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为当前医院制剂的发展与研发提供参考。方法:依据当前国家法规及医药学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提出发展的策略与研发思路。结果:医院首先应该精心规划医院制剂的发展策略,建设规模适宜的制剂室,引进先进的仪器设备,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建立高效的运行机制,制定有效的激励政策,实施科学的规范化管理;还要具备科学可行的研发思路,紧密结合临床,采用制剂新技术,研制新剂型,开发新的复方制剂、特色制剂和中药制剂。结论:只要制定积极正确的发展策略,坚持科学可行的研发思路,医院制剂必然会走出困境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医院制剂,发展策略,研发思路
随着我国制药工业的飞速发展和国家对医疗机构制剂配制监督管理和注册管理法制化体系的日趋完善,医院制剂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很多医院制剂室的生产品种逐渐减少,生产规模日益萎缩,甚至很多医院已经取消了制剂室。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医院制剂到底何去何从?任其逐渐消亡还是设法进一步发展?本文就医院制剂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及其发展策略和研发思路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1 医院制剂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曾几何时,医院制剂蓬勃发展,不仅为医院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力促进了医院药学和临床医疗学科的发展,而且已有很多医院制剂进一步发展成为新药,为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然而,时代走到今天,很多医院药学部门已极不重视医院制剂的发展,转而一味地强调临床药师的培养和合理用药,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国家要求严了、生产门槛高了、经费投入大了、研究开发难了、经济效益低了,这种做法是有失偏颇的。甚至有大量医院药学部门已经彻底放弃了医院制剂,而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简单的药品采购与供应上,这种做法更是错上加错。随之而来的,就是医院药学人才越来越匮乏,仪器设备越来越陈旧,医院药学学科与临床医疗学科的学术水平差距也越来越大,医院也就越来越不重视药学学科的发展,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长期的医疗实践证明,医院制剂在满足临床医疗和科研需要、弥补市场不足、开展医疗新业务新技术、加强药学与临床学科的联系与互动、提高医院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培养医院药学人才甚至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均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医院制剂的发展问题其实更进一步牵涉到了医院药学学科发展的问题。我们认为,医院药学学科应该坚持“一体两翼”的发展方向。一“体”就是药品的供应与管理,一“翼”是以合理用药为中心的临床药学实践与科研,另一“翼”就是以满足临床医疗需求为中心的制剂研发与生产,这“两翼”是有机统一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这“一体两翼”就好比是一架飞机,缺少任何一翼都飞不起来,如“两翼”都不要,飞机可能就变成了拖拉机,只有“一体两翼”均衡发展,这架飞机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2 医院制剂的发展策略
发展策略直接关系到医院制剂能否成功走出困境、夯实基础、快速发展的问题。药学部门负责人一定要关注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了解国内、外制药以及制药机械生产企业的整体研发、生产与销售现状,清楚本院各临床科室的医疗水平、特色技术和医疗需求,掌握本院的药品使用状况,跟踪国内、外药剂学和药物治疗学等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熟悉国内医院制剂室的建设与运行情况,审慎规划医院制剂的发展策略,并取得医院高层和主管部门的支持。
2.1 建设规模适宜的制剂室
制剂室的建设规模要根据本院的整体医疗规模、原有基础及拟生产品种而确定。对于大型综合性医院来讲,建议新建制剂大楼的总面积应在
2.2 引进使用先进的仪器设备
要建设好一个现代化的制剂室,必须尽量摒弃以前手工作业的模式,引进先进的仪器设备,这样才能提高制剂生产的整体水平,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比如,在中药提取方面已有超声、微波和动态逆流等提取浓缩机组,它们具有省时、节能、溶剂用量小、提取效率高等优点;在固体制剂方面已有制备微丸的挤出滚圆造粒机、离心造粒机,可用于粉末、颗粒、微丸、片剂包衣的流化床包衣机等;在脂质体、载药脂肪乳等的制备方面已有高压匀质机、高压微射流纳米分散仪等。以上这些新型设备可以制备高质量的高附加值的新剂型。
由于医院制剂室研发与生产并行,且生产的品种多、产量小,故建议研究室要购买一些先进的小型实验设备,生产车间要引进相配套的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的中试规模的仪器设备,不仅可以满足本院制剂研发生产的需要,而且也可以把制剂室建设成为新药研发的中试基地,承接外来委托加工业务。
2.3 实施科学的规范化管理
