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找工作,干部子女优先考虑


 

              上大学,找工作,干部子女优先考虑
用人——考虑他未来的小气候
用人,是一种管理的概念,用专业的术语讲就是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作为用人单位,你选择何种人才呢?
换种问答的方式来阐释我的观念。问:你在选拔人才的时候,会不会带有色眼镜,比如说出身或者说家庭背景?很多用人单位都会考虑被选拔人员的这方面因素,很多人都不能理解甚至破口大骂,骂他们势利,骂他们违背原则。什么原则,公平!冒昧地想问一下,难道真的违背公平的原则吗?老贺认为没有。这次老贺把问题补充完整,问:作为用人单位,你会不会带有色眼镜,考虑选聘人员的出身背景,学历毕业院校、交际圈子?我想很多的回答会是“我会考虑被选聘人员的学历毕业院校并且强调个人能力,不会看重他的出身背景”。老贺认为这种回答十分虚伪,考虑应聘人员毕业的院校,看好的是他们未来形成的小气候,他们同学和朋友之间那种人际资源。
曾记得有个经典的案例,一个生产石油设配的公司老总,到大学里招聘了很多石油专业的学生做业务员和储备干部。就连公司内部的人都不理解,这根本专业不符啊,风牛马不相及啊。若干年后,公司里的这些人成长起来,他们那些同学在石油公司里也成为中坚力量,然后呢,业务和财富滚滚而来……
既然能看重他们的学历和毕业院校,为什么不能看重他们的家庭背景呢?这些都是资源啊!不公平吗?公平!能力稍微差一些,但家庭背景好,我要了,为什么,花一样的钱,他老子都在为我创造效益。抛开那些世俗的观点,做一个管理的理性人。工作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呢,不是为了照顾弱势群体,而是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这个帖子,真正的闪光点在于考察应聘人员的未来所能形成的小气候,而不是说把家庭背景作为考察的要素。家庭背景这个要素是十分敏感的,尤其是在现阶段的中国,但是作为一个理性人,我们又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未来小气候的重要因素。我们这样理解,好的家庭背景就有很多社会资源,好的教育,好的交际圈子,然后是花一样的钱,让他们的老子也陪着打工。
理性老贺惹人厌,莫兴唾沫水洪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