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富翁何小平 杀人者的红与黑


来源:财视网—家人

为了家庭亲人,失手杀人的何小平选择了畏罪潜逃,隐姓埋名13年竟成千万富翁。然而,即使是不断行善,也不能减轻对另一个破碎家庭的愧疚……一个千万富翁,一个潜逃罪犯,在13年“刘卫东”的生命里,何小平经历了怎样的人生?  

 

文/特约记者 杨野 图/甘侠义

4月22日晚,云南省边境西盟新县城勐梭镇。刘卫东刚走进朋友家门不久,门外就冲进几个陌生男子,一把将他按住,“何小平,不许动,我们是警察。”

一副锃亮的手铐戴在了他的手上,刘卫东没有挣扎,叹了一口气,如释重负,“我终于可以回家了”。

这个名叫刘卫东的人,真名何小平,重庆忠县复兴镇水平村人,35岁。13年前,他在忠县帮助朋友讨债,失手将欠债人杀死后潜逃。

而他现在的另一个身份是西盟县有名商人,云胶大酒店总经理、东元橡胶开发公司总经理。同时以慈善者面目示人:垫钱为村民购橡胶树,带动村民致富,资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为汶川大地震捐款……

一个千万富翁,一个潜逃罪犯,在13年“刘卫东”的生命里,何小平经历了怎样的人生?

冲动的代价

中缅边境的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新县城勐梭镇人口不足6000人,经济相对落后。在这里,何小平化名刘卫东,隐姓埋名13年。 

1996年,一个何小平永远记得的年份,当年他22岁,在忠县复兴镇与县城的长江边做渡船生意。1月15日下午,何小平收渡后在回家的途中,接到做木材生意的朋友张强打来传呼,说欠账人周康福找到了,被他们关在迎宾旅馆里,叫何小平帮忙去教训一下。

何小平匆忙赶到迎宾旅馆,见周康福被周强等三人围在中间。何小平立即走上前去对周康福大声质问道“欠账就该还钱”,并顺手就给周两耳光。周康福说:“我没有钱,请再宽恕几天吧。”张强一听火冒三丈,从腰部抽出一把一尺长的刀来威胁道:“又缓几天,你每次都这么说,是不是想赖账呀?”

此时,何小平一把拿过张强的刀,朝周康福的背部捅去,周倒在了血泊之中。被吓蒙了的何小平提着刀就跑,从此远逃他乡,与家人断绝一切联系。

到西盟大半年之后,他才给妻子打了第一个电话,又期期艾艾说不出个所以然,最后就问了一句,“你过来不?”妻子带着女儿,二话不说收拾包袱就从忠县追到了西盟。当汽车扬起一阵黑烟开过,他一把抱住妻子无声流泪,三岁的女儿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也揪着爸爸的衣角跟着放声大哭。他当时就在心里暗暗发誓,我一定要对你们好,一辈子对你们好!要不然我猪狗不如!

 

成为千万富翁  

在西盟,何小平成了刘卫东。

人生地不熟的何小平在西盟没有任何朋友,又找不到工作,生活潦倒。晚上只有露宿别人屋檐下,后来凭借懂一些泥水匠的技术,才在县城找到一个抹灰浆的工作,用工资租下当地人的房子,暂时解决了住处问题。

不久,他认识了“胖子”,一个在西盟开三轮摩托车的成都人。因为是老乡,胖子成了何小平在西盟唯一的朋友。经济上比何小平宽裕的“胖子”是个热心肠,见何小平过得凄苦,时常接济何小平,遇上家里吃肉时,他会主动叫上何小平到家里打牙祭,喝上两杯。

久而久之,两人友情根深蒂固。这也是何小平发家后,将“胖子”一直带在身边的原因,公司里大小事都交由“胖子”处理,即使在何小平被抓回忠县后的这段时间,“胖子”仍在西盟县和澜沧县四处奔波,将何小平公司目前最大的项目———橡胶种植,继续运作下去。

在做了一段时间的泥水工后,何小平敏锐地发现,随着西盟县城的大规模建设,各个政府部门、机关单位相继落户后,家具应该成为紧俏商品。当时,县城里只有一家家具店,而且样式陈旧。于是他果断投入三四年时间打工挣得的全部积蓄,加上借贷,2000年底,他的家具店在西盟县城开业了。因为款式新、质量好,他的家具店生意火爆。短短的三四年间,他就掘到了逃亡生涯里的第一桶金。

2006年7月,何小平拿下了去胶大酒店的承包经营权。经过一系列改造后,云胶大酒店成了西盟档次最高、唯一有豪华套房的酒店。同时,何小平还投入资金,在酒店后的一块空地上,修起了当时西盟唯一一家娱乐会所“东煌娱乐会所”,主营KTV和迪厅,为西盟县最时尚、最豪华的娱乐场所。

云胶大酒店的成功,以及资金的雄厚,使何小平加快了投资力度,他将家具店和酒店都交给了妻子黄梅打理,自己则转向建筑工程领域,成为千万富翁。

行善积德的“好人”

罗嫣是一个拉祜族女子。两年前,她是云南民族大学中文系学生,如今是西盟县检察院公诉科的检察官。对于何小平,她坦言心存感激。“在我心目中,他应该是一个有爱心的企业家。”