药品的质量是生产出来的,制定完善的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并认真地加以实施是确保制剂质量的关键。因此,在制剂的研发、配制、检测、物料流通等方面一定要坚持科学的规范化和智能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制剂质量。
2.4 建立高效的运行机制,制定有效的激励政策
纵观国内制剂规模大、发展势头好的医院,其成功的经验之一就是医院给予了很好的运行机制和激励政策。没有良好的机制,各环节的配合就会出现问题,没有适当的激励政策,人员积极性就调动不起来,最后就会导致医院制剂的研发、生产举步维艰,严重阻碍医院制剂的发展。因此,医院制剂要做大做强,医院必须要在制剂的研发、生产及使用等环节上制定高效的运行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政策,这是制剂能否成功发展的关键之一。
2.5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一项事业能否成功,人才是最为关键的因素。现在,很多医院制剂室做不好,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人才。因此,医院制剂室应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养,积极引进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并要建立一种合理的薪酬机制,设法留住人才。此外,药学部门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要积极申请带教高校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事实业已证明,研究生和本科实习生已成为一个学科的主要科研力量,只要筹措得当,从事制剂的研发工作,必将事半功倍,取得丰硕成果。
3 医院制剂的研发思路
研发思路问题直接关系到医院制剂能否走向成功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医院制剂到底该如何发展,做什么,怎么做,这就是我们药学工作者要深刻思考的问题了。
3.1 采用制剂新技术,提高制剂产品质量
一种新的制剂技术往往会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有时候甚至会赋予老产品一个新的生命。医院制剂工作者应该密切关注药物制剂新技术的发展,在制剂的研发与生产中不断采用新的制剂技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产品质量。
对于中药制剂,优势明显且已可产业化的有超微粉碎、动态逆流循环提取浓缩、微波提取浓缩、超声提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吸附澄清、超滤和纳滤、喷雾干燥、冷冻干燥、微波干燥灭菌、中药防潮薄膜包衣等新技术。
难溶性药物一般存在体外溶出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如采用固体分散、包合、自微乳化、纳米结品等技术可显著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提高溶出速率和生物利用度。这些技术各有特点,各有其适用范围,在实际应用时一定要根据不同药物的理化性质和最终剂型采取不同的载体材料和不同的制剂技术,这往往需要通过大量的试验来选择。
3.2 关注药剂学研究热点,研发制剂新剂型
据统计,全世界新的制剂释药系统的销售额已占整个医药市场的10%以上,并且正在以每年20%以上的速率增长,而我国新的制剂释药系统的销售额在国内整个医药市场的份额不足5%。因此,关注药剂学研究热点,研发新剂型,不仅能增强现有药物的疗效,降低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用药/帧应性,而且必将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目前,在国外最为惹眼的就是口腔崩解片。1996年,全球口腔速崩片的销售额仅2亿美元,预计至2010年全球口腔速崩片销售总额可达80亿美元。近年来,已上市的品种有氯雷他定口腔速崩片、奥氮平口腔速崩片、利培酮口腔速崩片等。
口服缓控释制剂由于研发风险小、投入少、利润高、技术较为成熟,仍是目前新剂型研究的热点,如卡马西平控释胶囊、达非那新缓释片等。值得一提的是肠溶微丸和缓释微丸型胶囊,由于其制备工艺简单、释药重现性好等优点而备受医师和患者青睐。缓释微丸压制片由于分割后仍能保持原来的控释性质,可掰开服用,从而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剂量方案。医院制剂室在这一领域应该可以大有作为。
长效、靶向注射剂的开花结果尤其引人注目。如注射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可以显著降低两性霉素B的肾毒性,提高活性作用;前列地尔脂质微球注射液,可以大大减少前列地尔(半衰期只有3—5min)的肺灭活,乳滴可在病变处聚集,继而维持12--24h缓慢释放药物,病变处药物浓度可达到普通制剂的10--20倍。随着高压匀质机和高压微射流纳米分散仪等的问世,目前,在医院制剂室生产脂质体、载药脂质乳剂等长效、靶向制剂已不再存在难以逾越的瓶颈。
3.3 研发新的复方制剂
在新结构化学药物研发日渐捉襟见肘而释药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复方制剂的研发也已成为医药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目前,新上市的复方制剂有缬沙坦氢氯噻嗪、氯沙坦钾氢氯噻嗪、阿托伐他汀钙氨氯地平等,分别在各自的治疗领域里大放异彩,
3.4 紧密结合临床,研发特色制剂
医师为开展某项医疗新技术,往往需要一种特色制剂,如当眼科开展角膜移植时,他们向制剂室提出要配制环孢素滴眼液,以防治角膜移植术后发生的排斥反应。因此,环孢素滴眼液最初就是在部分医院制剂室首先配制的,临床应用十几年后,2007年才由华北制药厂研发上市。
