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者篇文章之前!我想声明一点。在读文章的时候,大家可能会很不习惯。因为这更像是80后中学生在完成一篇中学作文。
证券市场的改革大概六七次了!来来回回,反反复复!可以想象证监会还有其他相关政府部门也很难。要照顾各方面的利益!像什么国有企业融资,证券市场的平稳......股民的利益。所以证券监管部门在这样的环境下顾虑重重,只能一次又一次的以渐进式改革的方式来回避实际问题。
中国的股市的出现和美国这样的国家不一样。中国股市存在的原因可以用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词汇来形容——“国有企业脱困”!90后的人可能已经不知道这个词语了。十八年后的今天股市还是“国有企业脱困”的重要工具!如果不相信你看看中国铁建就知道了。所以在中国股市上市的公司大部分是竞争优势不明显得公司,甚至是除了大量的员工以外没有任何竞争优势的公司。有竞争优势的公司没有必要脱困。在这样的历史使命和市场定位下:对于发行制度的改革,避免过高的溢价发行就无从谈起了。因为一个理性的思维就是当一个企业面对困境的时候很希望能够尽可能多的融得资金。
我能够理解政府部门这样的行为。说一句好长时间没有说的一句话:社会主义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掌握着中国经济的命脉。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体现(中学时期政治课是我提高总分得重要砝码)。我希望自己能够在股市上挣到钱,但是我也希望那些企业能够强大起来。因为这就像一家不好的公司在涅磐之后会给投资人带来丰厚的回报一样!
但是面对现在的股市!政府部门的这种做法只能是一种短期行为。没有什么能够欺骗群众——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在现在人民群众的思想已经有了非常深刻变化。人们的理财意识已经不断强化,在面对同样的公司,不同的价格的时候,人们会看到这样的不公平。最后放弃这样的市场。所以要想实现企业更好的融资就必须实现股民的利益。只有这样才是实现证券市场繁荣的根本之路。这要比展厅发行新股更加有效。
但是,不论是创业板还是主板的改革都让我很失望。步履蹒跚的改革,很大程度上像一盆凉水一样熄灭的对证券市场热情。甚至让我又推出的想法。我想有这样想法的人应该不是只有我一个。
步履蹒跚的改革,不会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