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与教育科研


 

素质教育与教育科研
戴新能
众所周知,“创新”已经成为了国内所有行业发展、前进的“发动机”。没有创新,一切都无从进步。其实也是这样,就是改革都是一种创新。在教育行业,创新更是举足轻重了。梁老说过,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富则中国富。现在加上一句,少年创新则中国创新,绝对不是可有可无。
那么,中国教育创新怎么样了?中国素质教育又有何变化?恐怕连老百姓都不敢苟同,前段时间,网络上报道说,某地有成千上万的人放弃高考。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20世纪80年代,那时的大学生,基本都“货真价实”,大学一毕业,人才就出来,得到的社会认可度是很高的。可现在,毕业即失业。大学生,甚至研究生,不如一个中专生的能力强,在社会上应用自如。那么,中国教育怎么了?难道举国的教育体制出了问题?
笔者认为,其实还是高考指挥棒的问题,教学围绕分数转。还是权力霸权在作怪,在权力、金钱、关系面前,尤其是权力面前,素质只能狼狈逃窜,甚至无处遁形。不过这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非一二百年能够扭转的。我们只能求其次,改革高考指挥棒。要考素质,那么素质是什么,在哪里,如何炼成?这正是我们教育界研究的至高对象。相信各位同仁也能说出一个一二三来。但是深层次的教育变革,需要系统的理论来作底蕴。邓小平告诉我们,过河只能摸着石头,试着来!那么,教育的科研工作就为重中之重。不支持科研,一切皆成空中楼阁。
2003年以来,科研工作也好,课题研究也好,只停留在浅薄之上,雷声大,雨点小,有时甚至只打雷,不下雨。为了扭转这一的境况,不少有志之士都在鼓与呼,办杂志,通网站,开研讨会。结果暂且不说,但汗水之花已经在呼唤春天的艳阳。其中,笔者认为《南方周末》的有些文章对教育改革就能一针见血。《亚洲周刊》也能展示中国最新的文化动向及其软实力。在专业媒体中,《中国教师报》、《中国教育报》是首当其冲的“闯将”。现在,新秀《科教新报•教育科研》也加入其中,为素质教育排兵布阵、摇旗呐喊了。《科教新报•教育科研》是湖南日报报业集团主管的,由科教新报社主办的一本教学教研论文期刊。刊号:CN43-0044。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为广大师生打造了一个传播教学价值的平台,一篇篇师生的精品力作,都是中国素质教育盛开的花朵。为打造中国教育论文的顶尖殿堂,《科教新报•教育科研》在之前的基础上,着力调整论文期刊栏目,新增“美体之窗”“经世致用”两个栏目。美体之窗,主要刊登美育、休育等素质教育的新观点、新思考、新现象的文章;经世致用,主要刊登用理论知识来分析、指导社会实践和社会现象,具有较强可行性的文章。从而形成了《教育科研》十个品牌栏目:卷首语、教育动态、教育论坛、教研教改、教学心得、考试指南、师生园地、教育风范、美体之窗、经世致用。
在繁花似锦的五月,《科教新报•教育科研》5月、6月将推出内容更丰富、视角更前沿、观点更鲜明的作品。欢迎广大教育同仁拿出你的作品,出谋划策,交流心得。
信箱:daixinneng @ingvin.com 
QQ:363607232 
电话:010-63655227 6395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