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NBC
百度世界大会开的前一天,谷歌也开了一个主题为“互联网-未来”的会,请来了互联网之父做讲演,无形中“盖冒”了百度,至少从地图或搜索产品创新展示角度,让百度所谓的技术创新“黯然失色”,到底站在哪个巨人肩膀上成了业界悬案。
而从百度自身来看,此次大会虽然延续了往届世界大会的风格,但仍旧重点突出了“技术创新”,并且李彦宏提出了所谓的“框计算”,直指微软、Google等提出的“云计算”或“云搜索”。
开放性是“框计算”的一个特点,基于百度的“框计算”,可以整合运行包括但不限于词典、计算器、日历、视频、杀毒、游戏、购物等各类互联网应用。
“框计算”的横空出世,真所谓框框套框框,世上一切接皆可被框,搜索框被神话,这一点很可怕。需要明确的是无论搜索在语意分析、海量计算与数据挖掘,都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式搜索,只能说百度“框计算”在向微软Bing(必应)搜索所提倡的“决策引擎”靠拢。
百度搜索的“框计算”说的直百点,就是在传统关键词搜索中加入“人文关怀”或者说加入“人工干预”,但问题是这样的干预在解决一些主观性、个性化搜索疑问的同时,实质也抛弃了传统搜索客观性的角色定位,搜索不再是纯粹的通路指引,而变成了无所不能的“救世主”,可惜“救世主”是不存在的,答案甚至往往是多元的,在“唯一”或“标准”答案常常充满悖论,自相矛盾的当下,“框计算”的搜索很可能会走向企图——一条自我毁灭的不归路。
当将搜索定义为无所不能,无所不框的时候,搜索本身就失去了自我,它将随时扮演WIKI的角色,扮演引路的角色,扮演权威的角色,扮演裁判员与运动员的角色……,最终能不(法)人格分裂吗?
当然笔者更相信,百度的“框计算”,只是一个文字游戏式的概念而已,只为标新立异,至于其它,各位看官自己琢磨吧。
版权声明:本博文章均为原创,仅代表博主个人言论,与任何官方或非官方组织无关,转载请经授权。
联系方式如下:
MSN:[email protected]
QQ:43471982
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