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四川地震中的“可乐男孩”薛枭被保送国内财经名府上海财经大学。全国抗震救灾小英雄奥运火炬手、德阳东汽中学女生马小凤被免试保送复旦大学。
看了这消息,觉得真是太多人吃错药。这都哪儿跟哪儿呀?须知道,对于所谓的名人而言,任何事情均具有象征意义t和导向性。无论是可乐男孩也好,救灾小英雄也好,你可以请他去做广告,请他为某种福利机构或文化机构代言。而免试保送名校就大不合适,如果是校长做的这种荒唐决定,这样的校长就该下台!名校之所以成为名校,需要多年的文化积淀。此种涉嫌炒作的作法是对名校的严重玷污。
此类事情不应当发生在一个成熟的、理性的国度,是滑天下之大稽,是太具“中国特色”了。这件事反映了什么问题?
一、中国的学校太浮躁。校园的浮躁由来已久,有多少老师投入了超过三分之一的精力却教书育人?“年高体重”的倒不少,有多少“灵魂的工程师”真正可以称得起德高望重?偌大校园,竟然放不下一张宁静的书桌!不少学生在琢磨着创业,兼职,这无可厚非,既可以提高才干又能减轻双亲负担,但t务必要学业为主。而许多教师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人在讲台上,心已经神游了,惦记着课外补习收入,惦记着如何经商。我们这个社会还没有非得用“高尚”去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只是要求他们尽职。八小时之外是野兽都没关系!当前中国社会的“泛娱乐化”几乎无孔不入,连学校也耐不住寂寞。看看两所名校招收“名人保送生”的动机何在?上述两所高校的领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学校看重的是两位小英雄面对艰难时局时的乐观精神。矫情,无耻!不就是借题炒作吗?学校已经被当成企业来运营了,校长也该称为CEO了。由此,我想危言耸听一下:完蛋了,中国已经没有净土了!怎么呢,学校被称为净土,象牙塔,现在已是充满了铜臭。再看那四大皆空的佛门,少林寺要上市,而最近网上又再现了和尚出写真。哈哈,大同世界不远矣。
二、没规矩,或有了规矩也不守规矩。招生本来应当是有标准的,就是分数线。分数线已经给予学校一定的操作空间,因为除了科目分数这一相对客观的标准之外,还可以有这类那类的加分。这样的操作空间显然不能满足某些校领导展示个人领导艺术和魅力的需求。嗯,得破例,只有破例方显魄力。我们提倡民主,而许多领导骨子里喜欢专制独裁。台上一套台下一套,明里一套暗里一套。婊子当然要当,牌坊也不得不立。关系因此而复杂,人生因此而精彩。利用权力打破常规一定是很有快感的,我没权力,所以只能想象一下,充满期待。
三、不计后果。学校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校领导的责任是加强师资力量,完善教学设施,建立良好的学风,倡导以天下为已任的精神。现在倒好,他们竟然放下这些重要事情不做,转而参与炒作,这明显是取巧行为,是对自己的不尊重,对职业的不尊重。他们给自己的学生树立了不良的榜样。即使是对可乐男孩也是不负责任的,可乐男孩应该有自己的生活轨迹,这种破格录取实际上也是一种毒药,本来脚踏实地的人格猝不及防地被悬空拎起来。表象辉煌,实质悲哀。
有人可能会说,这不过是市场化的表现嘛,也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如果学校真的完全市场化那倒是件好事,市场化其实是最讲规则的。只可惜我们现在的机构正沿着可怕的轨迹运行,是庸俗市场化。在这样的行为中,我们看不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充斥耳目的是恰恰是令人生厌的媚俗和小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