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满语保护”受到空前关注


满语(Manchu)被列为极度濒危语言,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濒危语言地图”的局部放大图。

 

中国境内的濒危语言分布图,局部放大图。

 

     长期以来,学界对满语高度关注,我在2009年2月21日,在博客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解读:联合国"世界濒危语言"地图》,在国内率先披露了满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濒危语言,就联合国世界濒危语言地图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读。
    我们对满语的保护和拯救已经成绩斐然,但是,我提出了一个新的标准,即“保护的速度是否赶得上灭绝的速度”,现在,我们已经很用心用力,但是,语言灭绝的速度超出了我们的预料。这就需要我们及时调整自己的政策方针,用更大的国家意志来看待满语保护的问题。
    我举了一个思想价值观方面的实例,即北京天坛祈年殿匾额,目标是遵循世界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则,重新恢复到晚清天坛的面貌,结果呢,却只保留了汉文,没有恢复满文,没有实现“满汉双文”,蒋介石在文物保护上犯了很多错误,今天的我们就不应该延续蒋的错误。
    如今,满语保护已经越来越受关注,从上海社科院主办的《社会科学报》,到《浙江日报》、《银川晚报》,以及《环球时报》,还有众多网媒,满语保护,本来是一个小众话题,而众多媒体给予的关注,会有力推动这项事业的健康发展,今年,应该说是满语保护空前受到关注的一年。

    我以为,语言保护是纯粹的文化问题,也是思想意识问题,用怎样的思想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这个是真正的难点。这个问题不是朝夕之功,我们要在符合现代人文主义的视野下,掏出自己的真心,来认真看待这个问题。

 


参考文章:
1.《解读:联合国"世界濒危语言"地图》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52da350100cddv.html

 

2.《天坛祈年殿,应该恢复满汉双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52da350100cfq1.html

 

媒体报道:
1.《社会科学报》刊发:解读“世界濒危语言地图”
http://www.sass.org.cn/shkxb/articleshow.jsp?dinji=231&artid=36862&sortid=492
注:存目

 

2.《浙江日报》刊发:语言濒危,方言告急
http://zjdaily.zjol.com.cn/html/2009-05/18/content_4817958.htm
注:这篇报道是综合摘编我和李蓝在《社会科学报》上的两篇文章。我的观点和角度,请参阅上海《社会科学报》的文章。

 

3.《银川晚报》刊发:天坛祈年殿应该恢复满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52da350100db05.html

 

4.《环球时报》刊发:呼吁天坛祈年殿匾额恢复满文匾名
http://china.huanqiu.com/roll/2009-02/386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