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一味良药


多年来肠胃病缠身,缠得我身如杨柳。几年来,看了许多医生,吃了许多药,都不能扶正肠胃的邪气,每至春夏,肠胃病也如鲜花怒放,病情愈加明显。这个时候看医生,医生都是开出一副中药调理,可调理的中药都要用箩筐装,桀骜不驯的肠胃病还是不服调理。曾多次寻找能够激活肠胃功能的西药,却未能称心如愿。在没有中医或在中医引进之前,西方人如果不慎和我一样肠胃有疾,又该如何呢?半个月前,在网上咨询南京中医院的一位名中医,他建议我尝试一味叫“米雅BM”的药物。医生的话就是向我下达向病痛宣战的命令,专家犹如授予我克敌制胜的战斗武器,我立马行动,坐在公车上寻遍县城的医院、药店(坐公车的感觉倍爽,呵呵!可惜不能解除肠胃病),令人失望的是他们连药名都没有听说过。我只好调动力量在祖国的心脏买药来治理戡乱的肠胃。

那个叫“米雅BM”的药物是否真的就是杀无敌的有效武器呢?还没有吃进肚子就不能恭维它。在网上看到一位家庭主妇写的一篇使用“米雅BM”的感想文章。这位家庭主妇的幼儿肚子遇凉或食生冷就腹痛、拉稀,一天要拉7、8次,中药、西药、中西医结合都难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地堵塞屁股拉稀,每次叫小儿喝中药的那种艰难叫大人也急得犯病。一位医生开出了“米雅BM”,“米雅”进了肚,奇迹出现了,7、8次拉稀当天就下降到2、3次,直至快速康复。这位家庭主妇叙述小儿康复的经过,文章最后一句、也只有这一句是她的感想:小日本鬼子还真行!——说了半天,还忘记告诉朋友们,“米雅BM”是日本株式会社生产的一种调节肠胃功能的菌类药物。

我不是在帮小日本做产品广告,好像他的这个产品还不像减肥药一样遍地都在叫卖,即便在北京跑过多家医院、药店也居然答复“没听说这个名字”,在网上也看到不少人在询问“何处有卖?”此时受病痛折磨的我与那些求医问药的其他患者一样,在期待小日本的“米雅”,我们这些患者期待甚至热爱米雅的心情就像那一对母女热爱和服一样,一对母女身着和服只是为了做出样子照相,而患者期待药物是要治病救人,如果“米雅”能有效解除病痛,那么患者爱“米雅”肯定甚于一对母女爱和服,我想肯定不会有人用武大学生驱逐穿和服的母女的态度来对待我们这些使用和期待使用的患者吧?我坦白地告诉网友们,看了“米雅”的相关资料后,我有有一句与那位使用“米雅”的家庭主妇一样的感想:小日本鬼子就是行!这一句感想里爱中有恨,恨中有爱。

令人折服的不仅是日本的一味药,成龙说他买东西一定要买日本的,买中国的电视机会爆炸,看来会武功的身体强健的成龙爱日本货甚于我们这些病人。穿着和服在樱花树下拍照的一对母女遭到了武大学生的粗暴驱逐,武大学生驱逐他们不需要的和服,但我们无法驱逐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科学技术、科技产品,其中当然有小日本的科学技术和科技产品。掌中的手机、脖子上挂的照相机、家里的电视机、道路上的汽车,小日本的科技和科技产品和我们如影相随,如果连同洋鬼子的电灯、电话、电脑乃至电脑里面的操作系统一并驱逐的话,中国人真的要回到丛林时代。

是什么原因使在历史上曾经臣服中国、学习中国的小日本变成我们虽恨却又离不开甚至不得不叹服的日本呢?日本人均GDP世界第一,GDP单位耗能世界最少,日本国民接受中高等教育率世界第一,日本持有海外总资产世界第一,日本人均寿命世界第一;中国学者去日本丰田、松下参观时,这些公司在他们的产品前随口就举出他们拥有的“世界第一”,中国学者说,当我们在高歌崛起的时候,日本人一直在默默地争做“世界第一”,崛起的中国与日本有多大的差距呢?美国国务院访问学者、社科院日本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王充引用他认识的一位日本经济学教授在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后的感慨:“说差距有100年有些夸张,差距有50年有些保守,应该差距在80年左右吧。”有一个军事上的事例应该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中日间的差距:

