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中收购“悍马”的冷观察


“悍马”收购案:豪赌,还是炒作?

黄文平

(浙江财经学院经贸学院 杭州 310018)

    四川腾中重工收购悍马,笔者根据各方面的资料分析,得出如下推断:腾中收购悍马,可能出于如下两方面的意图:其一,是豪赌。反正不花自己的钱,失败了也不打紧。通用的悍马品牌固然很不错,但在目前经济危机以及未来高油价的格局下,油老虎的悍马不符合未来汽车业的发展趋势,如果不进行大规模的技术创新,悍马早晚都是死马。腾中抓住通用破产、急于出售的时刻,机会虽然拿捏的很好,但腾中未必有超凡的能力将“死马变活马”。其二,纯粹的炒作。目前不少人或者企业,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借助媒体,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然后获得政府在土地、税收、资本运作、上市、甚至洗钱等各方面的好处。腾中收购悍马,目前还仅仅停留在协议阶段,即使收购不成,也名声在外了。

腾中收购悍马,笔者以为下列几个反面需要我们思索:

1.企业产品虽有一定程度的互补,但缺乏优势支撑的多样化很难成功。腾中的优势领域是在道桥构件、建筑机械、新能源、石化设备、特种车辆等,虽然腾中也涉足汽车业,但那基本上都是特种车辆,与普通的乘用车无关。在乘用车(包括越野车)领域,腾中是一片空白。

一个从没涉足的陌生领域,腾中为什么要去拓展?多样化经营可能是其中一个答案。你可以说腾中的行动是勇于创新。问题是,中国企业的多样化,成功的例子并不多见,失败的例子到比比皆是!

   在机械行业,腾中重工是一个注册资金3亿元,拥有800名员工的名不经传的企业,2008年总共缴纳1105万元的税收。如果不是此次的悍马收购案,估计四川也没几人知道腾中重工的名字,更不用说全国了。按此腾中的情况推算,它的现金流和资本额远不足以支付收购悍马所需要的2─5亿美元。按惯常的方法,腾中的收购将采取“高负债筹资”的资本运作模式。仔细考察腾中重工的历史,就会发现,腾中的老板李炎,即华通投资的董事长,确实是一个资本运作的高手!所谓资本运作,就白了就是利用法律法规和各种复杂关系,采取四两拨千金的方式,从银行和股东身上套取大量资金的“空手套白狼”。黄光裕、顾维军,都是资本运作高手!(正规的资本运作当然没有问题,遗憾的是,国内相当数量的资本运作采取的都是违规操纵)。据媒体报道,与腾中同属华通系的兄弟公司旭光科技正准备在香港上市,在2009年6月12日之前确定招股价格。业内人士不禁猜测,“腾中收购悍马的用意很可能是籍此期望刺激资本市场。”

     根据目前笔者了解到的情况,腾中重工收购的只是一个“壳”,说得动听点就是悍马的品牌。但通用“悍马”的研发机构、零部件生产都留在美国,腾中要为美国研发、生产、市场部门保留3000多个工作岗位,是腾中本土员工的4倍左右。要知道,美国工人的工资每小时70~80美元,美国工会更是出了名的为工人福利着想。腾中在悍马的研发、生产、市场中心转移到中国之前,需要为悍马源源不断的输血。如果腾中的收购和后续支持资金,完全来源于企业自身的积累,那么收购后经营的成功或失败,都没有关系。经营的好,腾中腾飞;经营失败,腾中破产。问题是,如果腾中的收购和后续支持资金,大部分或者说全部来源于国内金融机构的话,我们就得警惕了。搞不好,腾中收购,全体国民买单!

2.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

   中国目前已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但是,快速发展的汽车业,并不意味着高油耗、高污染的越野车,会有一个光明的发展前景。从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观察,科技创新需要一个长时间的积累过程,而矿产资源的大量开发和利用,导致日益严重的稀缺性,这意味着未来越来越高的石油价格。尽管中国经济仍处于快速发展中,但面临着日益严厉的国际和国内保护环境的压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将成为主流。而悍马的引进和生产,与此趋势背道而驰!

