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 女人 男女人 女男人和由此产生的男女第三种关系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男人、女人的思考,因为我们这个社会在我看来已经不再只有男人、女人两个性别角色,而是至少出现了男人、女人、女男人、男女人四种角色,而我们传统文化中仍然以“非男即女”的二元论角色来分辨国人的性别,这就造成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趋势的不协调,造成男女的心里冲突,由是,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男女关系处于混乱和混沌之中。

    我未曾深入研究过西方的男女关系,只知道他们那里女权主义运动如火如荼,包括女性地位的大幅度提高、女人帮也在世界各地兴起,这些都是道听途说,我们暂且搁置不去议论。就只有以东方中国的为基准来进行一些探讨中国男女关系的方向。
    中国的文化自古以来就认为,这个世界本质上只有两种人,那就是男人和女人,男人如同太阳主宰阳气、白昼、光明、阳刚,女人如同月亮主宰阴水、黑夜、黑暗、温柔,从道家角度看,阴是生命实质,阳是生命外气的表现,而孤阴不长、孤阳不生。
    因此中国传统中对于男人和女人的关系定论也就很简单,那就是:按照血缘远近来划分男女关系,按照阴阳平衡的观点来处理男女关系。

    因为我们按照血缘关系来划分,所以男女关系就只有两种---就是只有血缘关系和非血缘关系。
    什么是血缘关系哪?血缘关系就是生我和我生及其由此而衍化的关系;
    什么是非血缘关系是什么?非以血缘关系而论的就是情缘关系,就是以爱我和我爱来划分的关系。
    至于男女第三种关系就是朋缘关系,因为一个共同利益、一个事业来划分是否“同志”,只有在革命战争和红色冲动的年代,是个别的、阶段性的例子,并不具备全局性、广泛性的关系基础,因为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是不鼓励女人去出外抛头露面的,在皇宫贵族界极其反感的就是后宫干政,在百姓家庭中几千年就都是男耕于外、女织于内而自给自足,倡导女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女人想和男人发展朋缘关系似乎就遭到传统文化的抵制乃至鞭挞。

    这样看来,传统中国的男女关系也就十分简单了,就只有两种关系:血缘关系+情缘关系。两者为主体,间或交叉而复杂。所以,自古以来男人一说到女人就是情情爱爱、卿卿我我。

   而现在是什么时代?
    传统的中国社会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而今天的社会建立在机器文明、工业文明、海洋文明的基础上;
    传统的社会主要以力取胜,所以具有足够力气的男人就是生产的主力,于是也是社会的领导力量,在家庭中占据主要地位,无论其个体是多么怯懦,毕竟是一家之长;而现代社会是智巧和技艺、熟练性取胜,所以,无论男人女人,只要能够具有足够的头脑、足够的熟练度(所谓职业素养)就可以胜任工作而平等参与社会,于是男人女人在流水线上基本上是一类性质的平等工作,这种生产上的平等参与逐步衍化到家庭中、社会上,女人似乎越来越要求与男人平等,甚至一些女人比自己男人更加优秀;
    传统社会因为建立在农耕文明和男权至上的基础上,所以传统社会对女性角色的要求就是温柔、贤惠,越是成功的男人越是希望自己的女人温柔娴熟,越是不成功的男人只能放任自己的女人去抛头露面;
    传统社会是按照农耕文明建立的规范和秩序,而今天按照农耕文明组织起来的男女关系基础受到生产方式的挑战,19世纪末期一直延续到今天并且还在进行的中国工业化、机器化、现代化逐步打碎了传统农耕文明的文明基础。
    现代的时代已经变化,国际上各国女权主义的风气也在逐步侵袭进我们的生活,女人已经不需要依靠男性或其家族的供养而生活,她们要平等参与社会,她们已经足以自食其力,她们甚至在家庭中成为家庭政治、经济、社会地位争取的主力,于是我们的世界变化了,这种变化就是:
   我们这个社会在我看来已经不再只有男人、女人两个性别角色,而是至少出现了男人、女人、女男人、男女人四种角色。
   男人仍然是传统的大男人;
   女人依旧是传统的温柔贤淑的小女人;
     ---以上这两个角色似乎并没有变化,而关键是出现了:
    男女人---请注意:男是一个修饰词,女人是其性别本质属性,就是其身上长有女人特有的器官和组织,但是在性别归属和角色自认上她们认为自己可以与男人一样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她们就是我们通常称谓的“女强人”;
    女男人---请注意:女是一个修饰词,男人是其性别的本质属性,就是其身上长有男人的器官,但是其性格、举止已经是典型的“娘娘腔”。

