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融雷人不商量?
陈绪国
李荣融何许人也?李荣融是天之骄子,是共和国的大掌柜。李荣融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8月4日,按照广州方言来说,是“发要死易”,就是说,有的人发财要发个死,有的人要被人发死。按照国某委那套鸿门拳的套路,国字号企业和老总,概莫能外。
8月4日上午,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广州作了一场题为《遵循企业发展规律 推动国有企业科学发展》的专题报告,1200位地方党政要员全部出席,正襟危坐。翌日,地方媒体报道了大会盛况。广州日报的大标题是《李荣融妙语论国企改革 央企:“共和国长子”要当巨星》溢美之辞跃然纸上;小标题是:“关于国资委成立6年来成果:我可以欣慰地说,事实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是可以搞好的。今后国企的数量还要减少,但质量要不断提高”;“关于政企不分:当时有句话,没有三双鞋,一个项目跑不下来。所以我说,国企没搞好,责任不在企业在政府”;“关于腐败:过去有个省交通厅长连倒3个,背后还是体制问题。那么大的权力集中到一个人手上,他不腐败也不容易”;“关于改革中个人经验:我不会做婆婆加老板。我要想睡着,就得让我们的总经理睡不着,他们睡着了我就睡不着了”;“关于国企领导报酬:我当官的宗旨,就是不欺负老实人,你钱给少了,人都跑了!”;“关于对国企改革的评价:国际上的评价比国内高,我对央企领导们讲,不管人家怎么评论,关键还是要(赢利)有钱,有钱就是我‘凶’”;“关于公司治理机构改革:4年来的试点是成功的,央企的风险意识大大增加了,接下来还将扩大中央企业建立规范董事会试点”;“关于国企地位:央企是‘共和国骄子’,央企要成为篮球队的巨星,能够承担责任,在需要的时候一定能扛起来”。(广州日报2009年8月5日星期三 A1、A7版)
南方都市报中没有“妙语连珠”的说法,大标题是《李荣融:政企不分,交通厅长权力太大国资委主任广州开讲,称央企像长子责任重大,应培养成乔丹一样的巨星》,小标题是:“关于改革 没有下岗,哪有效益?”;“关于体制 政企不分,交通厅长不腐败也难”;“关于薪酬国企领导想拿高薪,就拿本事来”;“关于国企 要把央企培养成巨星乔丹”;“关于民企 民企最大问题是管理”。
依愚之见,李荣融同志讲课,找错了对象,应当找那些下岗工人来讲才是。那些地方大小官员,都是实干家,玩弄国企都玩膩了,许多事情比李先生明白多了去。而那些下岗工人,都是草根,没文化,没觉悟,不懂得什么叫改革,不懂得什么叫国退民进,不懂得什么叫招商引资,不懂得什么叫精英企业精英文化和企业精英文化精英,不懂得“下岗=效益”、“效益=下岗”,不懂得“厅长腐败=政企不分=体制不行”,不懂得什么叫做“政企不分”、官员腐败的根子在哪里,不懂得国企高管不拿高薪就走人的深刻道理,不懂得央企年利润一万个亿还倒贴了1800多个亿的道理,总之,不懂得的事情和道理多了去。
李先生,您可知晓,论改革,论开放,论招商引资,论国退民进,论工人下岗,论鸡的屁,论政企分家,论反腐倡廉,论精英文化,无论是论什么,地方大员,一个比一个牛,开讲座,作报告,一个比一个牛,牛得很,您不必操这个心,120个放心好了。而那些没文化没觉悟的下岗工人,总报怨工资太低待遇太差,总报怨官民不公平,总报怨下岗失业拿200元嗟来之食,总报怨好端端的国企贱卖给国内和国外的资本家或者贪腐的官僚,无论是论什么,草根工人和下岗工人,一个比一个报怨,报怨得很,而且报怨起来一个比一个牛,牛得很。有的地方的下岗工人,牛到什么程度?牛到几千“没文化没觉悟”的草根联合起来示威游行,工人罢工,甚至于活活地打死了资本家的代言人—企业的总经理。所以说,您还是应当把斗争的矛头对准这些不听话的工人和下岗工人,应当对于这些草根工人多作报告,作思想政治工作。不然的话,工人一闹事,国退民进就难了,当掌柜的如何向大老板交待?