罗嫣是西盟县力所拉祜族乡人,2002年考入云南民族大学。2005年时,父亲因为患食道癌,家里打算要她退学。此时,何小平从县关工委了解到此事后,就同县里另两名老板一起送上了3200元钱。使罗嫣能顺利读完大学。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刘卫东”在西盟很出名。一个叫尔呷的彝族男子说,在西盟随便一问,基本上都知道刘卫东,“这个人在西盟很有名气的,是个大老板,听说是个好人。”他还向汶川大地震捐过款,被捕前曾许诺为澜沧县攀枝花村架设自来水、安装照明。在很多人眼里,他的确算得个“好人”。

老母盼儿13年

何小平被捕后,在厂里看守的是他的妹妹何春梅和妹夫钱永兵。何春梅是在哥哥被抓后,才从福建来到云南帮助哥哥看守厂房的。她对哥哥的印象只停留在13年前。提起哥哥,何春梅就哭,她说哥哥不是那种社会上的二流子,“犯事是因为太耿直了。”

记者见到何小平母亲的时候,黑瘦的她正在忠县长江大桥对面的羊鸣山上为辣椒锄草。她身旁一幢灰瓦土墙的房子,是何小平从小长大的地方:复兴镇水平村一组。何小平的父亲几天前摔断了手,到街上看郎中去了。

何母徐光兰57岁,除了照看地里的庄稼,还要拉扯何小平一个妹妹和弟弟的儿子。一说起何小平,徐光兰就哭。她说,何小平这一走,便是13年,她都哭了不知多少回。“何小平走后,这个家就垮了,我和他爸爸做什么事都没劲。”每年的春节对他们一家来说都是煎熬,家里人个个唉声叹气。她最怕走亲戚,看到别人一家团聚过新年。

何小平是家里老大,精明能干,但因为家里穷,只读了一星期就休学了。出事前,山下还没有连通忠县县城的长江大桥,于是何小平贷款买回一条渡船,跑起了摆渡,收入还不错。当年就在县城里买了房子,与未过门的黄梅住在县城里。

“我是4月底才看到何小平的。”徐光兰称,在公安局里,她隔着铁栏见着了13年未见的儿子,“又黑又老,我已经认不出来他了。”儿子也是泪流满面,一个劲地向她认错,并大喊:“妈妈你要坚强点,我回来就好了,我又能站起来了。”

尽管儿子已成千万富翁,但家里从来没有沾过他的光。周边的邻居都盖起了两层小楼,只有他们一家还住着土房。屋里的电器除了电灯,就是一台老电视机。

 

熟悉陌生人

何小平没有户口,没有身份证,云胶大酒店的工商热照,法人代表一栏填写的是他妻子黄梅的名字。

1996年,当何小平急匆匆带着未婚妻黄梅远走云南的时候,她并不知道,此去便是13年。如今,她每天忙着打理生意,已经无暇回忆往事。要一个女人割断与家乡、亲人的联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黄梅没有告诉记者,这些年里她是怎样的感受。她说,生活了13年,她不知道何小平杀过人。“他总是很沉默,很多事都不愿与我多谈,即使他做一些好事,也很少对我提及。”

他们的女儿,如今已经16岁了,在西盟上学,还有一个儿子才1岁多。家庭本来很幸福。“其实我们还没有结婚。”黄梅告诉记者,她曾经向何小平提过结婚的事,但是何小平没有答应,只说现在离婚率那么高,现在他们生活在一起结不结婚都无所谓。直到案发后,她才明白何小平的用心。

“何小平是个对家庭很负责的人,对我也很好。”黄梅说,只要没有事情,他都呆在家里陪她和孩子。

“现在想起来,他也过得很苦。”黄梅说,她注意到,何小平来云南后,整个人都与以前不一样了,经常坐在电视前发呆。有时说得兴高采烈的,突然就沉默了。“这都是13年前的那件事在折魔他。”黄梅说,现在想来,这13年,他真的过得很苦。

“这样也好,他终于可以解脱了。”黄梅说。    

记者手记:

亡命天涯的13年里,何小平为自己挣下了千万身家,但这有什么用呢?13年不敢见将自己拉扯大的父母,不敢打电话,想要尽孝也不敢往家里寄钱;对无怨无悔陪伴身边的女人,甚至不能有一张婚纸的承诺……

等待了13年的相见,中间却是隔着冰冷的铁窗。但想想受害者,这是何小平应该还的。13年,那个失去儿子的家庭备受煎熬,老者失子,少年丧父,还要忍受凶手杳无音讯,积冤难消的痛恨。

何小平应该也为自己当年的一时冲动而后悔,他想做一些善事,以弥补良心上的亏欠。资助贫困大学生、为地震灾区捐款、带领少数民族脱贫致富,不可否认,这些善举值得肯定,但13年里,他却没有对死者家人做出一点实际的事情。他说他曾经多次想到过自首,“但一想到家庭等因素”,最终选择了背对现实。

“家庭因素”,何小平也知道家庭的重要,但谁来重视另一个破碎的家庭?如果他早考虑“家庭因素”,13年前,就不会出事,两个家庭可能幸福至今。

 

  推荐阅读:

  触摸一个真实的徐静蕾

 

孔维:新一代性感女神(组图)

  “沟”魂术 “妻妾成群”妄想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