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关亚马逊Kindle电子图书阅读器的新闻络绎不绝,电子图书的销售在经过10年的低迷之后似乎终于开始步入了繁荣。
不久前,索尼电子开始销售Reader品牌的电子图书阅读器,并计划在年底宣布公司日后将仅销售ePub格式的数字图书。该格式由包括兰登书屋和HarperCollins这样的出版商在内的团体创作制造,是一种公开标准。不过,这并不是索尼推出的第一款电子图书阅读产品,早在2004年,索尼就在日本市场发布采用电子墨水显示技术的电子书阅读器(e-book),不过结果是比较糟糕而已。
美国状况
一份来自美国十几家出版商的统计数据,美国今年4月至6月期间的电子图书销售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三倍。据美国出版商联盟报道称,在Kindle电子图书阅读器推出之后,电子图书销售自从2008年年初以来一直在快速增长。电子图书是国际数字出版论坛自从2002年开始跟踪出版行业以来持续增长最好的行业。这个迹象表明,电子图书最终可能会成为主流应用。
据美国出版商联合会称,美国市场电子图书的销售额在6月达到了1400万美元,照比前一年增长了136.2%。亚马逊并没有披露其电子图书的收入,但分析师称该业务收入占亚马逊销售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尽管亚马逊并未发布Kindle的销量数据,但花旗集团分析师马克·马哈尼(Mark Mahaney)称,根据Kindle的无线服务提供商Sprint以激活的Kindle数量来猜测,2008年亚马逊Kindle销量为50万。
中国市场
亚马逊Kindle电子图书阅读器显然刺激了中国电子图书阅读器的一个狂热,今年3月,国内IT企业汉王宣布豪掷1亿将汉王电子书推向市场,不过,在版权内容的来源上,汉王仅仅拥有1万多册电子出版物版权。
7月15日,方正科技宣布与中搜合作推出图书门户“番薯网”,这也是方正继布局手机和图书阅读终端之后,又一进军数字阅读领域、打造中国Kindle产业链的举动;8月3日,以瞄准都市白领为主要目标对象的知名手机读书网站乐读网(KXREAD.cn)则直接表示近期不排除推出电子图书阅读器终端设备。
笔者留意到,全球电子书阅读器的火爆源于亚马逊,它推出的“Kindle”因为捆绑亚马逊平台大量图书资源而大受欢迎。在国外用户可以直接通过无线网络从亚马逊的在线书店下载图书,而价格远低于传统纸质图书。汉王电子书似乎也正在走Kindle的中国模式,不过笔者发现,Kindle的销售并非如新闻中的那么火,亚马逊一直拒绝披露Kindle的实际销量,美国研究数据显示,Kindle的销售额目前远不足亚马逊图书零售的10%。
走向分析
笔者对于电子图书阅读器在美国的走红并不感觉奇怪。笔者就这个话题跟日本的一位友人探讨过,他认为这个事情在日本简直是荒谬。理由很简单,现在的日本人已经恨不得把钱包、笔记本电脑全部融合到手机里面去,只有傻子才会再背一个电子书阅读器。
这位日本友人很直接,但是说的的确一针见血。这样的情形在中国大体相似,现代的中国人,已经正在离不开没有手机的生活,随着中国3G的逐步推进,以及手机集成功能的一体化,以前一直流行的数码相机、MP3、MP4等功能正在被手机所替代。许多手机现在都有非常高级的功能和良好的显示屏,可以当作电子图书阅读器使用。此外,在手机上阅读电子图书目前也是各大WAP门户最吸引用户的功能之一。
一个来自市场研究公司Forrester Research的调查显示,虽然亚马逊的Kindle电子图书阅读器引起了人们对电子图书的兴趣,但是,向智能手机下载电子阅读应用程序的数量已经超过了Kindle的销售量。艾媒市场咨询分析师刘轶认为,无论在中国还是日本,通过智能手机阅读图书已经成为年轻人的新宠曼罗兰,乘坐地铁、公交车、等候飞机时很容易看到许多年轻人在通过手机阅读图书,手机电子图书更日益成为各门户网站重点关注的业务领域。毫无疑问,在中国将会出现一个专用的阅读设备市场,不过,人们在智能手机等设备上阅读电子图书的市场比特别制造的所谓电子图书阅读器市场会更大。
如此看来,当我们的裤袋已成功用智能手机替代笨重的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MP3、MP4......,并且成功实现“减负”之后,笔者实在想不明白,看书干嘛还得再装一个Kindle呢?(文/张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