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比尼:危机复发是否可能


努里尔·鲁比尼

美国乃至全球的经济之舟正在驶向何方?
  去年有两个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此次危机是V——时间短、程度浅,大概仅仅持续8个月,就像1990~1991年和2001年发生的那两次危机那样。世界经济不会受到美国衰退的影响。
  另一种观点认为(这当然也包括我的看法),考虑到私营经济(例如家庭、金融机构和公司等)的金融杠杆过度使用,此次危机可能是U——这意味着持续的时间长而且程度很深,时间的跨度是24个月。美国的衰退还将拖累整个世界的经济。
  如今,在美国的危机发生20个月之后,从2008年夏天开始,全球经济形势变得不可收拾,V形的观点不攻自破。这也是美国乃至全球60年以来最糟糕的一次经济危机。如果美国的危机(很有可能)在今年年底结束,那么和前两次的危机相比,此次危机持续的时间比之前有3倍之长,如果以衰退的产值来计算的话,衰退的程度有5倍之深。
  如今在经济界似乎有这么一种共识,大家都认为衰退已经过去。美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将迅速复苏,不会再出现反复。不幸的是,这种共识同样是错误的,就像过去三年那种V形的观点那样。
  美国目前已经公布的数据——这包括上升的失业率、下降的居民家庭消费、工业品的产量仍然在下降、房市依然疲软——显示美国的衰退目前还没有结束。其他一些工业国家的经济研究结果显示,目前美国的经济已经接近谷底,但还没有到最低点。绝大多数的新兴经济体正在出现正增长,但和过去相比,还远远没有恢复到原来的发展速度。而发达国家由于自身的一些因素,经济还可能要继续疲软几年。
  原因之一是:居民家庭需要减少透支,增加储蓄,这就会对拉动消费产生影响,从而会拖经济的后腿。
  第二,就是金融体系——这包括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几近被摧毁。没有活跃信贷的支持,私营经济的消费和投资就是无本之源。
  第三,公司产品滞销、经济疲软导致利润缩水,通缩的压力仍然存在。投资自然不会好到哪里去。
  第四,政府以财政赤字和债务为代价拉动私营经济的复苏,不过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到明年年初就会弹尽粮绝。这就需要更大的内需来支持持续的增长。
  私人家庭的需求,特别是在消费方面,在过度透支的国家(美国、英国、西班牙、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依然持续下滑,相当疲软。对那些储蓄较高的国家(以中国、日本为代表的亚洲国家以及德国等)来说,增长的速度也没有想象得那么快,没法弥补出口下滑带来的影响。全球性萧条加上产能过剩阻碍了经济的复苏。
  如何避免第二次危机的发生,我们还有两个因素需要考虑:第一,政府继续加大财政和金融投资的问题,不管做与不做,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如果为了消除巨额赤字而增税,减少支出,消除过度的信贷,这对微弱的复苏来说就是雪上加霜。如果政府继续加大投入,财政赤字就会不断增加。这么一来,债券市场就会出问题。通胀就会变得不可避免。长期政府债券利率上升,复苏就无从谈起。
  第二个问题是,在资金流向固定资产和投机的双重推动下,原油、能源和食品的价格将持续上涨。去年每桶145美元的油价对世界经济有很大的冲击,特别是对美国、欧洲、日本、中国、印度和其他石油进口国来说。对目前极其脆弱的经济来说,如果由于投机使得原油达到100美元/桶,那无疑是雪上加霜的打击。
  如此说来,全球萧条目前还没有结束,预计可能到今年年底会有所好转。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复苏的速度是缓慢的,而且危机很有可能再次发生。
  (作者系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经济学教授、RGE董事长。
  Copyright: Project Syndicate, 2009.
  www.project-syndicat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