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NO与肿瘤的相关性报道颇多,但NO在肿瘤起始及演进过程的作用机制仍不甚清楚,大量的报道来自体外实验研究,体内的直接证据尚不多。许多研究表明慢性炎症过程中NOS的过量表达可导致基因毒性,而肿瘤的起始发病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原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瘤基因的失活。Walker等发现表达iNOS的巨噬细胞其DNA可发生脱氨基反应,而能诱导巨噬细胞产生NO的淋巴瘤细胞可引起lacZ启动子区DNA的损伤。NO介导的DNA损伤机制可能为:①形成亚硝胺类致癌物。巨噬细胞经刺激表达NOS后产生大量NO并进而产生多量RNOS,RNOS能使氨类亚硝化形成亚硝胺,亚硝胺经细胞色素450代谢活化成终致癌物而引起DNA损伤。②NOS直接修饰DNA。N2O3可引发鸟嘌呤、胞嘧啶和腺嘌呤的脱氨基反应,且单链DNA远比双链DNA敏感,因此脱氨基反应主要发生在DNA复制及转录时。此外,由RNOS引起的氧化应激(Oxidativetress)也可通过过氧化亚硝酸盐导致DNA损伤。不过,氧化或脱氨所诱发的DNA链断裂都需要高浓度的RNOS或NO,这种情况在体内发生的可能性很小。③抑制DNA修复的有关酶类。RNOS对含巯基的氨基酸有高亲和性,因而可抑制这类酶蛋白活性。NA烷基转移酶参与O6-甲基鸟嘌呤的修复,其酶活性中心就含有一巯基基团,当暴露于NO时其活性明显受抑。另一被RNOS抑制的DNA修复酶为NA连接酶,如前所述,由于抗坏血酸及谷胱甘肽等抗氧化物的存在,体内难以形成局部高浓度的RNOS或NO,因此,体内NO介导的DNA链断裂有可能是通过抑制DNA连接酶活性所致。
NO在肿瘤起始及演进过程的作用机制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