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杂谈】: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名叫“国韵”


【世博杂谈】: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名叫“国韵”

 

现在关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名字的征名活动正在如火如荼,据腾讯网报道,第三期征名活动都已经结束,可是还有大批的热心网友关注此事,一些新的创意不断出现。世博会又是一场中华民族的盛会,在家门口迎接四海友人,中国,这个名字正在不断增加含金量,令世界各国侧目。

世博会的中国馆体现着是新中国的国家形象,时逢建国60周年,又处两岸冰融之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日可待,这个馆名当然是不能马虎,据悉,中国馆还将会作为世博会永久性的专题博物馆保留。它的内涵和底蕴已经不只是体现一座建筑的本身,它应是中国民族精神和文化传承的象征。

网友热议,中国馆的名字如果以“长城、龙、北京、熊猫”等传统文字赋予是不行的,如今的中国更以一个开放的心态拥抱世界,馆名中的地域色彩不应太浓;有网友认为,可取“炎黄”、“华夏”等中国民族特有的民族词汇,但考虑到在宣传上不好表述,不能体现同住地球村的文化融合;有的网友也称,用类似北京奥运会岛巢水立方以建筑风格命名,这也是可以的,但是考虑到世博会是一场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盛会,应该更多的体现其文化色彩。

著名商标策划专家吴家杰先生认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以中国汉字字书法创意为形,表达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其设计理念可以概括为: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极富中国建筑文化元素的斗冠造型以及表面覆以叠篆文字的主题构思,都是体现了中国汉字浓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国馆的命名上,应当是一脉相承的。

吴家杰先生建议世博会中国馆的名字叫“国韵馆”。以中华之韵,彰显文明之邦。“国韵”两字既显大气,又不张扬,既显国家之威,又存和谐之道。

“国韵”一词音形意俱佳、好记、好念、好传播,既历史文化厚重、又具有现代时尚,大气庄重,古朴典雅,体现出了中国数千年悠久深厚的文化神韵,有着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能激发两岸三地炎黄子孙作为中华民族的强烈自豪感。十分符合中国馆形象和中国馆理念。而且汉字“国韵”所体现的字形结构和书写底蕴同中国馆的东方之冠、中国红及庄严、大气、华美的设计理念相得益彰,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为中国加油,为国韵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