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的母亲
曹秀
这是前几年写出的散文,现在恰巧是母亲节,
就把此文在此发表一下,纪念那些在战争中英勇献身的母亲吧。
作者
当我写出这个标题,我的心情非常沉重,因为中国人几乎没有不知道杨家将的故事,早在一千多年以前,佘太君把她的丈夫和七个儿子送到疆场,结果战死七人,成为千秋佳话。可是一千多年以后,还有一位老区的母亲为抗日战争献出了她的丈夫和七个儿子,至今鲜为人知。现阶段没有人谈爱国了,好像除了赚钱没有其他事可做,现在我所以想写写这位母亲,写写老区的人民,也写写当前市场经济的感慨。说来惭愧,在我有限的读书生涯中,我读过许多有关女性的文章,也知道许多有关女性的故事,可是此刻我却想不起来我是在何时何地何种报刊上读到过这则简明扼要的介绍。我只记得我当时只想写出一篇小说,就简明扼要记下了大概的故事情节,以后因为工作忙也就放弃了这个打算,没想到辽宁省散文学会搞了一次历史散文大赛勾起了我的一点联想就把它写出来了。我不知这算不算历史散文,不知这位母亲是否还活着,也不知她的后人是否享受到了该得的待遇,一切都不得而知,但这位母亲的形象和精神一直在我心里矗立,激励我来不及细细构思就草草写成。记得有一首歌的开头是这样唱:“谁不爱自己的母亲?用那滚烫的赤子之情,长江黄河奔腾着我们的深情……谁不爱自己的母亲?用那闪光美妙的青春,亲爱的祖国慈祥的母亲,蓝天大海充满了我们的忠诚……”每当我听到了这支动人心魂的歌声时,内心深处充满了一股悲壮的旋律,也许是我有这种特殊的音乐细胞所以一听到这动听的歌声我的心灵都会发出震荡,尤其是听到这首歌的旋律时总有一种找到家的感觉。我感到我们的祖国就像母亲一样抚育我们这一代人,抚育了无数的中华儿女,于是我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想到了老区的母亲,想到了历史上千千万万个母亲。我的眼窝就发热内心充满激情,有时还要情不自禁随歌哼唱,这时我才能感受到自己的真实,感受到人类的伟大不仅是钱财的富有,更主要的是精神上的绿色常青。为什么我喜欢这支歌?而且是情不自禁或是在不知不觉中轻轻哼唱?因为我与大家一样也是母亲的儿子,是炎黄子孙的儿子,我的身上也流淌着爱国主义的血液。我不是有意为母亲骄傲,也不是有意为母亲赞美,作为儿子应该赞美自己的母亲,当祖国统一面临危险之际,当华夏儿女面临涂炭之际,就是这些母亲挺身而出率领她们的子女与敌人浴血奋战。我说的不是自己的母亲,我说的是老区的母亲,就是这位老区的母亲与天下无数的母亲一样,在中华民族危在旦夕之际做出了巨大贡献。
当鬼子来到中国杀人放火时,有成千上万的群众四面八方地逃走,企图躲避这场灾难,又是这位母亲坚决支持儿子报名参加了游击队,她说人家有一两个儿子都报名参加游击队,咱们家儿子多多报几个。很快,以她儿子为首的游击队组成了,隔三差五就给鬼子一点颜色看看,她的家也成了八路军伤病员的住处,她每天照料着伤病员,为他们烧水热炕,再把他们送上前线。在那段日子里,她的丈夫跑交通当侦察员,传达着各式各样的信息和情报。鬼子多时游击队就转移,鬼子少时游击队就收拾他们,气得鬼子火冒三仗实行三光政策,他们的大扫荡制造了一个又一个无人区达到八路军与老百姓分离的目的。可是中国人是那么好分开的吗?八路军和老百姓结合得更加紧密,鬼子就是有三头六臂也分不出谁是八路军谁是老百姓,最后只能躲藏在深山老林里挨打。地道战地雷战就是典型的战例,只要打鬼子,只要能把鬼子赶出中国大地他们什么办法都有。作为母亲,把儿子送上前线是正义之举,是所有中国母亲都有的一份责任,但不被理解又是什么行为?由老区的母亲我想到自己的母亲,我的母亲就曾经把丈夫和她的三个儿子都送到了部队,我们一家可以说是兵的家庭。我当兵时正赶上自卫反击战,南方战事紧张,我和弟弟一南一北都在进行一级战备,母亲的心情是可想而知。
