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序:中国买点金子大家不必紧张


中国的确变得重要了。像市场对大投资者过度关注一样,中国对储备资产分配的调整总能引起热议。而实际上,北京可能只是在按照最基本的理财原则行事。

  最近令市场又兴奋又紧张的,是中国宣布过去6年黄金储备增长76%,即从2003年的600吨增加至目前的1054吨。按此数量,中国应为全球第五大黄金储备国。据报道,中国黄金协会的负责人曾说,中国政府希望将黄金持有总量增加到5000吨。以中国经济的实力和地位,大家深信中国会一步步变成世界最大的黄金持有国之一。何况中国本身是全球最大的黄金产出国,自产自销不成问题。

  消息传来,贵金属市场的观察家和评论员都活跃起来。不少人认为中国这台巨型起重机正在把黄金系上吊钩。猜猜它会怎么做?他们觉得黄金市场的黄金季节就要到来。尽管是买入的速度并不惊人,但趋势日积月累,黄金的辉煌远景可期。如果中国不断购入,其需求终将推动黄金价格创造新的纪录。而且,那时中国的黄金储备规模足以令金价保持在高位。2008年3月,黄金期货价格曾突破每盎司1030美元的历史高点。此后金价回调,当下水平是每盎司900美元以上。

  有趣的是,与此同时,中国建议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古脑卖掉它的3217吨黄金储备。如果IMF照办,大量黄金涌入市场,金价走低,中国刚刚入手的黄金储备不是要缩水了么?北京做出了自相矛盾的决策?一个合理而且为市场所乐见的判断是,中国希望金价向低,因为它准备买进更多黄金。

  其实,虽然一直在买入,黄金在中国外汇储备中的比重却一直在下降。因为长年贸易顺差被动积累的外汇储备总量增长实在太快。相比外汇储备1.95万亿美元的规模,黄金储备只是小巫。按现行金价推算,中国黄金储备价值约为310亿美元,仅占全部外汇储备资产的1.6%。

  即使中国全盘买进IMF的黄金储备,折成美元,也不过占总储备的5.25%。加上原来持有的黄金,中国的黄金储备占其外汇储备总量的比例仍远低于超过10%的全球平均水平。

  单从黄金市场角度分析,我认为除了金融危机造成人们对风险的厌恶,金价不会受到以上两大消息大的干扰。北京一定会继续买进黄金,这部分需求基本可以抵消IMF可能出售黄金对供给的影响。

  但另一方面,中国的确传递出一些重要信息。即北京已经认识到黄金作为储备资产的价值,并决意增加这部分资产在整个储备中的权重。这令人联想到不久前各国对国际储备货币的探讨,联想到关于美元是否将失去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的预测,联想到黄金--历史悠久的硬通货是不是会在在全世界陷入经济衰退之际,重装上阵。

  从三年前起,就有不只一个朋友提到“金本位”。不管那个古老的世界如何可靠,现在,我断不相信“金本位”是对全球金融体系真正有影响力的国家首脑的选项。用纸张印制的货币不仅制造了迄今为止的空前繁荣,也赋予了各国政府制造通货膨胀的权力。这可是不需要通过立法机构批准的“税收”。

  另外,财富的规模也超出了黄金可以衡量的极限范围。按目前金价,已挖掘提炼出来的全部黄金在全球财富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只有0.6%。即使金价升到每盎司10000美元,该比例也不过6%。

  不必拔高黄金交易的意义,也不必紧张。北京所尝试的,正是每一个希望降低风险、保证资产安全的普通投资者所遵循的原则——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