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中国手机能否活得过来?!


    国产手机在2007年分化为两个不同的阵营:传统的老品牌如波导、夏新、联想等再次陷入亏损泥潭,而一度游击作战的部分三线、四线品牌却异军突起获得重生,像天语、金立、长虹等品牌的表现可圈可点。

    2007年下半年以来,长虹、金立、天语、步步高等品牌在一些细分市场上的表现颇为抢眼。比如步步高转做学习手机,宇阳做农民手机,天时达、万利达、金立做音乐手机,恒基伟业做隐私手机。它们既具有品牌运作能力,又具备灵活的运作成本和速度,以及有效的渠道政策,都为其获得了不错的销量。据武巍观察,金立通信2007年利润已达到3亿元左右。

    那么2008年,国产手机能否重拾河山?万明坚甚至乐观地对媒体表态:“2008年将是国产手机集中爆发的一年。不排除某些洋品牌主动退出或放弃。” 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从政策面上,国家发改委已经取消了手机牌照的核准制,更多的手机生产商将涌入,备受争议的“黑手机”也有可能由暗转明,必将加速行业洗牌的速度。而倍受期待的苹果iPhone、Google的Gphone等也正伺机而动。对于国产手机来说,分析者认为,2008年的机会一是农村市场,二是3G。

    这并不是一场完全“清零”的重新竞争,所谓“与国外品牌处于同一条起跑线上”的想法也并不现实。毕竟,应用技术的缺乏、市场推广经验不足以及较低品牌信誉度,这些方面的差距是无法一蹴而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