关注国外最新进展,关注新的给药途径,研发特色制剂,往往还可以为临床开辟一种新的治疗技术与方法。如硝酸甘油软膏,1999年在澳大利亚批准上市(国内至今尚未上市),临床局部外用治疗肛裂、痔疮疗效显著,可以替代手术疗法。某医院为此在国内率先进行研究,并成功用于临床且深受医师和患者的欢迎。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特色制剂会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而有些特色制剂由于用量较小,经济效益不显著,但却可促进特色专科的发展。如很多医院的皮肤科往往依靠的就是本院研发的特色制剂,即使它经济效益一般,但亦会产生显著的应用价值和社会效益,会显著提高药学学科在医院的学术地位,体现药师的价值。因此,医院药学工作者应关注国内、外药物治疗的新进展,紧密结合临床,与临床医师共同研发临床急需的特色制剂。这也是医院制剂室为什么不能被制药企业所完全替代的重要原因。
3.5 针对难治性疾病,研发中药制剂
对于一些西医和化学药物尚无很好治疗办法的疾病,比如肾病综合征、慢性结肠炎、痛风、股骨头坏死、脂肪肝等,中药常常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我院生产的治疗慢性结肠炎的肠得安胶囊在临床大受欢迎,北京某诊所制剂室生产的专治股骨头坏死的中药制剂令该诊所门庭若市,南京某医院生产的肾病系列制剂更是闻名遐迩,其不仅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是让该院的肾病学科成为翘楚。
祖国的传统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制剂室应该与临床医师一起充分研究挖掘我们的传统古方和经典验方,开发对于难治性疾病确有疗效的中药制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2008年1月颁布的《中药注册管理补充规定》对于医院开发中药制剂非常有利,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政策所给予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中药制剂。
此外,随着中药制剂技术的发展,制剂室还应该加强中药制剂的二次开发,采用新工艺、研制新剂型,改变中药“粗、大、黑”的面貌,这也是制剂室自我谋求发展的很好的方向。
3.6 军队医院还要关注军事特需制剂的研发
对于军队医院,还要关注军事特需制剂的研发,如高原用防晒制剂、濒海训练用防水型防晒制剂、防蚊虫叮咬的长效驱蚊霜、抗晕制剂、快速止血剂、防治海水浸泡伤制剂等。这些特需制剂不仅具有很高的军事价值,而且也具有很高的民用价值。如美军40年前研制的避蚊胺,持续避蚊时间近6h,一开始只是为了军事用途,现在大多数民用的驱蚊产品均含有避蚊胺,全球每年使用超过了2亿人次。
4 结语
当前,国家对医院制剂设置了更高的门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国家的严格管理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正确的,将促进医院制剂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目前医院外购药品的利润已不足15%,将来可能会更低,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临床疾病谱的变化,患者对临床医疗提出了更多更新更高的需求。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制剂室更有它存在的必要性,并且对于医院的发展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因此可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只要我们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积极稳妥前瞻的发展策略,具有清晰科学可行的研发思路,培养一个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特别是要建立一支拥有较强创新性、能动性的研发团队,关注医院制剂和新药注册、制剂生产和管理的新政策,跟踪国内、外药剂学和药物治疗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掌握国内、外新药研发与上市动态,根据患者需求,紧密结合临床,与医师通力协作,或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采用新技术,开发新剂型和新制剂,医院制剂室必将走出困境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继而做大做强,有力促进医院药学学科的整体发展,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提升医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没有制剂室的小型医院也可依托大型医院的制剂室,进行研发和委托生产。目前可以认为,医院制剂的研发与生产依然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黄立峰,宋洪涛.目前形势下医院制剂在大型军队医院中的存在与发展[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6,22(1):77.
[2]方建国.医院制剂再注册后的发展方向[J].中国药房,2008,19(1):31.
[3]侯惠民.新给药系统的工程化——新制剂及制造装置[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7,38(3):146.
[4]郭涛,程卯生,陈兴华,等.药物研究与开发[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52.
[5]周建平,霍美蓉.现代药剂学研究新进展[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7,38(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