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号下午,新闻媒体的朋友不断打电话来说杨骏去世了,我不相信,还劝对方不要乱报道。我认为是又一例谣言,因为半个月前才与杨骏通了个电话,还约好过阵子比较空时一起吃个饭。电话中我能感觉得到他很好的精神面貌,谈到信托产品一事,他说找到了比他更好的管理人来管理,还说自己老了做不过现在的年轻人,我问他未来的打算时,他很快就回答说在做PE。
尽管觉得消息不真实,但我还是给周洪兵、但斌等朋友致电证实。真是天妒英才,得知杨骏确实去世的事实,心情无比沉痛。后来手机响不停,都是私募圈朋友的互相转告,大家无不扼腕可惜。
因为协会的工作关系,近年来我与杨骏联系较多,每一次证监会或市政府召开私募基金行业的相关调研或会议,杨骏从来都非常配合,每次都是亲自参加并积极发言,为维护私募基金的权益和推动国内私募基金行业规范发展不留余力。
2007年3月召开第一届私募基金高峰论坛,我邀请他来做投资策略研讨,他欣然接受邀请并正装出席。他帮了我大忙!因为那年大家对私募基金还诚惶诚恐,很多私募人士都不敢出席论坛。关键时刻杨骏捧了我的场,非常感激。
杨骏是敢说真话的人,在很多场合上他对信托型私募基金的弊端直言不讳,他认为中国私募基金的规范发展应该让券商发挥重要的作用。我时常会去请教他问题,杨骏是有问必答。有一次,在他办公室闲聊,我说想办《私募基金》杂志刊物问问他有什么看法,他说国外有一个专门做对冲基金业绩记录的网站可以学习学习,然后跟我说在私募基金的发展中,第三方业绩记录是多么的重要。受他和周洪兵启发,我后来打消了做《私募基金》杂志的念头转而创建了“私募排排网”。
08年汶川震灾,私募圈积极募捐,晓杨投资首期便捐100万(是私募基金业界最多的)。有一次,某监管机构来深圳调研私募基金,杨骏负责接待,在介绍他公司发展情况时,他说他每年拿出公司盈利的20%来做慈善,让公司员工的太太负责寄钱,资助的对象是贫穷地区因家里穷而上不了大学的女孩子。我问,为什么只资助女孩子?他说中国有严重的重男轻女现象,很多贫穷家长只供儿子上大学而让女儿去打工挣钱,很不公平。
。。。 。。。
英年早逝,愿逝者安息!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