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网推荐画家敬庭尧作品


画家敬庭尧简介:


      敬庭尧:一九四九年生于四川省射洪县。曾在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

  系深造四年。现为解放军总后政治部文艺创作室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

  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被中国文联评为“中国

  画坛百杰”画家,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

 

画家敬庭尧是军营里成长起来的画家。丰富多彩的军营生活激活了他的艺术天赋,使得他坚定地走上了艺术创造之路。长期的军旅生涯,塑造了他旷达的胸怀和坚韧的品性,为他以后在艺术上追求大意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经过四年解放军艺术学院深造,又凭着他对艺术的虔诚态度和执着不懈的努力,敏锐地去感悟生活,不断地去探索艺术真谛,终于迎来了艺术的春天。
       艺术创造的成功与否,天赋是一个方面,勤奋和刻苦也是至关重要。拥抱生活成为画家敬庭尧跋涉艺术王国的“法 宝”。他认为画家在具备天赋的同时只有非常投入地置身于生活之中,才能充分体验到生活与艺术的内在联系,才能发掘出美。这些年来他不惧苦累光顾了许多人迹罕见的地方,尤其对西部风情情有独钟。他无数次进入西藏写生,一去就是几个月
      在雪域高原的怀抱中,在牧民的帐包里,藏文化的神秘、原朴、厚重流入了他的心灵,经过他勤奋的思索和劳作,从他的笔 端涌出了《窑洞》、《盼牧归》、《布达拉一角》、《圣地》、《高原人》等一系列反映西部风情和历史的佳作,并画了大量速写素描写生。这些作品以传统工笔画技法和材料作为基础,并注入了一些制作因素和现代技巧,使画面出现了新的气象艺术语言新鲜而又独特,凸现出个性的张扬。运用这种语言来表达西部风情,收到了形式与内容高度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 庭尧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他用军人的感情、军人的执着去体验军人的生活。从边防哨所到战争前线、从基层连队到救灾现场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在其他题材领域进行艺术探索的同时,还抓住主题性军事题材创作不放,创作出《重逢》、《长夜》、《红军长征驿站》、《风雨同舟》、《生命之堤》、《长缨·长缨》等一批颇有影响的作品,这是很值得称道的。 
       画家敬庭尧走过的艺术道路充满了艰辛,也正因为此,他在自己身后留下的脚印也显得十分稳健和清晰。我相信凭着他 对艺术的真诚,凭着他的坚韧和实力,会取得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