什么叫做“企业发展规律”?这是大学问家的行话,老百姓谁也听不懂。老百姓只知道生儿育女,只知道养家糊口,只知道油盐柴米酱醋茶,只知道瓢盆锅碗交响曲,只知道下里巴人,不知道阳春白雪。
“工人下岗=企业效益”?这也算作“企业发展规律”?太雷人了吧?与其说“工人下岗=企业效益”,倒不如说“无人工厂=企业效益”,最佳方案应当是“机器工人上岗=全体工人下岗=企业效益”。你看,机器人不需要开工资,什么也不要,多好啊?
应当说,李大掌柜是克己奉公、克己复礼的。统帅几百万人的国企队伍,掌管的财产有好几十万亿元,别的老总,有的年薪几百万,有的几千万甚至上亿元,他不为金钱所动,仍然拿着这一鳞两爪苦修苦行。6年啊,真是不容易啊!别的老总,一嫌薪水低了,卷起铺盖走人了,而李大掌柜仍然坐怀不乱,真是不容易啊!
那些苦大仇深的工人阶级,一个个都有国企情结,把国企当作自己的命根子。而孔明挥泪斩马谡,数十万国企一夜之间被入另册,这是何等的英雄气概?
下面一段文字,来自南方都市报,竟成为某些人炫耀的资本:
此前,国有企业已经进行了一轮大刀阔斧的改革,刚刚实现前总理朱镕基提出“三年脱困”的军令状,但大批工人的下岗也备受争议,李荣融评价这三年,是为后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赢得了发展的条件,“如果没有当时的下岗,哪有后面的效益?”
而此后的六年多,国有资产得到了大大的提升,从2004年的7万亿,到去年底已接近18万亿。李荣融昨天也自豪地说:“可以说这六年,我们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要知道,1998年国有资产全年的利润总额才213亿元,到现在,有时我们一个月的利润就可以突破1000亿元。”
上两段文字,都很雷人。
90年代,一口气“大刀阔斧”砍掉了数十万家国有企业,贱卖、白送国企给贪官、奸商的不计其数。光是90年代末,一口气解雇职工3000多万人。这两样东西,在共和国60年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不仅对于工人阶级是无比羞耻的,对于共和国来说也是十分耻辱的。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中国有可能从公有化向私有化迈进,宪法“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受到严重挑战!而某些人被认为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反其道而行之。
玩弄数字游戏,欲盖弥彰,完全是自欺欺人。一个最起码的经济学常识,就是“效益=产出/投入”。从表面现象来看,6年多来,国有资产从7万亿上升到接近18万亿元,这是十分振奋人心的特大好消息嘛。但是,这只是好消息的一面,不好的消息是企业成本和改革的社会成本,企业的发展要计较成本,改革同样也计较成本嘛,否则,你这个数据,谁信服你呀?
乌鸦的翅膀不能装扮成孔雀的羽毛,谎言重复一万遍也成不了真理。事实胜于雄辩。如果本人引用网络的数据说话,你会说“那是造谣,瞎扯淡”。那么,今天我引用法学家的数据,你该信服一点吧?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孙宪忠在其论文“中国《物权法》的科学性与制度创新”一文中讲到“在我国,虽然说公共财产权利享有至高无上的政治地位,但是在现实中却是最容易流失、最容易受侵犯的。2005年10月份,李金华同志在全国人大的报告中说,从2000年到2004年底五年间,中国流失的公共财产总量有3500亿人民币。就企业改制一项流失的资产,我们这边公布的资料是9万亿人民币,郎咸平说有13万亿。”(载《物权法名家讲座》2008年4月第1版第139~140页)文章中的李金华,是审计署的总管,人称“西西弗斯”;他说审计资料完全是第一手资料,绝无水份。虽然审计范围十分有限,但也说明了国有资产每年的损失十分惊人;更加惊人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统计数字,所谓“9万亿人民币”,就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统计数字;郎咸平是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首席经济学家,在世界银行组织作过财务会计,资讯来源广泛而可靠,他所说的“13万亿”,是2005年说的,现在肯定不只这个数字。按照经济学家胡鞍钢的说法,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因腐败导致的经济损失,每年超过1万亿元。以上资料是真实可靠的。
你那里国有资产才接近18万亿元,他那里国有资产因改制损失超过9万亿或者超过13万亿,基本上与现存的国有资产持平了。再说,你现在的资产,因涨价获得的不当得利有多少?房地产老总任志强说过,现在的价格比以前上涨了100倍,当然,是否真的涨了这么多,还有待考证。就算是涨了50倍,现在的18万亿元,相当于以前的9万亿元。就算你改制是“改革”,那么,这种改革的成本是不是太大了些呢?但是,光算经济账是远远不够的,如果算政治账,那真是不得了。如果说你这种歇斯底里的改革,是违反宪法、违反民意,你会受不了,不说也罢。就说点实在一点的吧。就因为那样瞎折腾,两极分化来了,贪污腐化来了,国企死亡一去不回头了,工人阶级贫困化来了,各种社会矛盾来了,我们国家亡党亡国的危险也来了!
