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北京第14例患者何某,回国前夕,其美国房东和一位室友曾出现流感样症状,但何某在入境填报健康卡时隐瞒了这一情况。5月31日到京后,患者并未立即返回家乡,逗留期间在宾馆住宿。6月1日出现症状后,患者未及时就诊或自我隔离观察,仅向宾馆前台索要了“白加黑”、VC银翘片等药物。当天中午,患者约同学在烤鸭店就餐。2日,患者从牡丹园站乘10号线地铁至亮马桥站,前往美国大使馆办理签证;之后前往邮局并乘出租车返回宾馆。2日晚上,患者约了4个朋友聚餐。其间,患者5次乘出租车,均未留票据。
在广大公众的心目中,感染上甲型流感再到处闲逛,最多只能对他作道义上的谴责,比如此前北京的第2例甲流患者吕某某,有关部门并没有对他采取行政警告措施,更多的是道义的谴责,网民甚至给他取名“吕传传”。
相比之下,何某不仅被网民取名“何逛逛”,还遭受了行政警告处罚。是否对何某的处罚过于严厉了呢?并非如此。按照北京市卫生局新闻发言人邓小虹的解释,包括吕某某在内的北京前两例患者显然在入境时不知道自己的病情,因此北京市卫生局不会追究他们的责任。但是从5月15日开始,北京市开始向每位入境旅客发放防控流感的手册,提醒入境人员详细填写个人相关信息,以及如实填报健康申报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