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
贵州遵义市殡葬改革越改越贵
http://society.people.com.cn/GB/41165/5489072.html
2006年6月,贵州省遵义市启用了新建的集治丧、火化、公墓为一体的颜村殡仪馆。该馆以私营为主,行政部门入股分红,成为政商合股垄断经营的企业,价格因此暴涨。
颜村殡仪馆收费名目繁多,分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市场调剂价。以灵堂租用费为例,颜村殡仪馆分设经济灵堂、普通灵堂、标准灵堂、豪华灵堂4个等级,政府定价分别为400元、1200元、2500元、3200元。实际上该馆还另加收吊帐费、鲜花布置费800元,灵堂费用比过去高几倍。经济灵堂因简陋、窄小,除个别特困户外,一般丧家都不选用,形同虚设。
颜村殡仪馆经营半年多来,当地群众怨声载道:殡葬改革本应为百姓谋福利,遵义市颜村殡仪馆的这种作法究竟在为谁谋利?
贵州遵义市 李显顺 胡全隆
上图:贵州省遵义市新修豪华的殡仪场馆
附:遵义广大人民群众的投诉信
前言:又到一年清明时节,贵州省遵义市担心“死不起”的广大人民群众多年反映的傅传耀(原遵义市委书记,现贵州省人大副主任)“利用殡葬改革搞官商勾结牟暴利的腐败行为”的问题一直未得到任何查处,李显顺、胡全隆等人民群众还在奔走,呼吁!
看遵义市殡葬改制中官商勾结的腐败行为
作者:遵义广大离退休老同志
来源:网络、论坛
今年2月,遵义市两城区人民对颜村殡仪馆暴利刮民财的歪风极其愤慨,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两会”上分别提出了整顿颜村殡仪馆的议案。今年 3月20日《人民日报》刊登了《贵州遵义市 殡葬改革越改越贵》的报道,指出:“2006年6月,贵州省遵义市启用了新建的集治丧、火化、公墓为一体的颜村殡仪馆。该馆以私营为主、行政部门入股分红,成为政商合股垄断经营的企业,价格因此暴涨。”“颜村殡仪馆经营半年多来,当地群众怨声载道:殡葬改革本应为百姓谋福利,遵义市颜村殡仪馆的这种作法究竟在为谁谋利?”
遵义市殡葬改制的严重恶果,是市委书记傅传耀(被确定为中共十七大代表)的权力操纵和箝制下造成的,以敛财为目的,其中隐蔽着官商勾结的腐败行为,不可等闲视之。现将情况叙述如下:
一、问题的由来:
遵义市两城区的殡葬改革早在1966年兴建了火化场,1986年后相继建起3个殡仪馆。宣传火葬改变群众的旧观念,形成治丧、火化、骨灰处理的一条龙服务。收费比较合理,对特困户的丧葬费给予减免,火化率由最初的28%上升为99%。1992年起由政府财政补贴转为自收自支,1999-2005年间除每年上交税利外,还累计盈利500多万元。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增长,多次评为全国全省的先进单位。
可是,2002年市委书记傅传耀执意关闭原有的殡仪馆和火化场,新建集治丧、火化、公墓为一体的殡仪馆。他带领红花岗区委书记、副市长和区民政局长等一行至深圳招商引资,与香港帮胜企业公司签订了《合作新建经营红花岗区殡葬一体化服务中心协议》。私方投资4200万元,占70%股份,区民政局投资1800万元(原殡仪馆、火化场设施、设备折价),占30%股份。合作期50年。《协议》明确:“经市人民政府批准,50年内在遵义市两城区现辖区范围内不得另行审批同类项目。”“在本项目使用后1个月内撤消现两城区内的殡仪馆及火化场。”换言之,这个以私营为主的新馆将在50年内独家垄断遵义两城区的殡葬。
