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高考距离我已经十多年了,但是每每想起,还觉得记忆犹新。这些年来,一些家庭不把高考作为孩子的惟一出路,可以选择出国读书等等。身边的朋友们总是谈起自家孩子即将高考的紧张。实际上,高考已经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演变成为全家和全民运动。
记得今年高考期间北京下大雨,还打了几个响雷,我当时特别担心会影响考生的发挥。不为别的,只因为高考是很多人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特别是对于贫困家庭的孩子,也许成长过程中为数不多的公平机会。但是近来总会出现让人愤怒的考试舞弊和腐败事件,其实松原考生试卷被抢事件只是冰山一角。东北很多地区,从县到市,很多学校的考试舞弊现象很严重,就连我认识的一位当地官员都坦言这是事实。这些作弊行为不仅仅限于高考,初中升高中也通过保送等手段把一些子弟送入省市重点中学。而研究生的课程考试中,出几百块钱就可以找人代考一门是市场价,连带带动起了办假证件的市场。
就在十几年前,我上大学期间,认识了两名来自不同地区的东北学生,一文一理。他们所在的两个系都是属于考分最高的系。但是结果两个人一个因为跟不上课被迫劝退转学,一个则比所有人都延迟毕业。大家会奇怪大学这么简单的课程怎么会跟不上课?他们两个一个是被保送进的大学,另外一个则是被安排在一个好学生集中的教室里地“完成”了考试。我并不是要针对这两个人,而且事实上我们当时都是很好的朋友,否则也不可能知道他们的事情,他们为人非常聪明,还有着东北人特有的豪爽大方。其实,他们只要上课根本可以顺利完成学业,甚至不依靠任何人都可以在高考上取得好成绩,只是他们基本上都选择了“游戏人生”,不珍惜对于他们来讲出手可得,但是对于别人多么来之不易的机会。
看到松原高考作弊事件中,竟然有人为了抄袭把别人考卷撕坏。这种自私猖狂的行为令人愤怒,而老师纵容协助、发“作弊财”的行为更加令人发指。根据报道,松原市“抓获了34名绑带作弊设备和高考答案的不法分子,没收了683套高考作弊设备,查出违纪考生33人”。更有消息称“很多外地考生到吉林省松原市参加高考是因为可以买通老师进行抄袭,被收买的老师甚至还可以传答案,放风”。姑息纵容的态度正是舞弊行为的催化剂。
东北地区考试舞弊现象,并不意味着要怀疑东北优秀学生的水平。相反东北人才辈出,很多经济学家、企业家、影视大腕都出自东北。我熟识的一位来自东北的著名编剧导演,当年是付出了多少努力考上大学,摆脱了贫困,改变了自己和全家人的命运,创作出了里程碑式的农村作品。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了曾经同宿舍的舍友。在上大学之前,我没有接触过来自农村的人和事,也从来没有想过高考对于他们意味着什么。但是当我接触了来自贫困地区的同学后,当我看到他们申请助学贷款时候的无奈羞愧后,当我看到舍友从来没有喝过可乐而要在可乐里面加开水后,我更加体会到她们考上大学的不易。
随着近年来农村考生比率的降低,教育资源实际上更加倾斜,保持公平是教育改革的底线,也可能是最难做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