什么叫做“企业发展规律”?企业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这就是规律。任何一间企业,无论是垄断型企业,或者是非垄断型企业,不可能日日夜夜时时刻刻能够赚大钱。当企业出现暂时困难时,应当施以援助之手,不能见死不救,不能一卖了之。
什么叫做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就是政府的企业,人民的企业。这好比农民种庄稼,庄稼种子撒进地里以后,要给庄稼锄草、浇水、施肥、除虫、收割,要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而现行的做法,就相当于只顾播种,不给庄稼锄草、浇水、施肥、除虫、收割,撒手不管。还天天一个劲大喊特喊“政企分离”。什么叫做“政企分离”?政府和政府官员不要侵犯国企利益,不要贪污腐化,不要对于国企瞎折腾。不关心国企大事,不关心其痛痒,投资一次不再投资,跟种庄稼一样,广种薄收,不给庄稼锄草、浇水、施肥、除虫、收割,撒手不管。国资管,国资管,国资不管,这与国资管理部门的身份很不符合嘛。
更有甚者,许多国有企业本来是好端端的,有钱赚嘛,也要强行出卖掉,而且是大贱卖。这符合哪门子“企业发展规律”呢?例如通钢,上个月还赚了2450万元,有的人偏偏说他不行,一定要出卖给资本家,结果酿成了一场血案,打死了资本家代言人。这种例子多了去。早在几年前,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一再呼吁“国有企业不能再卖了!”他披露一个民企资本家竟然用3亿元的浮财买下价值130亿元的4间国企!而李大人声称国有企业还要卖。既然说卖,就说说卖的道理大家听一听嘛。
什么叫做“国有企业科学发展”?是不是将国有企业全部出卖光了,将国企职工赶走光了,才能够“科学发展”?国有企业文化,不是奇门遁甲,不是魔术杂技,爱怎么玩耍就怎么玩耍。胡锦涛同志论科学发展观,好像不是你那样说的。胡总书记说“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可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载《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第6页);“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必须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这样的发展观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载《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第1页)企业发展,不讲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物,不见人。只讲所谓的“物质文明”,不讲“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那就会将社会主义的文明建设混同于资本主义的文明方式,这是大是大非问题,非同不可。
再一个等式,是“厅长腐败=政企不分=体制不行”。表面上,这应该说是沾上了点边。你看看:政企不分,交通厅长权力太大太集中,原本挺优秀的干部,就这么腐败了。“你想想看,每公里几千万的造价,他只要百分之一就是几十万,每天那么多人拿着钱围着他转,不腐败也难啊!”
交通厅长独断专行,实际上是建设领域管理程序上出问题。深层次原因,是企业经济承包责任制完全变了质。早期的企业经济承包责任制,不是甩死砣子,那时候的老总,每月只比普通职工多几十元、顶多多一二百元的奖金而已;那时候的承包,完全由国企承包或者由基建工程兵负责建设,想腐败也难。现在那些承包头目,多半是私企老板资本家,有的也挂靠国字号什么的;即使是真正国字号企业,承包头子等于准资本家,跟工人不一条心。反正是官商勾结是免不了的。再说,交通厅长独断专行,瞎折腾,搞腐败,是厅长个人行为,并不能代表政府。政府任何时候也不能叫厅长去腐败。有个私营企业的建筑商,那个私人老板承包了许多高速公路和桥梁工程,仅仅几年时间,据说他赚了1000多亿元。相比之下,厅长腐败算个啥?
要说“体制不行”,只能说私有制的承包方式不行,私有制就是糖衣炮弹,可以打败国有企业,可以打败人民政府,可以打败政府官员!