这种做法引起全体殡葬职工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殡管处有条件、有能力自建和经营新馆:一是已有资金1800万元,向市农行申请贷款3000万元已获省农行批准,资金没有问题;二是殡管处是全国先进单位,有一支熟悉业务的职工队伍和多年的管理经验。自建新馆不仅节省投资,而且有利于殡葬管理和服务的规范化,有利于坚守殡葬事业的公益性,有利于巩固、完善城郊的殡葬管理网络,有利于稳定职工队伍和为国家多作贡献。他们根据现有火化率和城区人口增长的实际作了预测:5年内年收入可由1000万元增至1500万元,每年可交税金150万元,8年内可连本带利还清贷款。而以私营为主建馆垄断经营50年,国家经济损失将达六七亿元之巨;再则,私商依仗垄断经营必然产生高收费、乱收费,不能保障殡葬的公益性;并且,遗体火化涉及毁尸灭绝,民政部指示不准私人经营。
于是,140多名殡葬职工签名向省、市、区政府呈递了《红花岗区殡管处自筹资金修建新馆(火化场)的报告》,提出了建馆的具体方案,选择建馆地址。万事俱备,只待政府批准,即可付诸实施。
而傅传耀根本无视殡葬职工的呼声,坚执招商引资。60多名职工自发赴省上访,打着“政府强奸民意,还我基本权利”的横标在省政府门前静坐,反映他们自建与经营新馆的要求。省人大副主任刘思培和肖副省长在他们的报告上签注意见,认为他们有能力、有经验,不是刚起步,同意他们自建新馆。省民政厅厅长陈梅琳同志在有遵义市和红花岗区有关负责人的会上态度鲜明地说:“我们是不赞成招商引资的。但我们是业务部门,你们是一级政府,有决定权。如引外资要按规定报民政部审批,土地要挂牌拍卖。”强调:“要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现在非典漫延,是非常时期,职工到北京上访谁负责?”又警示说;“不要像清镇(县)那样搞出两个民政干部坐班房。”
自建新馆与招商引资两种不同意见的对立与角逐,决定新殡仪馆的走向,关系到民生的利害,透视出某些官员灵魂的腐败和清浊。
二、傅书记一意孤行:
自建自营新馆的方案与招商引资私营为主的协议,熟利民利国泾谓分明,况且对后者上上下下都发出反对的强音。作为全市第一把手的傅书记理应心系于民,加以审慎的考虑。可是他独断专行到令人惊异的地步。
为了招商引资绕过须经民政部审批这一关。他将私方香港帮胜公司更换为它在深圳的子公司,后又转到贵州安宇房地产开发公司,协议双方的投资金额、股份比例、权利义务、经营期限等均与前相同,换汤不换药。但这么一变便无需经民政部审批,只要傅书记点头就可以了。殡葬职工们拒绝在协议上签字,由红花岗区民政局局长代维越俎代庖。
为了堵死殡管处自建新馆之路,红花岗区副区长宋新柱出面打电话给市农行叫不准贷款给殡管处,市农行准备给殡管处的贷款被掐住了,“巧妇难为无米炊”,他们自建新馆的要求、计划成了泡影。
在傅传耀眼中的另一障碍,是一直反对他招商引资的殡管处处长吴国征。傅打电话给红花岗区委书记张明辉:“你们那个殡管处的处长叫什么名字?把他的职务撤掉!”张抓不出撤职理由,便叫区纪委去查殡管处的账,查出该处在春节期间对市、区有关领导、部门进行物质慰问。纪委认为问题不大,不能撤职,拖着不处理。但傅书记催促区纪委“必须严肃处理。”最后吴被撤去处长职务,降两级工资,留党察看一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遵义市红花岗区纪委的干部私下对殡管处副处长周胜利说:“你们为啥得罪了领导,手臂哪搬得过大腿。”“我只说一句话你就明白了:我们纪委在区委领导下,区委在市委领导下。——”吴国征对被撤职想不通,殡管处知情的职工也为他不平。
