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nford不是史坦福
Stanford会令你想起什麽?20年前是“史丹福”大学,10年前或内地一族会想起旺角“仕德福”酒店,今日你会想起美国一间骗子银行“斯坦福”。为何同一个英文,会有三种翻译 !? 酒店名称是私人商业行为,取其吉祥意,非你我可控制,但Stanford作为一个标准姓氏,地名,机构名,既然英文一样,何以一地几译,中国大陆有标准翻译,台湾亦有标准翻译,为何独香港一地数译? 最夸是当年的美国总统NIXON,由尼克逊,尼克松,尼克森,而JFK更好玩,由甘迺迪,坚尼地,到肯奈弟都有,若果你能将三个姓氏,不看英文,而能自动连结起来,真是天下第一高手。 笔者更怀疑香港媒体有译名上的自我审查,因为Stanford bank是奸的,Stanford University是忠的,为了不让他们连结一起,“溷淆”观众视听,刻意令之是歧异化(differentiated),以免沾污史丹福大学之盛名。笔者向来对香港之自由民主极度讚赏,但对于翻译翻上这种同曲乱舞,溷淆学子,实从小深恶痛绝。这次不只笔者有此溷乱,连接办此桉的有关专国际业事务所香港区合伙人,最初亦无法连“斯坦福”作弊桉,是他们自己的Stanford Case,政府既然得閒无事攞事来做,无谓增加警员数目,不如早开翻译局,由现在起统一译名,要玩“认中关党”就全跟中华人民共和国,要玩一国两制,就大玩自製译名,以免对万千学子,构成几十年的教育溷乱,Turkey一地,两千年来都只不过是出了“突厥”与“土耳其”两版本,不算溷乱,何故就两个小小美国总统,不够百年可以搅到每人有六七个姓氏翻译。
祸延人类文明之后
文化传承,企业传承,其实是讲求资料整理,其中一个严守的原则,就是在用字遣词的时候保持其统一性(consistence),不能乱加创意,好让后人能纵观百千年历史,仍能在同中求异,找出脉络变化。在注疏时,可以变化万千,各自表述,但在描述同一事物时,绝不应该溷淆后人,同物异之,这种浪费人力资源之罪,比起异端邪说更毒,异端邪说只能遗祸一段时间,但“同物异之”随时祸延整个历史,甚至超越人类之整体寿元,科幻点说,可严重到搅乱未来接掌宇宙之主人翁,令人类以后之地球/宇宙管治物种,都因而溷淆视听。
文化创意地产开发
今天去观察一场所谓百年一遇之金融核爆,其实是个很好参考的例子,在香港回归中国后,不少“中国人”恨不得将之豁出去,这个曾经崛起至日不落国后,然后再沉下去,又重新爬上来的国家,与另一岛国日本,都是经历资本主义高度发展,到了今天,日本的金权政治,财阀体系,走到尽头,暂时完全看不出怎样可以有希望,而英国由90年代到21世纪,什麽Punk,什麽新文化,源源不绝,而经济方面,亦由以往的近乎纯贸易开发,相对于美国的近乎纯金融开发的极端,英国模式已进化成“大贸小金”,而更厉害的是似乎能预见欧洲发展隐忧,没有加入欧罗。更进一步的英式基建,并非真的老套基建,而是聪明的LAND, LEISURE & ENTERTAINMENT,即是“地”只不过是一种工具,是服务于娱乐消閒业,若果娱乐消閒的商业模式不能提供充分回报,什麽靓地皮只是空谈,所以伦敦面貌已变成新的软主题公园。反过来我们今天的中国房地产开发商,以“圈地必富”为大前提,相比之下可能是傻瓜,而老衬的美国,见香港十三年高地政策撞了板,都不加借镜,而玩其中式笨猪概念“有土斯百财,有房斯算人”的鱼民自愚政策,简直是另类自杀,英国最近更准备严禁百分百楼按,是一种正路的经济方略,若地球如斯走,楼房,银行按押,花样百出的投资工具,必然全线萎缩,居上位者,应该好好带领下面的智力及财力资源,好好地投资“非地皮,非基建”的文化创意产业,就算是本来身处其中的地产开发商,亦应走先文(化)后地(皮)之略,福州现在的地产开发,是文化保育在前,建设回报在后,已有智者领悟其中道理,国外如是,国内亦逐渐走向尊重文化之途,后核爆经济,是要求大家干些新东西。
同曲异工,智愚各取
评论
3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