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凡中国人大概没有不知道“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这句名言的。然而,翻开中国历史,我们却可以意外的发现,有时革命还就是请客吃饭。
话说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曾经出现了为了革对方的命而请其吃饭的历史事件。
公元前515年南方的吴国公子光请其堂弟吴王僚吃饭,公子光之所以要请自己的这位堂弟吃饭可不是为了拍大王的马屁,而是为了要他的小命。要问公子光为什么对这位身为一
公子光的老爹是
诸樊的两弟弟倒也守规矩,兄弟相传,然而,到了季札的时候却出了问题,倒不是他兄长不愿意传给他,而是季札自己不愿意接收,跑到深山老林躲藏起来了。
国不可一日无主,于是老三夷昧的儿子顺理成章的就占有了王位,这就是吴王僚,然而诸樊的儿子公子光心里那个不舒服就不用提了,这位子怎么轮也该是轮到我才是?
公子光看看轮是怎么也轮不到自己了,那怎么办?只有抢了。于是,他一方面是韬光养晦,装出一副对王位毫不在意的样子以麻痹吴王僚,另一方面则暗地里四下物色人才。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让他找到了两个得力的人才,一个是帮他设计饭局的伍子胥,另一个就是帮他在饭局上完成革命任务的天下第一杀手——专诸。
帮手找到了以后,公子光就开始第二步行动了。他知道吴王僚特别喜欢吃鱼,而且特别喜欢吃烤鱼,就派专诸专门到太湖上去学习烤鱼的手艺。三个月后,专诸学成归来,公子光的饭局也就准备开张了。他布置好了一切之后就兴冲冲的跑进宫中邀请吴王僚,他对吴王僚说:“我家新来个厨子,是从太湖来的,做的最拿手的菜就是大王你最喜欢的烤鱼,好吃得不得了,我敢说,大王你绝对没有吃过味道那么鲜美的烤鱼。我真诚的邀请您到我家里去品尝一下。”
吴王僚一听烤鱼,口水都流下来了,立即就答应了公子光的邀请,两人约定明天就去。
第二天,吴王僚果然应约而来,不过,他事先也做了精心的防备,不仅在身上穿了三层铠甲,又亲自挑选了百名勇士,并安排军队从王宫开始,一直到公子光家的大门前,以确保万无一失。
然而,尽管做好了这一切安排,吴王僚还是没有能够逃掉被革命的结果,最后专诸用藏在鱼肚子中的剑结果了吴王僚,当然专诸自己也被吴王僚的士兵砍为肉酱。
最后的胜利者是公子光,公子光如愿以偿的得到了吴国国王的宝座,这就是后来一一代名君——吴王阖闾。他当了吴国国王以后,征用伍子胥和孙武,灭掉了楚国,并为后来其子吴王夫差灭越,称霸江南打下了基础。当然,这是后话了。
这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明文记载的改变了历史走向的饭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