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申请破产保护——美国政府是最大赢家
关键词:通用汽车 破产保护 战略投资 奥巴马
通用汽车公司终于拨开了一切迷雾,进入到申请破产保护程序。
虽然所有人都见证通用走到申请破产保护这一步,但国内外媒体依然哗然。
各方专业人士纷纷针对此事件发表自己的评论,有的为这个“百年老店”在风烛残年,并以此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而扼腕叹息甚至伤感——貌似多情;有的忙不迭地为这一历史上最大的破产案进行专业分析与评论——煞是无情。不管是多情还是无情,似乎每个人都希望跟这样在历史上第三大破产案扯上点关系。
不同的人为通用走上末路提供了不同的解读。似乎他们比所有当事人都看得更清楚、更透彻,看得更远,比如从自信到自大,从作风稳健到因循守旧,似乎只有一步之遥,“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然后再提对中国汽车工业的机会与挑战。每个人都成了救世主,都成了足智多谋的卧龙凤雏。每个人都想郑重其事而又不需要负责任地说上几句。似乎每个人都是比谁都明白的上帝。
比如新华社记者李安定就导致通用汽车申请破产保护的原因归纳出三点:一是高出对手70%的劳务成本以及庞大的退休员工包袱日益不堪重负;二是始料不及的金融海啸,让押宝华尔街,从资本市场获得投资以度过难关的企望成为泡影;三是新能源、新技术的开发费用庞大,却没有形成产品竞争力;再加上大限已到,整改无望,破产保护这一天终于来了。
相信每个人都不是哗众取宠,而是出于负责任的态度去发表自己的言论。
在分析评论者看来,当初的一切美誉和光环都成为虚名,不管是财富500强中的排座次,还是在汽车展上的风光与招摇,都成为通用这样的大公司自掘坟墓的行为。
但无论如何,我们需要面对通用的申请破产保护这一事件,也没有必要对克莱斯勒及通用汽车的申请破产保护而有太多的悲天悯人之情。
但在本人从这些言论中总是感觉到某种近乎有些幸灾乐祸。面对一个人的过世,每个人都想发表一些见解、对其进行盖棺定论。我们之所以自认为有资格评点别人,那些已经就木的人,核心是因为我们还能苟且偷生。
——这似乎是人的通病。挡也挡不住的。
又似乎本人也难以免俗。
但本人的观点与别人的相比,还是略微有所不同的。
本人认为,其实通用并没有死,克莱斯勒也没有死,当然,紧跟着的福特也未必会死。
不管是美国政府还是奥巴马,怎么能让汽车产业倒掉呢?
美国政府与汽车行业的谈判的过程就颇为耐人寻味。美国政府救市注资行为更像是风险投资商或者战略投资者在投资项目的选择与介入条件。
现在的事态发展,无非是奥巴马政府对美国的汽车工业动大手术、进行整改而已,即使是国有化也是暂时的,美国政府不会长期做美国汽车行业的幕后老大。
借用央视沈竹在5月11日《今日观察》中针对克莱斯勒事件的说法:
克莱斯勒走到破产重组这一步,也不是说一天就到这一步的。它经历了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就是各方利益博弈的过程,它是在一波三折的过程中,最后达到这个结果。第一波,去年年底的时候,整个美国汽车行业受到金融危机的袭击,导致了整个汽车行业现金流的危机,政府拿出174亿的现金支持,克莱斯勒拿到了40亿,剩下的130亿给通用,但是不能够填补这个窟窿。所以它们要求提高到216亿的支持,但是遭到奥巴马政府的拒绝。这是它的第一个波折;第二次是奥巴马政府拿出了第二套方案,就是跟债权人来谈,我欠你的69亿钱,我给你22%的现金,5%的股权,让你退出,你同不同意?债权人当然不同意,他们本身是80%多的股权,凭什么拿到这么少,哪怕牺牲,我也要最后搏得我的利益,在利益面前,奥巴马政府又一次遇到了一个波折,这是第二个波折;那最后一个波折,就是政府退一步,给你增加2.5亿,到达22.5亿的现金,5%的股权,最后,这个又没有达成协议。4月30号完全破裂,从此把克莱斯勒推向了破产重组的境地。
业内对美国汽车行业的前途已经到了无比暗淡的程度,比如本人很敬仰的中欧商学院的许小年教授也说,美国的汽车工业全军覆没,是非常有可能的,美国人基本上是要退出这个行业了。
美国政府与其是一个国家,倒不如说是一个以经济为唯一目标的利益集团,美国的历任总统都具有敏锐的商业头脑和战略思维,从60年前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并在战后重建国际新秩序,到6个月前的G20峰会并在其后带头进行贸易保护。都是美国政府在谋求最大的投资回报,而且事后也都印证了其丰厚的回报。
