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议员的津贴丑闻与中国官员的贪污腐败


英国媒体最近两周炒得热火朝天的国会议员浮报津贴丑闻最终迫使议会下院议长辞职。

  此次丑闻席卷英国政坛,从执政的工党到在野的保守党和自民党无一幸免。

  英国《每日电讯报》公布的国会议员浮报津贴中包括为他们法定的第二处住房购置家具电器、进行装修和维修、甚至购买食物和雇佣园丁修整花园的钱。

  英国法律允许国会议员在任期间为自己购置第二处住房,通常都是在伦敦,以方便他们到国会工作。

  这些由国会议员们自己商议制定的相关法律还规定他们可以报销维持第二处住房的费用,如房屋贷款等。

  但一些议员钻法律空子,把日常生活中的其它开销也都打进这个帐里。批评者指责议员们在规定申报限度内最大程度地捞取利益。

 

无官不贪

 

  尽管很多人同意问题出在制度上,但根本上还是一些议员自身的贪婪。甚至有英国人道出了在中国经常听到的无官不贪的不满之声。

  不过,与英国的同行相比,中国的人民代表不仅在权限上无法与他们相比,就连享受的待遇也不能同日而语。

  本身并无实权的人大代表们充其量也只是一年享受一次住高级宾馆,吃大餐,进出人大会堂车接车送的待遇。

  但是同为公仆的各级政府官员却享有不同程度的特权和优惠待遇。

  别的不说,就说干部特供商品这一点,一个三鹿毒奶粉丑闻才让很多中国人意识到原来还有高质量的国产奶制品。

  由于质量有保证,价格不菲的人民大会堂特供三元牌牛奶成了城市中产消费群体的指定奶品。

  但真正让老百姓感到愤怒的还不是什么特供商品,而是一些官员利用手中职权公款出国旅游、公款吃喝、公款包二奶甚至到境外豪赌。

  出于对官员灰色收入的不满,一些人提出要公布公务员收入细节。但是遭到一些公仆的反对,有人甚至提出要公开收入,为何不从百姓做起?

 

财产公示

 

  于是乎有人在网上呼吁网民公开自己的收入。很多人把自己的详细收入甚至日常开支都展示出来,网民们给它起了个生动的名字晒工资

  最近中国内地网络上盛传的一幅漫画《脱吧,到你了!》就道出了百姓的心声。

  画面上,一群赤身露体的人在计算机屏幕上拥挤不堪,其中的一个穿着补丁裤头、盯着那位惊恐紧护着自己大衣下露出保险柜和美女玉腿的官员,把背心一甩,喝道脱吧,该你了!

  有人大代表呼吁尽快启动公务员财产申报立法程序,但这一项立法动议一直受到巨大的阻力。可以说,百姓带头晒自己的收入应该说是一种迫于无奈的举动。

  去年5月,新疆阿尔泰地区纪检部门出台了《关于县()级领导干部财产申报的规定(试行)》,宣布从200911日起,该地区将在全国率先实行官员财产申报公示制度。

  规定实施以来,申报对象已上缴76万元人民币,财产申报对违法违纪人员的震慑作用已初步显现。但此举也遭到当地多数官员的反对。

  由于这一规定首次明确要求将官员申报的财产公布于众,让民众参与监督,有学者认为这是中国反腐败历史上的一次了不起的破冰之举,它的意义远远超过领导人宣示反腐败决心或查办几个腐败高官。

 

媒体监督

 

在民主国家,有独立于政府的媒体监督,当权者有任何违法或被认为有违法嫌疑的行为会被公之于众。

  这一次英国媒体把议员们的报销单晒出来,让国人评判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各大政党的领袖都为浮报现象向纳税人公开道歉,并承诺修改相关法律,堵住容易被人利用的法律漏洞。

  那么,中国各级官员的公款开销明细是否也可以公之于众呢?看看哪些是在法律允许范围之内的,哪些是超越了他们的职权范围的?

