看社会上职称的魅力。十几年前,一位中央美院知名教授曾经对笔者说:“艾君,尽管我常常练字,我也不能再让你盲目赠人了。别人告诉我,我们美院的讲师、副教授、教授的书法作品在社会上有分类标价。讲师每字200元,副教授每字300元,教授每字500元”。可见,在十几年前,社会上就存在了以职称高低来衡量艺术品的价值现象。

再看看社会上官方艺术协会的地位。我国文联所属各协会都属于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团体,也就是说属于官方直接领导的群众团体,在社会上有很高的威望、地位,带有权威鉴定艺术品机构的性质。它区别于一些组织主办与文艺相关的文艺类协会、研究会、学会、促进会等民间社会团体。社会上往往认为,如果在文联各协会有个职位理应属于官方承认的。而那些在一些民间文艺类协会、研究会、学会、促进会有个职位都带有随意性、功利性。也就是说,民间社团的权威性与官方社团无法比拟,相差甚远。就说艺术界吧。在我国官方直接领导、认可的书画类协会仅有的2个。就是“美术家协会”和“书法家协会”。因此,在书画商人、收藏家、企业家、政界人士眼里,你要是这些协会的会员你的书画作品价格就高一档次,你要是这些协会的理事、副主席、主席你的作品价格是层层递增。一位画商曾经告诉笔者,“你能找来中国美协理事以上的作品,只要低于市场价我就能给你出手”。可见,利益的驱动,也让艺术家看好了这个潜在的文化市场,争当主席、副主席以抬高身价、谋取利益的现象也就成为必然。

二是寻找退休后“乐业”并能高高挂起的场所。近些年,伴随着我国人事制度和行政机构的改革,一些为官从政者、一些学术界的教授、副教授因受年龄的限制在一些岗位上相继退下或退居二线,而他们的年龄大都在60左右,找门路当一届主席、副主席年龄还不算过,何况一些人因为从小就有画家梦、作家梦、书法家梦,退休后为实现自己儿时的梦想,为了充实自己退休后的生活,也纷纷向文联各协会靠拢。为官多年,有些势力也有些关系,天时地利人和此时不争再无机会。因此,这些人通过各种途径也争取在文联相关协会谋取个理事、副主席、主席当当。一旦当上就会一举两得,不仅有记者追逐采访,到处出席活动讲话作报告,其作品还可以获得一定的市场价位,退下了既实现了梦想也在社会上再次荣耀光彩。

三是流派、学术相互排挤,资历名气互不佩服等原因,造成了八仙过海各显身手争当协会领导的现象。文无定法,我国文艺界流派纷杂,旗帜五颜六色;审美差异,造成我国对文艺作品的鉴赏没有也不可能形成统一的标准。你是名人,我也是;你有作品、我也有。这种无法界定的专业水平、知名度高低的现象,造成了一些年龄、资历不相上下,都不出众的文化人的竞相争当协会领导职务热的现象。这些说明,当今文艺界人人都是半斤八两,没有绝对的资历、学识的区分。互不佩服,互不相让,争当副主席、主席热也成为必然。

 

职称是不是就能代表你的学识高呢?成了理事、副主席、主席是不是真的就证明你的资历和知名度高了呢?笔者认为,稍有知识、有社会阅历的人给出的答案都会是否定的。

应该承认,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些文化界的名人在文联各协会都有个相对应的职位;应该承认,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些文化界的名人都在相关艺术院校成为了院长、副院长。但改革开放后,伴随着“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的干部制度的改革,在大多数行业里已经改变了以权威、知名度、学识水平高低去担任领导职务的弊端。也就是说,一个大学的校长并非就是这个大学的权威,一个协会的主席并非就是这个行业最出色的、最权威的、最具知名度的人。众所周知,在社会上有许多大家认可的作家、画家、书法家、红明星并非就是文联所属协会的会员、理事,或者副主席、主席。

 

从我国文联所属协会换届中所出现的不正之风和不和谐现象看,进行文联换届形式和内容的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文联所属协会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团体,并非一般的民间社团,这样的团体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和领导原则,转变候选人的衡量标准,从注重权威性、资历性、地位性的高高挂起,向注重为会员服务型、年轻化转化才会避免每次换届中面临的各方压力、各方不悦,以解换届中的自身困惑。

1985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领导就是服务”的科学论点,对于我们党的领导工作和我国领导思想的科学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不仅指明了领导工作的本质和方向,概括了领导工作的要求和原则,也对领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为新时期领导内容规定了做好工作的总要求、总原则。

文联以及所属协会作为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团体。在换届中所选出来的理事、副主席、主席唯一的衡量标准也应该就是能“做好服务工作”者。协会的领导者最大体现在能为“协会、会员服务”上,而不是所有会员为你服务、为你树碑立传。最科学的选择标准就是看你“是不是热爱这个组织,喜欢这个组织,有没有奉献精神,能否为这个组织的会员谋利益、服好务”。反之,如果本着为个人利益、个人私欲为目的即便混上个协会职务,也很难从根本上赢得会员的信任,更不会从根本上博得会员的掌声。

协会换届不是选专业权威,而是选领导者。换届不是选资历、选地位,而是选为会员服务者。换届表现的是年龄问题的新陈代谢。世上没有绝对的权威,也没有绝对的资历,更没有绝对的地位,只有年龄、服务上的相对的绝对。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在新的起点上,我国文联组织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本着为“会员服务”的唯一性原则,多在服务上下工夫,莫在选权威、选资历、选地位等方面上盲目努力。应该将那些热爱自己协会、年富力强,有为会员奉献精神,又能为会员谋利益、服好务的人选拔到各协会的领导岗位,让文联真正成为一个在“二为”方向、“双百”方针指导下,尽心尽力为文学艺术家服务的人民群众团体。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社会上对所属协会领导者的偏见,也能避免换届中遇到的争做主席无法平衡的问题出现。让所有会员感受到有平等竞选的权利,才能赢得广大会员的足够信任,才能焕发出协会的勃勃生机,迎来新中国文学艺术界新的春天!(艾君/文2009年8月6日于北京天苇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