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能源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节约能源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它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又是当前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节约能源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节能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二是节能带来的间接经济效益。

  1.节能的直接经济效益

  解决我国能源供需矛盾的途径一是开发能源,二是节约能源。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着眼,节能更为有利。其经济效益的大小取决于投人的人力、物力、财力与所提供能源的多少之比。举例来说,如采取节能途径,使全国能源利用率从30%提高到35%,按年能源消费量6亿吨标煤计算,就可节约相当1.2亿吨原煤(相当于0.86亿吨标煤),但如开发和使用1.2亿吨原煤,则需几百亿元投资,几百亿吨公里运输量,还要增加几十万职工。当然,采取节能措施也要花费一定的资金,但算起来要比开发少得多。因此,节能的经济效益显然大于开发的经济效益。

  从企业使用能源角度看,通过采取节能措施,可以降低产品能源单耗,降低产品成本,从而增加企业的收益。对于能源费用占产品成本比重较高的冶金、化工、石油、建材、电力、交通运输等企业,收到的经济效益将更加显著。

  2.节能的间接经济效益

  节能的间接经济效益也叫节能的国民经济效益,是通常被人们所忽视而比直接经济效益更大的经济效益。拿一个国家来说,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种物资的生产都有一定的比例关系。比例关系恰当时,国民经济效益就大;比例关系失调时,国民经济效益就小。如果能源短缺,能源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如冶金、化工、机械、纺织、交通运输等就不成合理的比例,那么整个国民经济就上不去,国民经济效益会降低;能源短缺越严重,造成的国民经济损失就越大。我国由于能源不足,每年损失1000多亿元产值。据国外有关统计,如果能源不足,缺口1000万吨标准煤,造成的国民经济损失将达80亿美元。有人认为企业节约1kW"h电不过少花0.5元,微不足道。其实,应该从节约1kW•h电引起的相关效益(间接经济效益)去全面衡量。按某市工业产值耗电水平来计算,少1kW•h电将减少4元左右产值,同时相应减少1元左右利润。可见,节约1kW•h电就不是0.5元钱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