   而我们这个社会确没有明确提出或承认后两种人的出现和存在,一律按照传统农耕社会的惯例,将“男女人”、“女男人”归属到“不男不女”之列。

   说来也是可笑,我的朋友耿XX就属于一个没有认识到“男女人”、“女男人”存在的典型的大男子主义者,他说:我最痛恨一种人,就是女博士了,世界应该划分为三类人,那就是“男人、女人、女博士”三类,女博士简直不是女人---言语间,他已经将女博士归属到“不男不女”之列,满脸的不屑;而我另外一个大姐曾XX确实一个温柔的女人,她却更加鄙薄小沈阳之类的“娘娘腔”--一看到小沈阳出场,她立即换台,看到小沈阳做的汽车广告,她就说--谁坐这种车都是变态鬼,就是男人开这车发了财也是“绿帽子”的料,不屑之情跃然纸上,当然,她也更烦看超级女声的李宇春,说那简直就是一个“不男不女”的怪物,说我们社会如果都是这样流氓气的下一代女孩子,真不知道中国的未来会是什么。

   本质上,我们的文明在重新塑造的过程中,我们社会发展的现实是已经出现了“男人、女人之间的第三类人“男女人”,以及第四类人“女男人”,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
   当然,正视是正视,但凡一个新生事物总是要遭受很多不理解的:
   女男人似乎古代就有,似乎已经不算一个新品种,传统文化已经将其定义为“不是男人的男人”---过去的太监不就是典型的“女男人”吗?过去的连自己女人都看不起的“肉头”角色如房遗爱不就是“女男人”吗,如此说来过去也有,只是偶尔出现;但只有今天这个时代才是大量成批的“女男人”诞生的时代,我们也许多这些家伙要多一些理解就可以了;
   而关键是:我们这个国家、民族似乎在思想上、伦理上、价值观上根本没有作好准备迎接一类、一批新人的到来,那就是大量的“男女人”在女性人群中跳出而加入这个行列,哈,这可能是是这些“男女人”也没有充分心里准备的,因为这些女人的刚强注定要被更加刚强、强大的男人所消化吸收,而在没有遇到比这些“男女人”更加刚强、强大的男人吸收之前,这些“男女人”只能以“剩女”的身份来存在,她们对消化她们的男人提出了更好的要求,而因为她们可能更加优秀、更加美丽、更加具有适应性,于是要想消化她们的男人似乎就必须具有更大的压力乃至成为社会的佼佼者、出类拔萃的人物,那么这些“男女人”才有可能匍匐在这些男人的爱情之中变成“女人”。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武汉女硕士非要按照净资产1000万元去征婚了,因为她自己水平高、心态高,也只有净资产1000万以上的男人所代表的那种出类拔萃是能够征服她心的(我们这个社会10亿人口总共财富总量是100万亿,而其中国家和国有企业就掌握了86万亿元,全国私人居民手中只有14万亿,平均每个公民男女老少都算上的话私人只有1万多元人民币左右,一个净资产超过1000万的人至少已经达到以一当千,自然是优秀分子;如果净资产有1000万,加上还有贷款因素,这个人要控制的财富自然应该在3000到5000万之间甚至达到上亿元,这个人应该属于万中挑一了,自然属于“优秀分子”)。而当然,随着这类女人的增多,男女出现更多的事业伙伴、利益伙伴、合作伙伴、兴趣伙伴、性伙伴的关系机会在增多,这就是由此产生的男女第三种关系。

   于是,我们这个社会就成了:当真正男人难,当真正女人难,当“男女人”更难,只有当“女男人”不难而是很容易,但是却被世俗看不起--心路自然也很难了。当然最难的是谁,就是要消化吸收“男女人”的男人更难。

   多难兴邦,难而后成,那么,我们就索性乐观地看待作难吧,无它,天将降大任于我中华儿女也,只有做够难,我们的中国的男人、女人、“男女人”“女男人”才可能是世界优秀的,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