汽车产业对奥巴马政府具有战略意义,至少可以收到一石三鸟的效果:
首先是帮助他解决劳动就业的问题,实现他上台伊始就在提高就业率方面对选民许下的诺言,树立并强化其亲民形象;其次是帮助他甩掉“油耗子”的包袱的问题,执行他的新能源政策的试验田;第三是在“百日新政”之后继续烧他那几把火,当然弄好了就会在行业标准上继续引领汽车工业的未来。毕竟百公里蚝油6升多是每个有车的美国人的梦想。
美国不会让汽车产业破产。即使申请破产保护,也仅仅是保护投资人的利益。
奥巴马在上台前表示,“如果我当选总统,我会立刻与三大汽车公司的代表、包括联合汽车工会的代表进行会谈,尽快草拟一个平衡各方利益,同时让美国汽车以最快的速度恢复元气的战略方案。”奥巴马在5月下旬说,他希望重组后的通用与克莱斯勒“更小、更强,更有竞争力”。
美国政府不是慈善机构,更不是老牌公司的保姆,这从其漠视雷曼兄弟等机构的破产,将AIG收归国有、给商业银行注资,将其国有化等事件就足以证明这一点,当然,更有力的证据是其在中国加入WTO之后,逼迫中国最大幅度地开放市场,干涉中国的内政与人权等问题,指责中国的汇率政策制订机制,并得到其切实的利益的行径。
2009年5月23日,奥巴马政府正准备于下周让通用汽车申请破产保护,并计划向通用汽车提供数百亿美元的公共融资。美国政府此前暗示,计划持有重组后通用汽车50%的股份,而且还可能获得任命该公司董事的权利,就像对克莱斯勒一样。美国政府有权任命克莱斯勒9位董事中的4位。
奥巴马政府先前表示,如果克莱斯勒能在最后期限到来时拿出获得上述各方支持的重组方案,同时说明成本构成能给公司带来一线生机,政府将在原先40亿美元贷款基础上向克莱斯勒再注资60亿美元。
通用破产,谁输谁赢方面,有人说,其输家包括(1)通用公司员工、经销商和零件供应商。通用打算在2010年底前将现有6万雇员裁减至3 .8万人,在美国削减约2300家经销商,约占本土经销商总数的40%。(2)工会。为了公司不至垮掉,工会在谈判中做出很大让步,放弃不少权利。(3)纳税人。为挽救通用,美国政府已提供200亿美元,未来可能还将花费300亿美元。纵然通用重组后能存活下来,依然将面临无数问题。债权人并非最大输家。最大输家为通用股东。通用股东在公司重组后将只拥有新公司1%的股权。
而赢家包括(1)外国车商。通用申请破产,它的海外竞争对手将成为最大赢家。尤其是日本丰田汽车和本田汽车。(2)债券持有人。一些以低价购买了通用公司债券的债主可能受益。(3)律师。破产保护中充满各种程序,这些都需要律师参与,绝对能大赚一笔。
在本人看来,美国政府应该是通用申请破产保护案中最大的赢家。
虽然数万人暂时工作无着落,虽然工会的胃口被限定了许多,但与在通用的话语权相比,与国家在未来层面的新能源战略相比,区区500亿美元的投入简直是太划算的一比投资。毕竟通用的股价已经受到金融危机、汽车行业,以及其自身的因素的拖累,已经降到了70美分/股,无论从哪种投资理论而言,这都是抄了一个大底,就等着分拆与新能源战略的指导下的触底反弹了。
在政府主导下,通用势必要经过拆分、瘦身,并在方向上发生重大转变,而这个改变是沿着奥巴马政府指定的方向进行的,美国更像是战略投资者而非股权投资者。
这对于外行是很重要的,或许确如霍德明所说奥巴马“新手上路,请多关照”。但其更具有超远的战略眼光,更适合做战略投资者。
作为战略投资者切忌贪婪,要抓住时机,不要一切都想去操控。另外更像是以政府的名义的定向投资行为。他知道每一分钱都花在什么地方,买了什么东西,而且这种投资是理性的。不管是选择行业、选择介入的企业与选择进入的时机,选择参与的方式,以及在谈判中所体现的专业进退,都很值得我们学习,特别是搞投资的人,从政的人。
——这些对中国的政客与投资人都是很生动的一课。
贾春宝
2009年6月2日星期二
电话:13269258122,89581930
MSN: [email protected]
QQ:469063961
价值中国网个人空间: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原创外汇评论主页:http://blog.hexun.com/chunbao/default.html
附一、通用进入破产保护事件的主要历程 :
1 2008年11月18日 通用急筹现金,2.3亿美元出售其持有的全部铃木股份
2 2008年12月4日 通用欲出售悍马和萨博,未来将专注于核心品牌的建设
3 2008年12月25日 23日晚,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关闭了历史最悠久的SUV工厂
