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众应该学会学习


  

  田忠国

  “环球网”刋发了李奉先先生一篇叫“日本国家形象因何位居世界第一?”的文章,读后感慨良多,也引人思索多多,因为,我从李先生文章中的数据中,感到了中日之间的差距。为此,有感而发,在李先生文后留言如下:“光仇恨不学习,就永远受欺辱,光学习不在学习的基础上创新,还是受欺负,所以,越仇恨就越需要学习,在学习中创新、超越,在超越中强大就不会受欺负。好文章。”

  其实,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差距并不可怕。因为,差距一是客观存在的,二是可以消除的。关键是我们如何面对差距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要有“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学习心态,更要有在学习的基础上的创新自信,因为,没有创新的自信,学习就成了迷信,学习文化就成了文化迷信,学习科学就成了科学迷信。迷信是一种奴隶心态、奴隶精神,而且是一种自觉自愿做奴隶的心态与精神,对于一个国家心魂与胆魄的成长有百害而无一益。但是,遍看我国的一些学者,在某一个时代,奴隶心态、奴隶精神成了我国的主流,美国人在大洋彼岸一咳嗽,我国的某些学者就哆嗦,长跪不起的奴才文章满天飞,以求其美国精神主子的原谅。只有到了潘维、张宏良、张文木等等先生横笔而出,独立不羁,捍卫国家民众利益的精神声音,才在我国大地上畅响不息。

  回望我国五千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曾经辉煌过,而且辉煌了数千年,但是,日月轮转,星转斗移,我国由世界领先,逐渐衰落为处处挨打的大国。而且,这一挨打竟然挨了一百多年。挨打的原因固然很多,比如,有人说科技落后,经济落后(实际上并非如此),但这都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问题是国民的奴隶心态、奴隶精神,才是处处挨打的根本原因。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奴隶心态、奴隶精神,就像一筐光鲜可爱的樱桃,一旦其中一个樱桃有针眼大的溃烂,几分钟之内就会扩展一大片,乃至数十分钟内,整筐樱桃就会全部溃烂。

  只有到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毛泽东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培育国民主体精神当作首要任务,我国人民才重新焕发出感天动地的创造力,在不是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构建起完整的工、农业体系,使我国跻身于六大工业国之一。这些伟大成就的取得,我个人认为,是我国人民的主体精神,当家作主的主人翁精神,激活了我国人民创造潜力的情况下取得的。这是个历史事实,但面对这个历史事实,也有人否定,说十年文革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灾难,进而又说我国的前三十年是灾难。对于这种解构国体、解构执政基础的行为,我国没有给予坚决反击,而是不作分析的人云亦云。当然,这样说并非说我国前三十年没错误,但是,错误也绝对不能成为我们解构国体、解构执政基础的理由。

  我还认为,一个国家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但学习要有主体,这个主体就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培育我国的创新能力,而不是削弱我国的创新能力。因为,一个人失去学习的主体,就会形成文化迷信、科学迷信,进而形成奴隶心态、奴隶精神;一个国家失去学习主体,后果将更为可怕,因为,由文化迷信、科学迷信形成集体的奴隶心态、奴隶精神,将会摧毁一个国家的生存能力。

  所以,培育主体精神和人民群众勇于学习、学会学习也即善于学习,培育创新能力,就成了国家的重要责任。因为,一个国家没有主体精神,民众不会学习,学习就成了培育奴隶心态、奴隶精神,解构国家创新能力的行为。当然,学会学习和善于创新,也是一个国家人民群众的共同责任。因为,一个国家的发展能力在于学习和创新能力,更是一个国家的发展能力和生存能力。说到底,一个国家的发展能力和生存能力就是人民群众共同的生存与发展能力。

  (原文地址:http://bbs.huanqiu.com/zongluntianxia/thread-181943-1-1.html)

  2009年4月8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