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972年春天理查德·尼克松访华以来,中国还不曾在一周之内接待这么多拨华盛顿政要:5月24日,美国众议院议长、号称“华盛顿最有权力女人”的南希·佩洛西率领众议院跨党派能源及环境委员会5名议员开始为期一周的中国之旅;同日,美国总统苏丹问题特使格拉逊来华;25日,美国众议院美中工作小组共同主席、民主党众议员拉森和共和党众议员柯克抵达香港,接着赴广东、上海考察中国经济情况;30日,美国财政部长蒂莫西·盖特纳以美国总统特使身份来华访问……
他们的密集访华,折射出了中美关系的什么变局?是不是好事情?我们又当如何作为?
这是一系列国家战略性的、国际外交和本国政治策略问题。这样的问题不是我们普通民众能够回答,也是不应该我们普通民众多嘴多舌的问题,因为它是事关国家利益、民族前途、政治稳定、社会和谐和国际威望的战略性问题。
但,种种迹象表明,中美关系依然没有完全走出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美国施压—中国应对”格局。这就意味着,美国高官密集访华大半是冲着利益而来的,也就是说,他们屈尊上门、苦口婆心、千方百计的唯一目的是来中国谋取利益,而假以冠冕堂皇的借口是“共同合作,共渡难关”。所以,作为一国之匹夫,我们既然有为国出力的义务,就必然也有为国分忧的责任,因而也就有为国建言的权利。
所以,在这里我们只希望,有关当局者和决策层能够充分认识美国高官密集访华事件背后的前因后果,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摒弃“韬光养晦”之迂腐心理,正确、恰当、理智地处理中国的对美关系,以给人民一个满意的答复,以给时代一份合格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