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残局(三)


A先生成立了一家广告公司,名曰某某文化传播公司,与电视台合作。在之前,电视台、电台、报纸等媒体都是完全拒绝私人单位参与的,改革之后,才逐步放开,允许私人投资参与节目策划、承包时段等。A先生把握这一时机,与电视台达成了合作。A先生成立这家文化公司的初衷,并不仅仅是出于赚钱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可以和电视台合作。在A先生的印象里,电视台主持人说的话,就好像是上帝的旨意,字字都是真言;电视台广告里的商品,绝对都是货真价实。的确,那时候的人们都以为,只要能上电视的,那必是已经通过了某种严苛的考验的。电视台当时扮演着一个神圣的角色,一则电视广告可以让一个产品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一则新闻报道也可能让一个产品一夜之间销声匿迹。人们哪里会想到,只要给钱就可以做广告,电视上说的也不一定都是真的。那时候的A先生就是怀着这种善意的误解来看待电视台,看待电视台主持人的。

    A先生当时可没有想到,进入电视传媒这个领域,除了金钱以外,还会给他带来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

 

主持人这个职业说来不算久,据说这个词第一次使用是赵忠祥主持的《北京中学生智力竞赛》,到如今也不过20几年的历史。到90年代初,主持人大量涌现,1993年甚至被称为“中国的广播主持人年”。随着电视传媒的发展,主持人已经成为曝光率最高的职业之一,人们生活中几乎每天都要见到主持人的面孔,不管是在电视上,还是报纸上,或者是网络上。这或者源于我们的娱乐事业太过发达,也有可能是我们的主持人希望自己以这样的方式热闹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

 

A先生对主持人建立其爱慕的时候,主持人这个行业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娱乐化,A先生对于主持人的印象也大多流于表面,也是好的那一面,鲜亮的那一面。而如今已是大大的不同了,人们除了会对主持人品头论足,挑剔主持功力的同时,也会探求其台下的生活,甚至是私生活。所以,李湘嫁给李厚霖成了公众关注的新闻,两个人不久之后离婚也是新闻;赵老师的一通电话录音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并且让人们感到震惊;张斌与胡紫薇在记者招待会上的一幕更是让人们再次把第三者这个词隆重看待,有趣的是,人们在谈起胡紫薇女士那次冲动的行为的时候,常常也会对其在紧张时刻仍然能够保持仪态从容、发音字正腔圆而感到钦佩不已。前段时间,网上很多人争相传阅中央电视台某主持人的住所的内部豪华装饰,并由此揣测一位主持人的收入到底有多少,或者开始猜度这位主持人究竟嫁给了哪位有钱人。当然,这并不是说这个行当已经礼崩乐坏或是已被染满铜臭,事实上,我认识的很多主持人里头,包括邢质斌、李瑞英等等,家庭都是十分幸福和睦的。我想说的是,在传媒如此发达的今天,名人也不会永远是光芒四射,也会有柴米油盐的生活,在A先生那里,则是通过他自己的遭遇,来使他心中的主持人们一步步走下神坛。

 

 

 

这个世界上,至少有两句话可以称为真理:第一句叫做“眼见不一定为实”,第二句叫做“凡事皆须一分为二”。我们看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的时候,一定要让自己擦亮双眼。电影《天下无贼》里面有句话说得很好:“开好车的就一定是好人吗?”这是说一个人的行头和他的人品并不一定是一致的,只不过人们在看人的时候往往却偏偏就只着眼在了这些外在的东西,因为那些光鲜亮丽的人和物,的确能够讨人喜欢。主持人这个行当,也是一样的。我这位朋友A先生对主持人的喜爱,无疑是有这样的一种因素在内。有个朋友说,把这位朋友A先生的经历作为社会上的一种现象来看待的话,可以写成一个关于现代社会一种婚姻(或感情)类型的寓言:女主持择偶。

 

 

 

