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源李平要以人品做产品,我以人品代言
尽管没有参与“家电下乡”投标,但中标名单公布后,江苏力源太阳能公司总经理李平,还是成为这个行业的名人和热点。
此前被人们看好的力源太阳能,在首轮“家电下乡”招标中没有中标。对此,李平颇有一股子委屈,因为当初考虑到企业自身的实力和与网络布局可能离“家电下乡”的要求略有差距,根本没有参与投标。
但此后中标企业的名单却显示,以力源这样的企业实力与规模,不仅可以中标,而且还可以获得不错的成绩回报。随后,李源接到了许多同行打来的关心问候和电话,更多的则是一些经销商质疑和问责的电话。甚至还出现了一些同行的不善意攻击和指责。
李平突然对自己当初的那个决策产生怀疑:难道家电下乡就是太阳能企业的救命稻草?面对早在十多年前便全面下乡销售的太阳能热水器,农村市场的开拓到底应该怎么走?今后,对于力源这样的非中标企业,又应该如何在农村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行业观察家指出,中标与企业实力之间不能划等号,未中标企业中仍有一批实力不错的企业,由于自身的市场和产品定位,也没有将重点放在农村市场上。不过,从长远来看,农村对于许多企业而言,只是提供了一次机会,绝不是拯救武器。
不投标的代价
类似于力源这样的未投标的企业,在太阳能行业还很许多。像浙江的又一佳,已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和资源积累,也没有参与投标。合肥荣事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梁自成告诉记者,太阳能行业现有1000多家企业,中标企业不过92家,没有中标的那些企业中,仍然不乏一些实力和优势者,这些企业在农村市场的发展仍有空间和优势。
对于不投标的原因,李平的说法是,现阶段企业在农村市场的网络布局,以及专门的产品定制等方面,仍存在短腿,需要进一步积累和成长后,才能更好地参与到“家电下乡”政策。记者获悉,太阳能下乡政策将会实施4年,甚至更长时间。但企业和产品的投标工作却是每年一次。
行业资深观察家冷跃进指出,对于许多企业而言,在首轮没有中标,并非坏事。企业正好通过对中标企业农村市场的拓展情况进行学习和借鉴,并进行相对应的积累与总结,从而在下一轮招标和市场拓展中,实现厚积薄发。
中国家电协会秘书长姜风指出,就整个太阳能热水器产业发展情况来看,家电下乡只是一个阶段性事件。对于许多企业而言,下乡政策不是救命稻草,只是一种助推器。没有中标的企业,更要通过总结与积累后,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条条大道通罗马
尽管没有中标,但丝毫不能阻止力源太阳能在农村的拓展热情。李平透露,在中标名单公布后,力源做出“一拥护、二确保、三下乡”,即全面拥有太阳能下乡政策的实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立足农村市场精耕细作。确保力源的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坚持不打价格战,维护农村市场竞争秩序。积极努力、实现产品、服务、品牌三下乡,为农民提供好的产品与服务。
记者还注意到,又一佳、郁金香等未投标太阳能企业,也没有减弱对农村市场的投入热情。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实际上就现有的太阳能下乡中标企业而言,并不能确保他们自身的发展就可以获得更大的提升,毕竟这些中标企业还需要在农村市场上真刀实枪的参与市场份额的争夺。今后一年,这些企业中必然会出现近30%企业被淘汰出局的情况。
实际上,太阳能热水器从发展之初,其目标市场一直在农村。而在下乡政策没有颁布实施后,许多太阳能企业已经在农村市场上耕作多年,还是在消费需求、市场网络等方面,积累了不错的实力。而眼下,家电下乡对于企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实力强的企业可以借助这一政策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和机会。而实力弱的企业尽管中标后,仍然会面临生存与发展的难题。不排除会被市场淘汰出局。
接下来,李平还想组织一批未投标的太阳能企业,组织召开一次非中标企业论坛,公开向社会承诺和保障,让农村消费者也能获得同样的产品质量和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