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了一个做民办教育的企业家,他说的开头一段话,正式成稿时,删除掉了。可是这段话真是很有意思的,他说,1949年后,“农民也被消灭掉了。”贴在这里。
记者:改革30年来,回顾我们的教育,在改革的第一个十年,89之后,邓小平说我们最失败的是教育。第二个十年结束的时候,上学难、上学贵成了关键词,第三个十年结束,教育之病未见缓解,作为浸淫其中的业内人士,您对这个评价怎么看?如果说我们的教育一直是失败的,是失败在什么地方?
信力健:这个要讲得远了。1949年国民党离开大陆的时候,带走了大陆100万的军人和100万的精英,包括文化精英和商业精英和技术精英,换一个说法……也就是说1949年以后,基本上文化人都没了。还有两类人媒体很少提及的,一类是企业家,一类是工人,资本家被带跑了,或者被专政了;同时,1949年以前有一类真正是搞技术活的工人,这类技术工人在1949年以后等于是消失了。
记者:连小手工艺工人都消失了。
信力健:没错,你观察到了。还有第四类,这类就更冤枉了,就是农民。现在我们谈粮食安全问题也好,谈其他什么也好,都忽视了一个问题——1949年后,农民也被消灭掉了。
记者:就是自耕农没了?
信力健:在1949年以后,他们被称为“富农”,在苏联也叫做“富农”。 “富农”就是农业生产的组织者,1949年后,地主、富农、中农、上中农都被打倒了。可以说,各个层面的精英全部都被打倒了,不管是工业生产还是农业生产,这些人是不可或缺的。所以为什么1949年以后中国的农业生产一直不能够供给,跟苏联同样,苏联革命以后粮食产量基本上没有恢复,以前苏联是欧洲的粮仓,这一块我觉得是非常重要。
回到刚才讲的教育问题,邓小平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现在我们谈教育要跨越性发展,要优先发展,这说明我们的教育确实是有问题。有哪些问题呢?我个人分析了几点,第一点就是教师的失缺,精英都没了,就是没什么可做教师的人了。过去我们的教育,更大的层面是“师徒制”。过去农村为什么尊重家长?因为他是农业好把式,儿女们是跟着他们学农活的。你看《西游记》,为什么三个徒弟跟着师傅,他们是跟着师傅学道。过去不管是木匠、铁匠,还是牙医,包括唱戏的,都是手把手地教,“学”和“习”是同步的,这个很重要。现在的教育学和习是分开的,从小学到大学是“学”而不“习”,大学毕业再习的时候已经不行了。找工作都困难。中国人几千年前就认识到,就叫手巧心灵,或者心灵手巧,就是手和脑袋互动是必须同时建构才行的。我们现在把学和习完全拆分开了,这是第一个问题。
(文/朵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