虽然战争是要流血牺牲的,其实她很明白,和平年代的战争也就只打那么一阵子,当初她把我父亲送到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不也就打了那么几年吗?父亲随四野打到海南岛,然后悄悄到了朝鲜战场立了一堆军功章回来,母亲的心焦也就在等待中化为希望。可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却不是这样,怕死的人多,否则就没有成千上万的汉奸了,这些日本人的奴才不为中国人争光却替鬼子卖命杀害中国平民百姓。当这位母亲得知三个儿子都在战斗中牺牲后她的心是多么的悲痛?!但在爱与恨中,她又送走了四儿五儿上了前线,然后和丈夫带着六儿七儿投奔亲戚家。那时特务汉奸横行霸道,哪里还有老百姓安稳的日子,亲戚家里人说:“你家的八路军快一个班了,我们怕事,你们还是走吧!”亲戚就这样将她们一家人赶走了,同时赶走的还有她们一腔的爱国热情,然而,这就是现代战争与过去战争的不同。和平岁月是一人参军全家光荣,城里的包分配,农村的还有优惠,而抗日战争令人心酸,打鬼子的吃不饱穿不暖,不打鬼子的汉奸吃香喝辣的。就在她们从亲戚家出来时又是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四儿五儿与鬼子遭遇后被活活烧死,他们不屈服鬼子付出了生命,汉奸们屈服了鬼子却保住了生命,同样是中国人做人的差距就是这样大就是这样不值钱,中国人被凶恶的日本人屠杀无数,一个南京大屠杀就是三十多万人,而整个抗日战争中国人死了一千多万人,这是何等惊心动魄的数字?这是何等惊天动地的人类大屠杀?稍稍有点中国人味道的人都会有所心动,这样苦难的日子不会长久,这样的账总有人会与日本人算。事实上果然如此,尽管日本鬼子杀人无数汉奸横行霸道,中国人一批批倒下去又一批批涌上来,但中国人还是爱国的人多,大刀还是实实在在地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了。写到这里时,善良的人们一定在为老区母亲祝福,希望她能保留几粒革命的种子,可是战争的残酷和无情将她的一家人都裹进了灾难。有一年春天,当她们全家人正准备过封锁线沟里,不料被鬼子发现开枪打死了丈夫和六儿子,幸而她急中生智抱着七儿子躲藏在沟底,可是死神依然追赶着她们。当她和七儿子藏在山洞时又遇上了搜山的鬼子,连日奔波,七儿子病了,发高烧说胡话,洞外是鬼子,洞内是数十名老百姓,只要稍稍有一点响动就会吸引鬼子扑过来。在紧急中,她从破被子上扯下一块棉絮塞进正说胡话的七儿子口中。等到鬼子走远后,七儿子脸色铁青,临死时对她说了一句话:“娘,我饿!”
七儿直到临死都没有吃上一顿饱饭,当母亲的心里是什么样的滋味,这是一般人难以理解的。如果说一个母亲能够忍住一次失儿之痛或两次失儿之痛这样的母亲是坚强而伟大的,那么连续数次遭受失儿之痛,最后连丈夫都失去了,这样的母亲该是一种什么样的胸怀呢?时至今日我也没有想明白,为了抗日战争中国人付出了多少代价?老区的人民付出了多少代价?为了抗日战争母亲可以亲手杀死自己唯一的儿子,可是在和平的岁月里有谁想念他们呢?我们都有自己的母亲,也都愿意孝敬自己的母亲,但面对这样一位母亲我们还会说自己是孝敬的吗?我想,世界上再也找不到这样的母亲,小说电影里也找不到这样的母亲,只有中国的抗日战争才会产生这样伟大的母亲。今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殊不知是无数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的确来之不易。眼下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的火红年代,人们在抓钱的同时还会不会想想过去?想想在战争年代无数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这几组单词不是用一句话就可以理解的,它向人预示了什么?又说明了什么?启蒙了什么?我想不用我再说什么,谁心里都有一个灯火闪耀的世界观。现在我愿意借历史散文大赛之机把这个故事告诉读者,目的就是一个:祖国就是母亲,母亲就是中国。
中国母亲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