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额募集反映了股市的什么问题?


 

    最近的新股发行,超额募集情况可谓触目惊心!

    粗略算了一下:

    中国建筑(601668)居然超额募集90多亿元!相当于多少家中小企业的IPO?!

    家润多(002277)超额募集约4.79亿元,实际募集比预计募集资金5亿元接近翻番!

    久期软件(002279)超额募集约1.946亿元,实际募集比预计募集的2.18亿元也接近翻番!

    万马电缆(002276)超额募集约2.32亿元,比实际募集3.42亿元超了7成多!

    ……

    如此泛滥的募集,对于上市公司当然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但是新股募集资金却不是银行贷款,是无息资本,而且是溢价带来的超额纯收益,是股民的血汗钱。如此慷慨的市场,实为罕见。

    这会不会激发上市公司又一轮的资金滥用?长此以往,二级市场又是否可能因此而加速枯竭呢?

    问题很严重!究其原因,第一、受惠于几经改革然始终不尊重二级市场的新股发行制度;第二、发行价格过高。发行价格何以偏高?一是因为新股发行定价机制“放开”了;二是市场总是钱太多,或者人太傻,或者二者兼而有之;三是很多狂炒的人使用的不是自己的钱——钱如果都是自己的,我想敢于豪赌的就会少多了。

    股市定位重融资、轻质量,这与GDP崇拜是一脉相承的。就像你很难想象地方官员会突然把GDP的增长看轻了,转而真正首重环保质量等长期问题一样,从一开始我就不看好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不过,错得如此离谱,还是超过了想象。这种明显不合理的现象,为什么屡屡出现?难道就不能加以改变吗?以实际需求为限募集资金,难道不再是一个合理的规则了吗?

 

    想起了去年10月9日接受新浪财经专访时关于新股发行的一些观点:

 

 

郭士英:资本市场应体现对普通投资者尊重

                               2008年10月09日 15:20  新浪财经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stocktalk/20081009/15205372837.shtml

  主持人::除了T+0和股指期货之外,您还期待后市有什么出台呢?

  郭士英::针对股市的话,我觉得实际上不是什么期待,从发行体制这个角度来讲,实际上中国的A股市场一直是缺乏一种灵魂或者一种精神,这种灵魂和精神是什么呢?就是说对普通投资者、公众投资者的一种爱护和尊重,它体现在哪儿呢?比方说制度方面,还有我们目前正在实行的增持和回购,我认为作为一些赫赫有名的国字头大公司,他的发行价格偏高以后又下降那么多,这时候我觉得实际上发行人或者大股东,他在高价发行过程中利用证券市场,他是筹到钱谋得了发展的一个胜利者,但是二级市场是权利严重受到损害的,这种情况应该让获利的人给这个市场做一些贡献,或者做一些楷模性的负责任的表示,就是说他应该在自己的股价跌破发行价一段时间之内,而不允许它跌到那么多以后他才出面做增持,增持不是让股东发财吗?应该说你上市公司就负责任,至少说我跌破发行价这一段时间之内我要购进一定的比例来体现我的责任或者维护市场的稳定。从维护市场稳定也好,或者是从公共投资者角度来讲的话,我觉得这种机制就应该推出来,我们未来的改革很多方面都可以去做,但是它到底体现不体现一种从大股东发行人和上市公司这儿,有没有权利和义务对等?从A股市场这块它的稳定和投资者的辛酸,有没有人去关注它?我们的规则,我们的制度是不是体现这样的灵魂或者精神?如果体现的话,我觉得对市场是利好,如果改革一直在做,但是这种导向,这种灵魂的精神出不来的话,我觉得应该说对中国证券市场整体的发展不会有什么深意。

 

(资料:自今年6月18日IPO重启以来,截至8月4日,已上市新股5只,融资额为544.25亿元。已发行待上市新股3只,融资额为121.09亿元。今年以来,沪深两市共有62家上市公司完成了定向增发,合计募集资金1309.12亿元,已经达2008年全年定向增发融资总额1752.35亿元的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