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高房价才能产生“好”房子:深圳最近闪电多,击中谁的肋骨?——也谈营造深圳科技园•金融基地商务环境的城市化基础


只有高房价才能产生“好”房子

 

【戴欣明】:现在有人在推高房价,推高房价是一种社会发展阶段性的责任,政府与精英应责无旁贷,只有高房价才能产生“好”房子。

 

 

 

 

深圳最近闪电多,击中谁的肋骨

——也谈营造深圳科技园•金融基地商务环境的城市化基础

戴欣明在《“新人居新文化”之“好房子101击”论坛》演讲速录稿

 

【戴欣明】:谢谢大家!之前在预热的时候,大家已经谈了很多。

 

看网友留言的意思(网友留言:应该戴欣明来谈谈非常合适,不知道是否邀请大师过来)我谈比较合适的原因是这样:在房地产产业链当中的,所有的环节基本上我都干了一遍,做过室内设计师、景观设计师、建筑策划者、开发商、集团运营者等都做过了。

 

刚才胡冶明说到精装修,室内设计方面谈了很多,实际上我认为从微观来谈容易谈得清楚。但微观已经谈了很多,我稍微谈宏观一点。因为我看到主办方今天邀请我过来的身份是“城市运营专家”,那我从这个角度先谈一下。

 

讲到好房子产生的原因,其实有土壤问题,这个土壤我认为站在城市的角度来看,是城市的政策使然。

 

■“深圳最近闪电多”的日子

 

最近这段时间,深圳的变化比较快,一个是我称之为“深圳最近闪电多”的日子,上半年闪电多,下半年的闪电也多。16个部门闪电任命了一把手,我们发现有些部门合并掉的,有些部门突出出来了。我发现一个突出,就是深圳市金融办被特别突出了,特别把它突出了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说深圳这个城市要想走得好,首先有两个方面是最重要的,第一个是政策方面,要有政策;要有一个土壤适合于城市发展的政策需要。再一个金融业的发展,再有好政策,没有金融业的发展,整个城市发展是不现实的。

 

比如说我们现在说到房价的不断上涨,有的人认为房价上涨是好的,有的人认为房价上涨是不好的。不管怎么样,整个中国经济肯定是盘活了,这里面在金融业推动下,我认为金融业在当中起到的作用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金融业的左右,其实房地产要升要跌根本不可能实现。  

 

我认为一个是政策,一个是金融业,这就是我们所说,大家生活在一个城市当中的土壤是否肥沃的最先决的条件。

 

■有文化并不代表有人文

 

今天我们来谈新人居文化运动,刚才主持人已经说了,我在2005年正式提出人文地产,真正提出人文地产是十年前,为什么说是2005年,2005年在公共场合谈,十年前在私下场合谈。

 

我可以这样说,有文化并不代表有人文。文化是什么?文化是可以造出来的,现在很多楼盘说,很有内涵,报纸、媒体、网络一宣传就是好房子,大家就认可,最快的速度可以植入一种文化;文化可以植入,可以造出来,但人文就不能,人文需要沉淀、需要沉积。所以反过来需要一种“土壤”。

 

■发展“高端服务业”意在制造精英阶层

 

我们讲深圳的战略,现在是发展“高端服务业”,以前没有这种说法,以前说“服务业”,没有说高端。现在明显地说发展“高端服务业”,发展“高端服务业”的结果会造成社会的两极分化,比如说精英人士多了,一般的人相对来讲也多了,有意的把整个的社会做成一个分层的社会。我们社会是不是分层的?是分层的,但是出现什么问题呢?大家在每一个层面生活的人,都认为自己不满足,小商小贩不满足,公司高管认为他不满足,我认为没有把他们特意地区分开来,再一个没有政策导向区别他们生存空间。

 

这样的话结果是什么样?会形成商品房的消费群体和政策性住房的消费群体。这种情况下才有可能产生好房子。好房子是给谁的?好房子绝对不是给穷人的,也不是给一般人的,好房子一定是给精英人士的。很多人说买不起房,我从自己的角度说,很多人就不应该买得起房子。

 

■精英推动房地产进程

 

我们发现十几年前对于好房子的概念和现在的说法是不同的,这就会引申出我的另外一个话题,我们的好房子目前刚刚进入房地产紧缺时代,原因是什么?房子太少。什么房子太少?好房子太少。

 

目前大家很清楚,中国人生活在一个脸面经济社会,生活在人文气息当中,我说的房子,比如说很多人十年前买的房子,现在还住在那里,哪怕十年前被称之为豪宅,现在已经不是好房子的。不是重新装修或者重新再买过,当然这里面我们要感谢景观设计师、建筑设计师、规划设计师、室内设计师。

 

我为什么是这样排序呢?先排景观,后排建筑、规划,然后再排室内呢?实际上我们真正认为房子有变化,从景观开始,把景观引入到中国整个建筑规划设计当中,你会发现整个社区变了,很多人买房子买的是什么?买的是景观。过了这么一段时间以后,我们会发现我们的户型出问题了,比如说现在很多豪宅,我们发现有很大的特点,就是户型非常差。但建筑规划师给我们讲了这么一个道理,为什么户型非常差,浪费面积很多呢?这就是豪宅的特点。我们有地方、有空间可以浪费。当然我觉得有一定的浪费,我只能判断50%对,50%错,是不是在这种情况下,把利用率提得更高?室内设计师出场了,室内设计师可以在建筑师作品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修正,把建筑师留下的尾巴、屁股擦一擦。  

