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技术和节能措施


节能技术和节能措施     

       一切能量在使用中都有一个传递换热过程,必须伴随着一定能量的损失和能级损失。通常,能量损失于大气和液体中,能质(能级、品位)则由高位降为低位。因此,能源节约除数量上的要求外,还包括对能源质量的节约,珍惜使用能级,最大限度地发挥能源品位的效益。

  随着节能技术的发展,从热工原理上讲,单纯运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的数量观点,已不能满足当前节能工作的要求,还需运用热力学第二定律有效能的能级、质量品位观点,以较少的能量完成较多的功,尽可能提高能的可用性,提高“作功能”(蛹)与“不作功能”(杯)之比(能的品位系数),并利用各种低温余热的回收技术,如热管技术、热源技术、低温吸附技术、低温差发电技术等。由于能源日益紧张,“能源危机”一再出现,节能工作得到极大的重视,行之有效的节能措施和科研成果不断涌现,节能科学技术也正由能源数量的观点转人数量与质量并重的新阶段。

  节能措施因消费部门不同而有所差异。工业部门用能消费达65%以上,是节能的重点;交通运输耗能占5.1%,但主要消耗的是液体燃料,节能的重要性不亚于工业;民用与商业用能比交通运输还大,但热效率普遍较低。

  1.工业节能措施

  (1)加强管理,改进操作,使生产稳定是最大的节能;

  (2)严格控制各种工业锅炉、加热炉(窑)的过剩空气系统,减少排烟热损失和燃料等不完全燃烧损失;

  (3)加强设备与各种热力管道(制冷装置)保温绝热工作,杜绝泄漏现象;

  (4)将余热、余压用于供能、供电、供热;

  (5)采用省能设备、省能新工艺、新能源(远红外、激光、太阳能、地热、超声等)技术实现节能;

  (6)改进输送和储运系统,减少能量损耗;

  (7)积极推广一水多用;以煤代油,以煤代电,节约高品位能源;提高用电功率因数;以煤制气,以煤制成液体燃料代油,既能提高效率,又具有商业竞争条件。

  2.交通运输节能措施

  (1)设计制造轻便型汽车,控制时速,改进路面质量,降低油耗。

  (2)提高油品质量,改进内燃机燃烧系统,使燃料燃烧完全,减少损失。

  (3)以内燃机车、电机车代替蒸汽机车,提高能效;减轻机车及车箱自重,增加载荷,降低比拉力;适当降低比推力,限制一定的航速;改变交通运输方式,如用公共汽车代替小汽车;用火车代替飞机、载重车;集体运送代替个别运送;提高载荷因数,降低车辆、飞机动力强度,可节约能源达10%-15%

  (4)采用低温燃料,如液体甲烷,提高喷筒燃烧温度至1900℃可增加推力3-4倍;采用甲醇与丁烯(催化裂化的附属产品和轻油裂解附属产品)反应生产甲基叔丁基醚(MT-BE),用作汽油、柴油添加剂,生产无铅汽油,可简化高级汽油制备工艺,减少废气中N(灭对环境的污染。

  3.民用与商业用能节约措施

  (1)改革民用及商业用燃料结构,以较先进的流体燃料(气体或液体)代替固体燃料,既提高燃料能级品位,又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2)加强房屋建筑隔热保温措施。

  (3)集中供热、热电结合,以之代替中、小型锅炉,可提高能效,又利于保护环境。

  (4)生产并推广使用节能型家庭和商业用能设备,以产品节能标准化推动节能工作。

  目前,节能工作已在各个用能部门全面开展,节能效果不断增大,节能技术正进人一个更加有效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