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源出拜龙节,(注)
传至后人祭忠烈。
百舟竞渡追英魂,
千古诗文争日月。
洁身自好远官场,
辟邪驱毒近艾叶。
遥随屈子承风骨,
求索真知从头越!
注:
据闻一多先生考证,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他认为,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有关。粽子投入水里是为了喂蛟龙,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见闻一多著《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
纪念屈原的说法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随着岁月的变迁,越来越多的国人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这反映出人民尊崇刚正不阿的有识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