   在金融危机下,为什么日本和韩国的汽车巨头大部分安然无事,而美国的通用倒下了。这与美国汽车在设计、制造方面不重视节能、环保,有很大的关系。我们现在的思维还停留在上个世纪,以为有钱,就可以污染环境,就可以随心所欲。目前,节能、环保、新能源开发,已成国际瞩目的焦点。日本汽车就已经在汽车的节能、新能源开发方面,取得了领先的水平。反观国内汽车业,在新能源开发、节能、环保方面,已经和日本、韩国拉开了距离。中国的汽车产业政策,没有一个前瞻性的目标,政策多变(一会儿限制小排量汽车的生产,一会儿又鼓励小排量汽车的生产),总是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重复其他国家走过的路。难以超越日本、韩国的汽车水平。

   毫无疑问,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但发展思路却各有千秋:从汽柴油效率提升、汽电双模、纯电动到燃料电池汽车,各汽车生产国的着力点都不同:德国及韩国着重于柴油性能的提升,日本努力于纯电动及燃料电池汽车的开发,中国的主力摆在汽电双模的发展,而美国短期仍着重在汽油效率的提升及电动汽车上。

目前,中央政府已经认识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如果政府不在新能源开发、节能减排和环保方面提供政策性支持和引导,未来中国的汽车业,在日、韩、欧、美等国的强力竞争下,将没有还手之力。

3.为什么通用悍马的出售,美国官民的立场惊人一致?

   自从二战以来,美国把英国拉下世界霸主的位置,冷战争霸中搞垮前苏联,以“广场协议”之力让日本失落10年,由此可见,在历次事件或危机中,美国似乎都没吃什么亏。即使2008年的次贷危机,对美国而言,也远没有到伤筋动骨的地步!

   从历史经验看,和美国人打交道,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军事,能够占便宜的时候,还真不多见。政治方面,一个《与台湾关系法》,就吃了两岸半个世纪,而且还会继续吃下去。前苏联的瓦解,东欧巨变,美国人也是劳苦功高。经济方面,一个广场协议硬是让日本失落了10年,以及通过军备竞赛从经济上拖垮前苏联。可以看出,按美国人的秉性,愿意出售悍马,就说明了悍马肯定不会是个什么好东西,或者就是一垃圾资产,否则的话,通用为何不留下自己用?再说了,也就几亿美元,通用即使再不济,也不差这几个钱。几年前中石油收购美国的尤尼科,美国国会愣是没让通过。按理说,中石油的出价,应该非常优惠了,但人家就是不卖。

    奉告国人一句,别太把自己当回事了,以为有了几个钱,就到处收购。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别人是不会卖给你的。近期中铝收购力拓失败,又是一例。即使美国处于风暴中心,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更何况别人不但没有死,而且仍然是规则的制订者。别以为美国到处借钱,就认为美国不行了。美国人想要玩死其他人,那还不是小菜一碟!

4.汽车大国日本和韩国,为何缺席“悍马”的收购?

   悍马收购案中,有个很奇怪的事情,就是一向精明到极致的日本和韩国汽车商,对收购悍马没有丝毫的兴趣。另外,国内众多的汽车制造商,也很少显露出大的兴趣,反倒是行业外行的腾中重工出手了。是无知者无畏,还是另有隐情?有媒体披露,腾中重工出手,是为华通系其他企业海外上市进行的炒作。不管收购的目的如何,收购时付出的真金白银,应该不会有假。

    在此次经济危机中,美国银行业和汽车业收到很大的冲击。汽车业的破产、并购频传,谁能转型成功,便能奠定未来胜出的基础。经济危机的爆发,加速了全球汽车业的转型、升级,谁能占领未来技术的制高点,谁就能独领风骚。从日韩的行动观察,民用“悍马”未来的前景确实不容乐观(军用悍马的发展,与此完全无关)。

    事实胜于雄辩。腾中收购通用“悍马”,孰是孰非,我们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