李大人是管国企老总的,不好意思说国企老总的腐败问题,要不要别人替他补充一句?别说厅长怎么厉害,就是国企老总也照样厉害,甚至于有些人比厅长更厉害。最近,中石油有个陈某海,大家知道吧?他贪污受贿高达近2亿元,最近被判了死缓。本人手头上有一份旧报纸,羊城晚报2008年12月15日特10版,报道中国银行开平支行三任行长联手贪污64亿元。这三个行长你说厉害不厉害?不过,说明一下,金融系统不是李大人管辖的,说话还是要自觉地负责一点。不过,只是证明一下,国企老总比建设厅长更厉害,而且人数众多,手段非常隐蔽,深藏不露。
李大人有一点说得很对,高速公路工程造价是最高的,猫膩是最多的,即使厅长及其他所有官员一分钱也不贪污受贿,大量的金砖银砖被堆砌在高速公路上,对于公共财政也是极大的浪费。毛爷爷说过,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经济学家张五常说过,哪里有建设,哪里就有腐败。
“建设=腐败”,到底是体制问题、政企不分的问题,还是其他问题?依愚之见,与政企不分没有必然的联系。请注意,政企中的“企”字,是一个专用名词,被改革激进派用来针对国字号企业的。里面的名堂很多。那么,建设中,恰恰相反,不是国字号企业在作祟,而是杂牌号企业在作祟。因为大多数工程建设,让国字号企业靠边站,国企徒唏望洋兴叹。
李大人说话很有水平,说一半丢一半,说现象,不说本质。如果说到本质,可能会与改革委高大人争吵起来。所谓“改革”,就是“改”和“革”。“改”什么和“革”什么,是很有针对性的,他说一句“政企不分”,就令国资委下不了台,可以让你有职无权,可以让国企放羊自由流浪。没有想到,别人没说,自己倒抢先说出来了。那么,准确地说,所谓“政企不分”,就是政府官员同私营企业老板的利益界限不分,不是政府同国企的界限不分。这样说,就说到本质上去了。
如果我是国资委官员,就应当义无反顾地维护国企利益,为国企说话,怕什么呢?就算您不为工人说话,最起码应当为国企说话!
依愚之见,国有企业不是要一退再退,退完为止。恰恰相反,国有企业要大举反攻,收复失地,要一进再进,进完为止!
但是,李大人的讲话很雷人。他说,从2002年到2008年,全国国企数量一直在减少,平均每年减少7500家左右。他表示,今后国企的数量还要减少。这是不是幸灾乐祸呢?
当然,央企与地方国企,是冰火两重天。央企嘛,多数是垄断组织生意好做,加上国务院财大气粗、国资委很负责地进行护理,不惜代价地保央企,央企非正常死亡的很少。168家央企的年利润可达10000亿元,几十万户地方国企的年利润不超过3000亿元,这不是冰火两重天吗?地方国企非正常死亡的原因很复杂,有的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奖励比赛,故意将地方国企的股份或者整体出卖给外商;有的是地方政府财政困难,出卖国企抵债;有的是地方政府没钱,养不起国企了,干脆卖掉;有的是地方政府有钱,故意不给国企投资扶持,国企因资金链条断裂而夭折;有的是由于国企确实是不争气,或者是环境污染被勒令关闭,或者是企业真的不行,长期亏损,无以救药,按照破产法处决了。
再一个公式,“国企高管高薪=企业效益”真的是绝对真理吗?是不是太雷人了?是不是雷人不商量?
2002年到2007年,央企业绩骄人,每年增长共达到1500亿元,国资委及其领导同志、央企及其高管同志确实立了大功,可喜可贺!但是,我们应当说清楚,到底什么是因,什么是果?“国企高管高薪=企业效益”如何成立?确切地说,是高管们作出了成绩,并且是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大力奖励,“成绩”是因,“奖励”是果。
李大人为什么讲到2007年就打住了呢?这是因为,“2008年我们整体效益下降了三分之一。”这就说明,国企利润持续增长,不具必然性,只有偶然性。国企是唐僧肉,吃了长生不老,人人想宰割,人人想吃掉它:外国资本家想吃掉它,国内的资本家想吃掉它,大小贪官污吏也想吃掉它。国企在美国华尔街上市,输得惨不忍睹;国企在香港上市,输得惨不忍睹;国企在国内上市,输得惨不忍睹;到处输得惨不忍睹。“国企高管高薪=企业效益”这个公式不能成立。
国有企业,是国家的信托企业;国企老总,是国家的受托人。经济学家郎咸平最看不惯中国的国企和国企的老总,常常说他们最缺乏的是信托责任—企业做出点成绩来了,就是自己的功劳,企业做砸了,就怪体制。
2002年到2007年,每年增长共达到1500亿元,有没有水份呢?我看是有的。譬如,从2002年到2008年,全国国企数量,平均每年减少7500家。这8年,出卖6万家国企的收入,到底有多少?就算一家一个亿,就有6万亿,平均每年“创收”7500亿元。这算什么本事?按照常理,守好业,创好业,才是真本事。将国企卖光、分光,这是败业。
关于国企老总高薪问题,社会上争议了好多年。公道地讲,国资委名下,除个别高管高达上亿元或者几千万元以外,平均数或者说大多数人的薪水不如金融系统高管的薪水高,这当然有李大人的一份功劳。
关于薪酬问题,广州地区两家报纸刊登的口径不一。南方都市报:“他还认为,自己算是一个好老板,从2002年到2007年,他给1556个中央企业副总经理以上的领导,年均增加了共计4600万元薪水,而在这期间,央企平均每年增长的利润,达到了1500亿元。”广州日报:“李荣融说,‘自己算个好老板’。‘2002年到2007年,我们有1500亿元的利润,我给央企1556位副总经理以上的领导平均每年涨了4600元工资,他们给你1500亿,你即使拿出1个亿也应该。拿高薪要靠本事,但薪酬支付要讲良心。你钱给少了,人都跑了!’”
