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争霸(1)


(昨天转帖了一个帖子,马上就被删了,今天只好贴自己的。)

 

 

公元前二百一十年七月,正值华北地区酷暑最厉害的时候,空气中到处游荡着蝉鸣,地上被太阳晒得起烟,在今天位于河北广宗县一个叫沙丘的地方,四十九岁的秦始皇奄奄一息地躺在宫殿里,两眼失神地望着殿外在炎光下扭曲不已的围墙,伸出一只手叫:“快,用玺,立刻派使者把诏书送给太子扶苏……”

 

他的话还没说完,整个人好像电视机被迅速拔掉了插头,或者更像汽车的离合器松得太快了,突然熄火,身体微微弹了一下,顿时声息全无,眼见是不活了。

 

尸体旁站着的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鼎鼎有名的大奸臣——赵高,这个人双手捧着诏书,刚才还吓得全身发抖。这封诏书一旦送出去,等待他的就是族诛的命运,因为诏书上指定的太子扶苏是他的死对头。还好,老大秦始皇话没说完就燃料耗尽,这是一次性电池,不能重复充电的。所以他马上快活起来,把诏书扔进炉子里,吩咐手下:“叫丞相来商量事情。”

 

大秦国的丞相李斯马上来了,看见老大驾崩,他马上流出了鳄鱼眼泪,不多不少,正好七十二滴。之后他问赵高怎么办,赵高看着这个六十来岁的老头,嘿嘿笑道:“丞相,你可不能忘了我赵高的好处,诏书已经被我扔进炉子里了,上面可是写着让扶苏继位当皇帝。”

 

扶苏也是李斯的死对头,他为什么死对头这么多呢?很简单,因为他比较忠厚,而在我们的印象中,这个世界总是奸臣当道的。其实这是一个有着无限权力的政治架构带给我们的错觉,这点我们始终不知道。

 

听赵高这么说,李斯奸笑道:“彼此彼此,我们两个谁不知道谁,装他妈的什么善男信女,累。”说着,他还用手捶了捶一下自己的腰,以示对自己发言的配合。

 

赵高道:“哎,丞相你可真粗鲁,好没情趣,老大在时,我们每天得绷着脸,现在他死了,我们难道不可以放松放松,调侃调侃,娱乐一下。”

 

“把正事办完再娱乐不迟。”李斯又暧昧地笑了笑,“再说,你又能娱乐什么?连本钱都没有。”这句是我瞎编的,因为据说赵高是个太监,虽然史书上从来没有这么写过,可是老百姓都这么传,所以写到这里的时候,我只好暂时抛弃人格,迎合大众一下。

 

赵高气得脸色发青,但是知道现在还不能得罪这个老家伙,只好反唇相讥:“你也六十多了,那玩意就算有,还能使唤吗?只怕也仅仅是摆设罢。”说罢哈哈大笑。

 

两个政治流氓互相讥嘲完了,开始干“正事”。他们熟练地重新伪造了两封诏书,一封是派人赐死扶苏和大将军蒙恬,另一封是立胡亥为皇帝。

 

胡亥是秦始皇最小的儿子,一般来说,人都爱幼子,秦始皇也不例外,所以他这次出来巡视时,别的儿子一个也没带,就带了胡亥。

 

《诗经》上说周厉王“籍曰未知,亦既抱子。”意思是说这家伙事情办砸了,就老推脱自己幼小,不懂事,其实已经是抱孩子当爹的人了,扮什么嫩啊。胡亥也一样,说他小,其实也已经二十岁了,可是却像一个弱智儿童。他的师傅就是赵高,谁不想让自己的徒弟当皇帝?所以,赵高的做法其实没有什么可责怪的,完全可以理解。换了你我,都会这么做。可是我们为什么都把赵高称为奸臣呢?主要在于他的徒弟胡亥太蠢了,根本不是块当皇帝的料。如果赵高这次拥立的是唐太宗、宋仁宗这样的明君,也就不会背上千古骂名了。所以说,在中国历史上做奸臣,不全是品德的问题,更可能是运气的问题。

 

只能说李斯和赵高两人的运气不好,没有当忠臣的命。

 

扶苏和蒙恬接到诏书,都难过得不行,很听话地自杀了。胡亥拖着秦始皇的尸体,当作什么也没发生似的,喜滋滋回到咸阳,正式登极,成为大秦帝国的第二代皇帝,自称为“二世皇帝”。

 

徒弟当了皇帝,又不成器,师傅当然想越俎代庖,帮他一把。赵高很快当上了郎中令,也就是皇宫禁卫军司令。因为对师傅的感激,加上知道师傅能干,二世把朝政全部委托给赵高。

 

但是朝臣都不大服气,胡亥,前老大最小的儿子,也不见有什么本事,凭什么轮到他当皇帝?赵高呢,本事是有,甚至才华横溢,可是出身微贱,提拔提拔是可以的,可是一下子提拔到郎中令,也似乎有点离谱罢?所以朝臣虽然表面上不敢说什么,内心还是有点不服气的。

 

其实这没有道理,我们知道,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提拔人才向来不计出身的,丞相李斯不过也只是原来楚国上蔡县的小吏,他李斯当得丞相,赵高就当不得郎中令?

 

当然具体情况还是有一些不同,这里我们要回溯一下赵高的家世。

 

《史记》上说赵高是“诸赵疏属也”,我们知道,以前赵国国王氏赵,秦国王室也氏赵,他们其实是出自一个祖先。这就存在两种可能,赵高可能是原先赵国贵族的远亲,也可能是秦国王室的远亲。不管怎么样,反正是没地位了。就像《红楼梦》里,同样姓贾,贾宝玉和贾环的地位不同,贾瑞、贾蔷等人就更差了。贾宝玉有好些个美貌的丫鬟服侍,想要谁便是谁,想和谁试云雨情就和谁试云雨情。贾环呢,一个贴心丫鬟彩霞,还天天担心被贾宝玉勾引了去。贾瑞和贾蔷等就更不堪了,一个想干王熙凤,却把命丢了;一个只能和丫鬟小红眉来眼去,演一出穷酸版的郎才女貌戏。总之,一个家族内,主干和支属,地位是有天壤之别的。

 

赵高就是赵氏贵族的一个疏属,到他老爸这代,到处托关系,在“隐官”谋得了一个公职。什么是“隐官”?这里还得解释一下。

 

先秦秦汉时代,刑罚残酷,肉刑相当普遍。所谓“肉刑”,就是鞭笞和斩断肢体甚至器官,齐国的农贸市场上,假肢很畅销,就是因为当时齐国犯法被斩掉脚的人很多。司马迁被割掉睾丸,也是肉刑的一种。此外,脸上刺字等之类也算。总之这种人一旦刑期满了,全身上下仍写着“劳改犯”的特征,名誉不好是小事,缺胳膊少腿吓着别家的孩子可不行。所以政府想了个办法,干脆成立了个“隐官”机构,把这些劳改释放犯全部收容起来劳动,当然法律上是自由人,可以婚姻嫁娶,总之工作在残疾工厂,居住在残疾新村。但是这种工厂也派官吏管理,这也不奇怪,当时的各种工厂比如钢铁厂(铁官)漆器厂(工官)等基本上都是国营的,虽然没有厂长书记,可也都派官吏管理,赵高的老爸,就是某“隐官”机构的一个小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