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油粉儿
○许石林
说的是一种类似粥一样的食物:油粉。
大概中国人传统上总是缺油,对油有一种极度的敏感,什么东西看上去光光的、滑滑的,都让人联想到油,油在中国人的理解里,慢慢丰富了词性,即由名词变为动词、变为形容词。油粉这种东西跟油没有什么关系,之所以叫油粉,是因为它看上去油油的、喝起来滑滑的——您大概有了点儿感觉了吧?
不过,中国之大,饮食丰富,叫油粉的食品不止我所说的像粥这一种,云南有油粉,我没吃过;山东有油粉,我没见过;山西有油粉,我没闻过;别的什么地方一定有油粉,我还没听说过。
我说的是一种关中农村的夏季小吃:蒸馒头时,留一块生馒头,放在面缸里,让它发酵一个晚上,次日早上取出,生馒头已经发酵得不成样子了,即不成型了,表皮都有些发干,有的发得厉害,裂开、变扁,像一块霜打的柿饼。将这块生发面连同它周围的面粉一起掰成小块,放入盆中,倒上一些清水,上面盖上一块净布,让它继续在水里发酵。其实生面取出时已经有酸味了,但还不够酸。泡好生面,你可以下地干活去了、串门儿去了,临走前用凉水发几个香菇一撮黄花、泡一碗黄豆、然后去花椒地里摘一把鲜花椒叶、去菜地拔两棵葱、到地头撅一把灰条菜或是野苋菜、到鸡窝里取一两只鸡蛋。
水发黄豆先放进锅,再将水烧开,将再发好的面汤——经过一两个小时,面块已经变成发酵的面汤,将面汤倒进开水里,煮沸。然后将炒熟的葱花、香菇丝、黄花菜、花椒叶、灰灰菜、野苋菜等倒入、搅匀——当然,炒这个杂菜葱花你要用心,加花椒面、八角茴香等面少许,看您的口味轻重而定。锅里加盐到您认为适当的程度。最后,淋入鸡蛋,成鸡蛋花絮。倘若你愿意,再淋上香油,我是不用的,嫌香油的味儿太冲!
放凉喝,更香。有一种酸酸的香!这是夏季食品,一般一次做一大锅,够全家喝两顿的。孩子们的胃口都大开,肚子喝得圆圆的。面汤为粮食之脂,很有营养,即使孩子这一天不吃硬食,当妈的也不着急。况且胃口开了,不愁他不找吃的。
中国人夏季都吃一点酸酸的东西,这得问问中医,有讲究的。四川人吃酸泡菜、东北人吃酸菜饺子、关中西府人用面汤和芹菜做的浆水菜,各地有各地的办法。这就是丰富多样,但都是为了得到那点儿酸。同属东府与蒲城相邻的大荔县,好像没有油粉,我那同学娶了大荔美女,那媳妇儿喝了蒲城的油粉,感觉好喝,但她一直说是醋粉——愣把自己喝成外宾啦!
我不知道大荔人夏天如何吃那口儿酸。相邻的地区都不同,可见各地饮食、风俗、文化是有差异的。人生滋味,很多时候就是要寻找这种生活的差异性——瞧这倒霉汉字——差异性,也可以说是丰富感,不是寻找长得很差的异性。
2009年8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