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傻心态酝酿楼市变局


国人好赌,于今为甚!

 

如同庄家横行且诡异多变的中国股市,诸多利益群体把中国楼市也变成了博弈的主战场,“潇洒赌一回”的心态正成为左右楼市发展的动力源。

 

上周末,某上市房地产公司的朋友发来短信:“我们的酒店式公寓来了好多单位团购,200多套房子基本没有了。”两周前,朋友还在为短信中提到的只有40年产权的酒店式公寓挠头,6月底集团总公司为了尽快套现,甚至允许项目将价格从每平米22000元调整到每平米20000元。即使如此降价,一套70平米的公寓价格也在140万以上,并非普通购房者能够接受的。朋友后来告诉我,还是国营单位的领导比民营企业家更大方,他们可真的不差钱啊!

 

租售比应该是衡量不动产投资回报的最好方法,国际通行的用来衡量一个区域房产运行状况良好的租售比在1:200至1:300之间,但2009年上半年北京二手房租售比已经突破1:400,部分区域甚至超过1:420。这种现象明摆着是房价完全背离了租金水平。东四环某大型项目年初期房价格为每平米11000元,8月初期房价格为每平米18000元,不足8个月的时间价格翻了6成。炒房子比做实业不仅赚钱,而且能够迅速赚钱。现在不仅浙江、山西的民间资本大量介入房地产市场,众多国营企业甚至事业单位也开始纷纷涉足到炒房大军中。

 

经济学中的博傻理论认为:人们在资本市场中之所以完全不管某个东西的真实价值而愿意花高价购买,是因为他们预期会有一个更大的笨蛋花更高的价格从他们那儿把它买走。只要自己不是最大的傻瓜,那么就有机会成为赢家,只是赢多赢少的问题。如果没有一个愿意出更高价格的傻瓜来做你的“下家”,你无疑就成了那个最大的傻瓜。

 

不久前,建设部和国土资源部就是“房价推高地价”还是“地价拉升房价”进行了一场媒体辩论,结果还是让公众一头雾水,只是房价和地价在辩论中又有了新的提高,用疯狂上涨来形容并不为过。在这场高房价的豪赌中,谁是最大的傻瓜还未见分晓。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包括地方政府、主管部委、商业银行、开发商、炒房客在内的利益群体或多或少带有博傻心态。刚需购房者就真的是未来承担所有成本的最大傻瓜吗?

 

1720年,英国某无名氏创建了一家莫须有的公司。自始至终没有人准确知道这是一家什么公司,但认购时近千名投资者争先恐后抢购股票以致把大门挤倒。没有多少人相信这家公司能获利丰厚,但他们预期有更大的傻瓜会出现,价格会上涨,自己能赚钱。饶有意味的是,大科学家牛顿也参与了这场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股票投机狂潮,并且幸运地成了最大的傻瓜。在这次危机结束后,科学巨匠感叹道:“我能计算出天体运行,但人们的疯狂实在难以估计!”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