  去年2月,中国媒体曝光深圳建设局网站上有关局处级干部可以公费足疗按摩的公告后,立即引起广泛争议。

  规定称,局级干部享受的疗养待遇标准是每人每年4000元,处级干部是每人每年2100元,并说疗养费全部由政府财政支出。

  但深圳市人大代表杨剑昌称,这笔钱并没有列在财政预算内,更没有经过人大代表的审议通过。

  中国在2003年签署并在2005年批准了《联合国反腐败败公约》,20079月中国还宣布成立国家预防腐败局。

  但贪污腐败现象仍然非常猖獗,许多分析人士不止一次地指出,没有独立的司法系统,没有独立的新闻媒体,执政党内部存在的腐败问题就不会被真正地铲除。

  英国的议会议员是选民们一人一票选出来的,尽管他们代表的是不同的政治党派,但归根结底他们是要为选区的选民谋福利的。

  英国的议员虽然可以享有一些法律允许范围内的特权,但他们的言行始终还是受到媒体监督的。如果选民对他们的表现不满意,下次大选就不再投他们的票。

  中国虽然没有独立的媒体监督,但中国国内的上亿网民正在利用网络向官方施压,对贪官展开人肉搜索,把他们的丑行晒出来。这多少算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推动力。(作者 尚清 原题:一样的公款不一样的问责 来源:BBC 

相关报道:

 

德国之声 中国官员财产公示难在哪儿?

 

  今年两会期间,中国人民网做的两会十大关注话题民意调查显示,反腐倡廉仍是公众最为关注的热点话题。中国山东烟台大学教授王全杰在担任全国人大代表期间,曾三次向全国人大提起《关于党政官员公示财产的议案和建议》。然而,中国到目前为止在公务员财产申报公示方面都没有颁布实施相应的法律。而造成这种结果的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既得利益者的阻碍。

  在中国,要求官员财产申报的呼声其实已经持续了20多年。早在1988年就出现要求官员申报财产的立法议案。1994年,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将《财产申报法》列入立法规划。此后又分别出台了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收入申报规定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家庭财产申报规定

  中国社会问题专家、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在评价这两项规定时说,这些规定都还只是共产党党内的纪律规范,并没有上升到法律层面,这些规定的可操作性比较差,也没有后续的监督措施。也就是说,如果领导干部不申报,也没有规定具体的惩处办法。而且也无法知道申报的准确性。所以说,出台的这些规定很大程度上是形式上,作秀性的。没有可操作性,不可能有效果。

  2005年,中国颁布了《公务员法》。这部《公务员法》以保护公务员隐私为由,没有对公务员是否应申报公开收入所得做出相应规定。而同一年,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根据这项国际性反腐败公约,公务员申报个人财产增加应被视为义务,不遵从的则是违法行为。

在德国,各州颁布的《公务员法》都规定公务员的工资收入必须公开透明,每名公务员必须公布兼职的收入所得。如果公务员兼职收入超过一定的数额,那么这名公务员本身的工资就要被相应扣除一部分。德国科隆大学法学教授霍伊泽介绍说:在德国,如果一名公务员拒绝申报自己的兼职所得,那么他就必须接受纪律检查,会受到相应的惩处,甚至有可能被解雇。

  据中国媒体报道,今年两会召开期间,《财经》杂志的记者向一位省部级官员提出有关财产公示的问题时,遭到这位官员为什么老百姓不公布财产的反问。针对这一官员的反问,宁波一位署名天乙的老师表示,移风易俗从主人开始,带领公仆走向现代社会。他在网络上公布了自己从月收入到房产,从存款到股票,从电视大小到女友数量。这一做法引起数十位网友纷纷效仿。

  中国社会问题专家胡星斗教授表示,中国的官员能反问老百姓为什么不公布财产的做法是缺少最基本现代文明常识的表现,对于官员由于手中掌握的是公权力,老百姓当然有权利来监督。如果不愿意公开财产,那么就应该辞掉官职,就不要掌握公权力。在发达国家,公众人物无隐私。官员的隐私权受到限制。这么基本的道理,看起来很多官员都不懂。其实他们主要是害怕非法财产曝光。

  前些时间《南方都市报》发表了一幅广州漫画人邝飚绘画的名为脱吧,该你了的漫画。在这幅漫画中,一群脱到只剩内裤的百姓站在一位用大衣裹得严严实实的官员面前喊道:脱吧!到你了!还有一些网民将这幅漫画制成T恤衫穿在身上并在大街上宣传官员应公布财产的道理。一些学者认为类似的做法未必能对消除腐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是胡星斗认为,公务员的财产申报问题,在几年前恐怕普通民众很少知道。现在大多数网民都知道了。这也是解决腐败问题最重要的一招。不管怎么说,财产申报是不得不做的工作。目前的讨论对老百姓来说也是一个思想启蒙的过程。(作者: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