 

但是有一个客观不得不提出来,这么多年好房子的变化太快了,大概是五年一个周期,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房子。

 

主持人在写开场白的时候也讲到了有的房子是“华丽的外表”,这成为很多人判断房子是否好的标准。

 

现在来讲,我认为是不是真正有好房子存在?开发商重不重要?肯定重要,另外一个是设计者,这是更重要的。如果说我们不能把好房子设计出来,开发商不建造出来,或者说开发商不见到的好的设计,我认为好房子不会出现。

 

目前如果好房子存在,就一定需要有社会的精英人士存在,由这些有钱人、精英人士推动好房子实现的进程。

 

■“深圳科技园•金融基地”承载精英的平台

 

比如说最近我们发现“深圳科技园•金融基地”作为一个商务空间上,我们发现里面和一般建筑有所不同,不同在哪里?是设计上的不同,是一个生态绿色建筑,里面有很多的空中花园。

 

为什么公共建筑和住宅都需要好房子?实际上两个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只有一个正常的好居住环境,你没有一个好的办公环境同样不可能促进好房子产品的出现。如果我们都在工厂里办公,回家里住得非常好,实际上不可能赚那么多钱,不可能花钱消费好房子。

 

“深圳科技园•金融基地”是澳大利亚(百涛)建筑设计公司设计的,在绿色、人文和生态三个方面都考虑得非常全面,一般对好住宅的标准是3A认定,而“深圳科技园•金融基地”获得了美国绿色建筑师协会LEEDTM评估体系核心与外壳预认证金奖,更有权威。

 

谈到“深圳科技园•金融基地”的商务空间,就是我倡导的工作生活相得益彰才能品味好房子,催生好房子。  

 

目前来讲要看整个城市的状态,一个城市当中能不能产生好房子?比如说一些二三线城市,为什么好房子少?不代表没有设计师,到我们深圳请就行了。我认为一是没有政策,二是没有整个对金融业的提升。比如说深圳,大家都知道,本来想要建成一个全球性的国际金融中心,但是深圳有一个特点,深圳和上海不同,上海是“先说后做”,深圳是“先做后说”。明显表现在金融方面,深圳做什么?——四大金融基地,“深圳科技园•金融基地”第一个建成的,其他明年、后年陆续建成。

 

■建“深圳科技园•金融基地”的画外之音

 

建“深圳科技园•金融基地”这样庞大基地的目的、作用在哪里?我认为作用是全社会的,对房地产的作用最大。为什么“先做后说”呢?实际上就是把一些政策,把有形的东西做出来,不能谈意识形态,而是“类形态”,“先做后说”就是“类形态”的表示。最后是不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已经无所谓,深圳已经把城市格局定下来了,又在中央得到了政策,得到了金融业的发展。

 

这样的结果导出什么?导出深圳再一次得宠,再一次得宠的结果是什么?会让整个经济发展起来。哪个行业最先受益?说白了就是房地产。

 

■地产名人雷人言论集锦:很多观点有其合理性

 

8月5日我看到一篇文章,《“楼市大嘴”吹破你的住房梦?》这里面说了四个人一个是任志强,二是茅于轼,三是董藩,第四个就是我,在人民日报国际金融版刊登的,把这四个人编队成“楼市大嘴”。言论是房地产上涨,首先我要声明,我反对高房价的,但我们告诉大家一个事实,由人民日报国际金融版出来这个消息的结果预示着什么?最近我们发现二套房贷出来一些说法——都是督促性的说法,我们在某些方面加以控制,结果是什么?造成整个房地产的趋势还是会上涨。这个上涨我们欢不欢迎已经不重要了。

 

我们认为目前中国急需文化、人文的时代,我们拍手称快。开头我说了,文化由精英创造出来的,形成一个区域或一个国家的特有人文。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房地产在当中起到一个决定性的作用,不管在住宅上还是像“深圳科技园•金融基地”这样的公共建筑上,我们都要体现出一种人文的气息。像“深圳科技园•金融基地”也提出营造科技、绿色、人文基地,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有生态的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称之为“人文地产”

 

这么多年来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的人文观点一直没有改变,我从来不强调“文化地产”,我只倡导“人文地产”。所以今天所谈的新人居文化运动,我们更多的是在人文上下了很多功夫,在软实力上下了很多功夫,我认为软实力的最终结果不是造出来的。我不强调文化,文化是造出来的,不是沉淀出来的,文化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推进,也不应该是意识形态的东西。做到新人居文化,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是房地产产业链当中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前段时间举办了全国房产经理人联盟深圳分盟的启动仪式,我专门强调一点,以前谈到经理人专门指开发商队伍,我们这次谈的不是,我们谈的是房地产产业链当中所有经理人,甚至包括设计师。因为只有这样一些人,所有的人才能把所谓的新人居文化运动推动起来,如果只靠开发商推动,只有文化运动,没有新人居。我们把设计师加进去了,把上游、下游产业的人加进去了,你会发现大家齐心协力营造一个房地产生态、文化生态。当文化有了生态,有了精英人士、一般人士存在,实现共融,那我们说的文化就有了生态上的意义,有生态的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称之为“人文地产”。 

 

【戴欣明】:我暂时讲到这里,我相信可能会有很多人对我的观点PK,我也欢迎,谢谢大家。

 

 

 

更多嘉宾发言请在网上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