4 2009年1月22日 通用08年全球销量总计840万辆,下降11%,丢失世界第一
5 2009年2月18日 通用17日重组计划披露,再寻166亿美元救助资金
6 2009年2月21日 通用旗下瑞典萨博汽车申请破产保护,向瑞典政府求助
7 2009年3月9日 通用表示愿意通过30亿欧元注资和产品项目计划振兴欧宝
8 2009年3月30日 通用证实瓦格纳CEO辞职,已指定韩德胜接替工作
9 2009年4月4日 通用欧洲部门亟待救助,寄望国家财务支持
10 2009年4月14日 美国政府要求通用汽车公司为申请破产做好必要准备
11 2009年4月25日 美国财政部再向通用提供20亿美元贷款作为营运资本
12 2009年4月28日 通用宣布抛弃具有83年历史的著名汽车品牌庞蒂亚克
13 2009年5月09日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今年第一季度净亏损高达60亿美元。
14 2009年5月15日 通用将于今年底前停产雪佛兰和凯迪拉克品牌的5款车型
15 2009年5月26日 德国经济和技术部长不满3份欧宝竞购方案 力促通用破产
附二、通用汽车的成长历程
1908年9月16日 通用成立——通用汽车公司是由威廉·杜兰特于1908年9月组建起来的。10月,别克(Buick)加入通用,随后奥兹莫比尔(Oldsmobile)也并入通用汽车
1912年 技术革命 ——1912年,凯迪拉克成为第一家在汽车中装备电子起动、照明和点火装置的公司
1923年 多品牌战略 ——斯隆成为通用总裁以后,在119世纪20年代,公司确定了五个核心品牌:别克、雪佛兰、奥兹莫比尔、凯迪拉克、庞帝克。斯隆担任通用董事长一直持续到1956年
1925年 全球扩张——通用汽车收购了英国汽车制作商沃克斯豪尔,同时通用开始了在德国、法国、阿根廷和巴西的扩张
1929年 购买欧宝——美国GM通用汽车买下了德国欧宝汽车公司80%的股票,OPEL则开办了汽车保险与汽车分期付款的业务
1937年2月11日 工人罢工——通用汽车公司与罢工工人签署协议,满足了工人们的大多数要求,结束了这次静坐罢工
1942年 世界大战——像其他美国汽车制造商一样,在二战期间通用停止生产民用车辆
1948年 首创尾翼设计——设计师哈雷再次为凯迪拉克推出一款突破性车型,具有圆润造型的引擎
1954年 市场垄断者——通用占据了美国汽车市场54%的销量...[详细]
1959年 新时代—— Bill Mitchell担任通用公司新的副总裁兼设计主管,那个时期车的风格比较犀利
1962年 仍然垄断市场——通用汽车的市场占有量保持51%.
1964年 开创奢侈车时代——庞蒂亚克推出了GTO型跑车,这款车配备了大排量的V8.
1965年 汽车安全遭质疑——内德发表了著名的《任何速度都不安全》文章,指出汽车缺陷是导致交通肇事的主要原因。并通过揭露通用汽车公司计划生产的“Corvair”汽车在安全措施与防污染设备上存在的问题
1975年 控制汽车废气排放——美国对汽车的废气排放进行极其严格的限制,通用第一个响应
1977年 汽车竞争加剧——消费者开始喜欢以日本为代表的小型汽车,而通用生产的汽车都比较大,通用的市场占有份额慢慢的下降
1980年 市场份额下降——公司的市场份额从45%下降到35%
1985年 反思——通用与丰田联营的公司新联合汽车制造厂,这家联合汽车制造厂生产的“新星”牌汽车在美国十分畅销
1989年 收购萨博——公司开始着重拓展欧洲市场,收购了萨博等品牌
1990 劳资纠纷—— 10月,鲍伯·斯坦普尔出任通用汽车董事长后的几个月,签下了通用汽车最高昂的劳工协议,这份协议甚至承诺给解雇员工3年工资...[详细]
1995年 管理变革 ——史密斯成为通用负责人以后,试图改变通用的管理和经营思路 1996年 尝试电动车
1996年通用公司推出了革命性的EV1电动汽车
1998年 劳工问题 ——通用的工人就福利和薪资问题罢工了七个星期
1999年 通用将越野车悍马品牌收入囊中
2002年 SUV大卖——通用在凯迪拉克等品牌中持续的投入生产SUV,取得骄人成绩
2008年10月 寻求援助——2008年11月18日通用CEO瓦格纳等同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UAW)的负责人一起在参院银行住房城市委员会的听证会作证,试图求得政府的资金帮助...
2009年6月1日,通用宣布破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