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温总理的“忧患观”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在浙江考察时强调,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向好,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还很多,形势仍然复杂严峻。我们正处在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要保持清醒头脑,认清形势,凝聚共识,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把行动统一到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坚持宏观经济政策方向不动摇,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2009年8月24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转自新华社) 

    忧患观,古已有之。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有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大体的意思是“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换句话说,就是要有忧患意识、忧虑思想。孟子更是对忧患意识进行了提升和升华,《孟子》有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意识,小到对于一个人的前途命运,大到对于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人,只有时时有着忧患,在顺利时,想着挫折,在风平浪静时,警觉着水底的波涛,才能在危机面前,从容应对,化险为夷。再从大的方面说,一个单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要保持一种“忧患”意识,要对生存环境的忧患,对社会发展压力的忧患,加强防范与预见,没有远虑必有近忧,“居安则思危,思危则有备,有惫则无患。”尤其是当前经济危机的影响依然存在、面临的各种挑战依然激烈的情况下,更需要保持高度的头脑清醒,拥有强烈的不进则退的忧患意识。 

    因此,温家宝总理站在全局的高度、长远的角度,要求我们认清形势,凝聚共识,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把行动统一到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坚持宏观经济政策方向不动摇,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总理的这一“忧患观”,可谓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值得各地、各部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认真领会和把握。 

    应该说,去年四季度以来,在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下,在扩内需保增长资金的刺激下,在各地积极应对危机的努力下,我国在较短时间内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的趋势,今年以来特别是二季度以来经济企稳回升的势头明显,市场预期改善,社会信心进一步增强。但是,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越要保持头脑清醒,不能懈怠,不能折腾。虽然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出现了企稳向好的势头,但也要清醒地看到,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决不能盲目乐观。一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前景还有较大不确定性,外部需求下滑的压力依然很大,可能延续较长时间。二是经济发展还缺乏应对危机、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和活力,国家政策的支持对于企业和经济的发展还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三是因外需减弱使国内一些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凸显,对工业和经济增速回升形成较大制约。四是受客观条件限制特别是经济运行规律制约,短期内大幅度扩大内需的难度很大。一些短期政策的效应有可能逐步递减,中长期政策见效尚需时日,经济运行还面临不少新的困难和问题。因此,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仍然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动摇。必须把保增长、保就业、保稳定与防范风险、调整结构结合起来,切不可顾此失彼。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中央已经确定的方针政策,继续巩固经济企稳回升的势头。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一些地方,在个别党员干部心里,小进则喜、小富即安的错误思想,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有些地方主要领导干部,取得了一些成绩就沾沾自喜,就开始大吹特吹,说经济发展指数、企业信心指数、群众幸福指数如何如何的好,怎样怎样的高,于是开始了瞎折腾,热衷于搞一些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将有限的资金用到了假大空的项目上来,而到头来不但没有带来经济的更好更快的发展,并没有让人民群众得到多少实实在在的实惠,相反,则破坏或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使人民怨声载道。 

    破解难题、化解危机,唯一的方法就是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始终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当前,扩内需保增长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当务之急。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在外部市场明显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必须实现外需增长向内需增长的转变。而实现这种转变,一要增加资金投入,优化投资结构;二要提高收入水平,促进消费较快增长。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经济发展是以必要的经济增长为基础的。因此,首要条件必须实现“量”的提升,在扩内需保增长上解“近忧”。但是,经济发展不仅含有规模和速度之意,更注重的是结构改善和“质”的提高,以及民众共享经济增长成果,更加注重统筹兼顾和协调发展。所以,必须在产业转型升级中除“远虑”。 

    当然,忧患不是怨天尤人,不是等待彷徨,而必须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充分利用各种优势,化解“近忧”、消除“远虑”, 将中央确定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落到实处,抓出实效,实现新的更大的发展。



相关新闻: 

    温家宝: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促进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