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名牌大学,父母作用有多大


  昨天,老父母从乡下来我这里玩,刚刚坐下,就告诉我庄子里两个小孩上学的事::一个是我远房侄女考上了清华大学,一个是我远房侄子考上了日本留学生。说远房,其实并不远,上溯六、七代都是一个祖先,两家和我老家都相隔不足千米,我非常熟悉。

  侄女的父亲与我一起长大,当年考取了县里的中师,毕业后娶了个城市户口的初中生为妻,做了几年小学教师,后因教学能力低,停薪留职承包了几年石矿,亏得一塌糊涂,经不起打击,患上了精神疾病。病情稳定后,整天跟周围老头老太打麻将度日。侄女从小到大,父母很少问津,大都靠爷爷奶奶照应,爷爷很木讷,奶奶是出了名的凶婆,对孙女打骂是家常便饭,如今就是这样的家庭培养出了清华才子。

  侄子的父亲比我大四岁,文凭是小学毕业,实际水平跟他老婆差不多,近乎文盲,侄子父母都在周围建筑工地打工,从来就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管教儿子。侄子一直在乡下读书,前几年依然考取南大,现在又要公费留学了。

  这使我想起去年一家长,因父母毕恭毕敬陪公子读书三年,花心血无数,结果儿子只考了三百分多一点,父亲自杀差点丧老命。同样是去年,我老婆的侄子考取了复旦大学,而我始终认为,哥哥嫂嫂的教子水平一般而已,并无什么过人之处。 

  再说说我自己,我从小就一直是一边劳动,一边上学,父母对我学习几乎从来不问,父亲更是因一点小事经堂打得我鼻青脸肿,而我却在不经意间考上大学。

  最后再说说我女儿,在没有她的时候,我和她妈就学优生优育知识了,从小就给她提供较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我也不断钻研家庭教育、心理教育、励志教育等等书刊经典,按照专家、学者的方法进行言传身教,但从目前情况看,女儿人品尚好,学习成绩倒是一般,上清华、复旦、南大这样的名牌大学几乎无望。

  我说这些,是要说明子女学业好考上名牌,父母不一定有多大功劳。我们不要被极个别家教成功案例的夸大宣传所误导,不要过高地看重自己的教子能力,孩子考不上名牌没有必要过多自责自己,生他养他已属不易。做父母的该说的说到,该做的做到,已经问心无悔,至于最终结果如何,谁也决定不了,只能遵从天意,顺其自然。

          [本文系三年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