如果说,央企老总8年平均每人才加不到3万元的工资,这确实是少得可怜。但是,有些老总除了工资以外,还有奖金、津贴、股票、期权,平均年薪几十万元是有的。有的老总,年薪才6万多元,如果是主动让利的,这种好老总,应当连升三级,是职务连升三级,不是工资连升三级。这种建议,不知李总认同否?
笔者也算是个老国企了,耳闻目睹了一个厂长一连搞垮台3间国有工厂,反正换来换去,厂长照当。广东有间国有保险公司的老总,企业出了点成绩,自己给自己奖励薪水6000多万元;去年一家伙,搞砸了一单200多亿元,狗屁也未放一个。而且他老总官照当,高薪照发,稳如泰山。
要说老总们苦,工人们苦不苦?下岗工人苦不苦?我听说,通钢炼钢工人,原来月薪2000多元的,一改制,好家伙,一下子降了一大半。下岗工人嘛,每月生活费才200元。这能够活命吗?
至于说到,国企老总工资低了,要跑掉,你相信每个老总是这种样子吗?未必见得。再说,那些立场不坚定的老总,你给得再多,他要跑,还是要跑的。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这怎么挡得住呢?说句大实话,这种人跑了,未必不是好事,您说呢?谁也不相信,除了他们,地球就不转动了吗?
李荣融同志,您是国字第一号守门员。您可记得您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吗?13亿人,13亿双眼睛在盼望着您!
自古以来,创业艰难,守业更难。十年树木,百树人。国外的经济帝国主义在围剿中国国企,国内贪婪的资本家在围剿中国国企,还有那些邪恶的贪官污吏在围剿中国国企,中国国企四面楚歌,好不凄凉!
二战以来,世界上组织了旷日持久的私有化大合唱。英国自从二战时起,掀起了几轮私有化运动。1971年铁娘子撒切尔领导私有化,国营企业由40%降至10%,英国工人阶级下岗失业人数不断增加;法国搞过三次国有化运动,为国家实施福利社会主义提供了有力保障,社会福利项目高达200多种,希拉克上台后搞私有化,自己带头腐败,法国今不如昔;日本国营商业较少,抗拒经济危机就很弱,90年代一场房地产危机,令该国经济萧条达20年;美国的国营企业更少,有的上市公司总裁年薪高达5400多万美元,去年刮起世界金融飓风,世界财富被卷走50万亿美元,而华尔街的所谓精英们,恬不知耻发了164亿美元的奖金;有的亲手将公司、银行搞垮台了,还恬不知耻地领取上亿美元的离职金。俄罗斯搞私有化,民不聊生,居民人均寿命降低了6岁,光是逃往土耳其当妓女者,超过800万人。东德搞私有化后,基本生活远远不如从前,穷人越来越多。
如果中国搞私有化,历史将倒退100年。为什么经济发展了,三座大山接踵而至?为什么国有企业非正常死亡如此之多?为什么工人阶级受剥削贫困潦倒?为什么中国自杀人数占世界比例这么高?为什么连大学生、研究生也找不到工作流落街头?为什么?……
无论什么国家,无论它姓资姓社,国营企业多了不是坏事,而是好事。起码来说,国家税收来源稳定一些,经济社会稳定一些,各种矛盾少一些,人们性情舒畅一些,国家的发展科学一些、和谐一些、长远一些,难道不是这样子吗?
在中国,有三个弗弗西斯,一个是李金华,一个是吴官正,一个是李荣融。当大掌柜真难啊!
雷人,最好不要雷下岗工人。最好雷一雷高管。许多高管,一管独大,肆意妄为,结果不是犯了错误,就是犯了国法,一害革命,二害建设,三害自己。
是谁雷人不商量?
字数:880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