寓言里,社会上有四种人:第一种是女主持,第二种是商人,第三种是政客,第四种是专家学者。

 

女主持是一种什么样的人呢?端庄,贤淑——至少表面看起来是这样。她们年轻时都有着靓丽的外表,甜美的声音,语言流畅,思维敏捷,多才多艺,知书达理。她们看起来不但美貌,而且拥有高度的智慧,几乎可以说是所有男人的理想对象。当然实际上,她们的背后是一个专业的团队在支持,她们所做的,不过是把众人的智慧和观念向大众表达出来而已。长期的台面生活,让她们习惯了鲜花和掌声,虚荣心也日益滋生,对自己另一半的要求自然也是很高了。

 

商人,商人自然可以说是有钱人的称谓。这些人凭借在商业领域的技巧,获得了财富。也借由钱的因素,获得了在社会上较大的自由度,很多事情可以用钱来解决。改革开放多年来,商人已到了第二代,这一代人多承接上一代的财富,经历的艰难相对少,大多具有高学历,其中也不乏“海归”、“海待”,对生活的要求更加高,同时也更加的骄纵。

 

政客,这个范畴不仅仅限于官员,也可以包括一些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高层领导,这些人拥有的是一些所谓的人民赋予的权力,也因而获得了较好的生活条件,其社会地位使其得以有能力和条件来满足女主持的需求。

 

专家和学者,或者说知识分子,这类人是掌握着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的知识的人,受教育的程度非常高,在学识、修养和内涵方面,这些人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当然,这些人的缺点也同样是明显的,比如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没有可供挥霍的大量财富,也没有令人艳羡的权势,有些人可能还有一些难以相处的古怪性格。

 

这是一个一对三的结构,也就是说女主持可以选择三种类型的男人。那么,哪种类型的男人是最适合她的呢?

 

当女主持遇到商人,她当然知道商人们的缺点就是缺乏自律,生活或者说是女人把他们给宠坏了,当然她也知道商人们的最大优势在于其经济基础,只是她不会这么直白地说,她会通过比较来显示商人的优点——不像政客那样刻板,不像专家学者那样偏执。她说,商人最适合她。

 

当女主持遇到政客,同样,她会说她并不是因为迷恋政客的权势和地位,她会说,这个社会对商人的约束显得太薄弱,商人的生活太过放纵了,他们又太迷信金钱的力量,不是可靠的归宿;而专家学者们又太没情趣了。因而,政客们才是理想的伴侣。

 

当女主持遇到专家学者的时候,她又将商人过于放纵政客过于死板那一套拿出来,显示专家学者们是多么的富有涵养和生活品味,多么的照顾家庭和女人,专家学者们所有的怪癖此刻全都不重要了。

 

 

 

那么反过来,商人、政客还有专家学者们,又为什么会选择女主持人呢?除了女主持人本身的素质之外,那就是她的身份了,一个被聚焦的公众人物,一个具有知名度的人物。无论是商人还是政客或者是专家学者,与之在一起,都相应地获得了一定的知名度,从而获得其带来的相应利益。这种情况生活中也不少见,妻因夫贵或者夫凭妻名,远有某明星与某高官,近有某科学家与某女学生,具体是谁,不用我来明说,对娱乐事业和社会新闻有所关注的读者们自然可以会心一笑。

 

 

 

当然,这只是个关于男女之间感情选择的寓言而已,绝非是在说女主持人们的不是,寓言中没有出现工人、农民和小资们,当然也不是一种轻视,我们只是在抽象地谈一种情感的格局,读者们大可以把寓言中的职业替换掉,以换得适合你的视角。抛开纯粹非理性的因素,每段感情都会面临对象选择和考察,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只是,感情是一场遭遇战,即使机关算尽也未必能够预料到感情的所有可能,就算每走一步都小心翼翼思前想后,有时也不可避免地收获一场爱情的残局。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