2007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中国海军南海舰队“深圳”号导弹驱逐舰在日本访问。“深圳”好驱逐舰在中国媒体上被誉为“神州第一舰”,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自行研制的吨位较大、科技含量和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导弹驱逐舰。这艘现代化的驱逐舰还有“外交明星舰”的美誉,作为中国最先进的海上战斗武器它先后走过了四大洲、三大洋,出访过13个国家。“深圳”号驱逐舰在日本访问的四天时间里对日本公众开放。令我们难以接受的是,这艘被中国媒体称之为“现代化”的军舰日本人却说它“稚拙”,日本《朝日新闻》主办的AERA周刊给它的评价是《中国军舰稚拙的设计》,文章开头就毫不留情地说:“与日本的新锐护卫舰重厚的暗灰色涂装相比,中国军舰的泛青接近于白色的灰色涂装显得清爽而缺少威严。有的日本人甚至会说那军舰就跟渡船一样颜色。”看了军舰的内部日本媒体又说它像商船:入舰艇内首先看到的是各个房间的门都是三合板作原材料,而且涂上了油漆,门框也是木头的,过道和士兵房间都铺着化纤的地毯,桌子类的家具也都是木制的——这些易燃品打起仗来就是夺命鬼!文章毫不客气地指初次访日的深圳号导弹驱逐舰是世界舰载装备博览会:“深圳”舰主炮是仿前苏联的,对空导弹和舰载直升机「直9」是获得法国许可证生产的,鱼雷是模仿美国八十年代的MK46,雷达与射击指挥设备也来自多个国家,军舰燃气轮机引进于乌克兰,巡航用柴油机是获德国许可证生产的。只是“军舰燃气轮机引进于乌克兰”的说法被中国媒体否定。

看不到日本军舰的先进地方,但日本媒体如同老师评价学生似的评价中国军舰的文章应该就有它们之间的差距吧?倚仗先进的武器、强大的国力日本当年发动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伤痛,武大学生驱逐和服母女既不能泄愤也无助于中国的强大。武汉大学有一所日本研究中心,武大的日本研究中心应该重点研究日本快速发展的原因并将其作为经验介绍到中国,驱逐和服的武大学生应该乐意去日本留学。“师夷之长以制夷”,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后日本明治维新,十九世纪末穿和服、挽日本女人发髻的秋瑾东渡日本寻求救国道路(由此看来当时的中日差距应该是40、50年吧)。日本和服是中国唐装的仿制品,日本书法源于中国,日本忍者是中国唐朝武士的影子,章诒和说在日本看昆剧《牡丹亭》才惊讶地发现京剧的创新在日本。就像几乎全盘吸收中国的大唐文化一样,日本明治维新后又坚决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全盘接受、引进西方文明,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没有人指责大唐文化在日本产生精神污染,也没有人否定日本的腾飞是明治维新的直接结果,在外来文化和西方体制的双翼煽动下,日本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世界第一。

除了父母、子女属于自己,即便是老婆也不能百分百保票永远属于你。人类的文明成果属于全人类,享受人类的文明果实不仅要有第一个吃西红柿人的勇气,还要抛却狭隘的自私去包容。武大学生驱逐和服的行为简单、幼稚,有一种声音叫“我们决不照搬”好像有点霸道和不可理喻。在“决不照搬”的后面缺少折服人的理由,不能照搬的东西是洪水?是猛兽?那个东西使那些地方的人日暮途穷、万劫不复?吸取中国文化、西方体制的日本没有发育为怪胎,却成为既是东方日本又是西方日本的一个不是小日本的强大日本。清末御用学者“师夷之长以制夷”,这个“夷”字里还是鄙视他人,自我伟大,结果大化小,小化了。一副药管用不管用,病人说了算,疗效说了算,一种制度好不好,国民说了算,实施的结果说了算。武大研究中心、武大学生还有我们都应该谦逊地低下头来,平静心情,既要看到与发达国家国力的差距,更要找到促进国力发展的动力机制的差距。百年前秋瑾等仁人志士不惜生命寻求救国道路,百年后我们依然不能停息。我们期盼和平,但假如再有一次中日之战,谁敢断定中国必赢?看黄海,看钓鱼岛......(文/严少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