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万亿元投资路线图


  4万亿元投资路线图

  综合传媒报道,备研究参考:

  2008年11月9日 中国政府宣布对财政和货币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由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转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由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落实这些措施的投资额到2010年底约需4万亿元人民币。

  4万亿投资投向构成:

  我国4万亿投资中,1、廉租住房、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投资达4000亿元;

  2、农村水电路气房等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达3700亿;

  3、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电网改造达15000亿元;

  4、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1500亿元;

  5、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工程2100亿元;

  6、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3700亿元;

  6、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10000亿元。

  投资构成:在4万亿元投资中,新增中央投资共11800亿元,占总投资规模的29.5%,主要来自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央政府性基金、中央财政其他公共投资,以及中央财政灾后恢复重建基金;其他投资28200亿元,占总投资规模的70.5%,主要来自地方财政预算、中央财政代发地方政府债券、政策性贷款、企业(公司)债券和中期票据、银行贷款以及吸引民间投资等。

  投资成效: 财政部官员2009年5月27日在国新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截止到4月30日,新增中央投资已累计下达3924亿元,本轮1.18万亿中央投资下达已逾三分之一。前4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升高至30.5%,投资对“保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步体现。

  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表示,截至4月30日,新增中央投资已累计下达预算3924亿元,占4万亿投资中1.18万亿新增中央投资的33.3%。 除此之外,今年我国又出台了不少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措施。比如下达200亿元企业技术改造资金,有望拉动直接社会投资4600亿元。而调整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等措施也有助于带动投资和内需增长。

  2008年11月,发展改革委紧急下达1000亿元中央投资,第二批投资为1300亿元,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穆虹的讲话也证实第三批新增中央投资规模为700亿元 。一季度,上述扩大投资的政策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已经开始显现:中央投资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加快,带动重点领域投资明显加快。同时,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工业生产和部分投资品价格逐步企稳。

   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8%,增幅比去年同期和第四季度分别提高4.2个和6.4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87.7%,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92.1个百分点。农业、水利、交通运输、教育、卫生、环保投资分别增长30%―90%,中部、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投资增长分别为33.7%、46.1%和58.9%,均高于全国平均投资增长水平。 同时,一些与投资关联度高的行业,如工程机械、建材、机电装备等生产形势好转。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比前两个月加快4.5个百分点。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3.5%,作为观察经济走势的重要先行指标,已连续5个月回升。

  这次中央扩大投资的方向是非常明确的,主要用于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建设,在积极拉动即期内需的同时,努力促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没有用于“两高一资”和扩大产能的投资。同时,中央也采取了多项措施来加强对新增中央投资的监督检查,要求对项目用地、环评、节能等各环节严格把关,不能降低土地管理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严格建设程序管理,切实管好用好资金,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值得说明的是,在4万亿投资中,没有发现给中小企业投资的数据。

  国务院常务会确定扩大内需十项措施

  4万亿资金力撬国内需求

  我国应对危机一揽子计划初见成效

  万亿投资构成及中央投资项目最新进展

发改委公布4万亿投资构成及中央投资项目最新进展

 金融危机的根源未超越马克思的逻辑

  经济学

  亚当·斯密

  中国怎样在2008年前后避免经济大萧条

  法报:全球化进入“动荡的三十年”

  德国智库:全球房地产危机影响德国经济

  美国金融危机是中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