再有,遵义市原民政局局长张有顺是全国民政系统的“孺子牛”,全国的优秀公务员,也是不赞成招商引资建殡仪馆的。傅书记批评他说:“你的思想还停留在旧观念上,现在是搞市场经济,你要换换脑筋。”不换思想要换人,张有顺同志不再表示支持殡管处自建新馆了,他说:“我没办法,无能为力。”最近,张有顺被调离民政局,新任遵义市民政局局长程开志据说是傅传耀言听计从的心腹。据说原遵义市市长卢守祥对引资建馆也持异议,但第一把手说了算,也就不吭气了。2006年底,该市长已被调出遵义市。遵义市红花岗区民政局局长代维一开始的态度就是“政府怎么办我就怎么办”,上面把合作建馆的任务交给她,她受宠若惊,无论对错都照办。
在傅书记的权力操纵下,新馆的建设在市郊长征镇颜村的230亩土地上动工了,于去年6月建成开业。原先的3个殡仪馆和北郊火化场被下令关闭,取而代之的是以私营为主、遵义市红花岗区民政局参股的颜村殡仪馆垄断了遵义市两城区的殡葬。傅传耀以手中的权力瞒住了上级的眼睛,诛除了下层的阻力,实现了他的意图。
三、如此改制,为谁谋利?
以私营为主的颜村殡仪馆究竟为谁谋利?该馆的《章程》写得很清楚:“公司的宗旨和主要任务是搞活市场发展经济,为社会创造财富。通过合理有效地利用股东投入到公司的财产,使其创造最佳经济效益,目的是发展经济,为国家提供税收,为股东奉献投资效益。”这里嗅不出一点儿公益性的气息,骨子里就是为股东奉献最佳的经济效益。该馆的经营行为也正是如此。
他们依托政府的权势所取得垄断经营的地位,利用社会远未形成厚养薄葬的风尚和人们为表示孝道不吝付出的心理,采取灵堂划分等级、分解服务项目、提高单价、重复收费、压低职工待遇等手段猎取暴利。为了垄断殡葬和丧葬用品,丧家不将遗体送到该馆消费便不给火化。不买该馆出售的骨灰盒便不装骨灰(同质量、大小、造型的骨灰盒,价格比外面卖的贵得多)。对周边合法经营骨灰盒、花圈、毛巾等丧葬品的个体户采取断水、威逼、殴打等企图赶走他们,甚至雇用黑恶势力打击对手。愤怒的群众几次围住馆门讨公道。斑斑劣迹我们在多份反映材料中已有记叙,仅我们所知的就触目惊心。
因而该馆开业后收费价格暴涨,办丧事少则花八、九千元(不含墓地),花1万多元,2万多、3万多元的也不少。(“豪华灵堂”花费更高,另当别论。)许多人说:“现在死不起人啊!”“进颜村殡仪馆得花那么多钱,真要命。”“该馆是搜刮民财的摇钱树,弱势群体的苦黄莲。”“一生辛劳的积余被殡仪馆刮了去,殡葬暴利何时了?”“死人还要分三等九级,阴间也分贵贱高低。”……由于收费高昂,承受不起的低收入者为了省钱在家里办丧事,然后远送邻县火化,本已绝迹的尸体乱停乱放甚至偷偷搞土葬的现象开始回潮。
我们经过调查,于今年元月底向市政府和正在召开的“两会”递交了《垄断殡葬牟暴利,民怨声声盼改革》的反映书,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极为关注,分别提出了《依法加强殡葬管理,减轻丧家负担》的议案和《关于整顿颜村殡仪馆案由》,接着《贵州商报》《遵义日报》登出《殡仪馆搞垄断牟暴利》和“两会”议案内容。
四、殡葬改制中隐蔽的官商勾结
在全市人民一致谴责颜村殡仪馆的声浪中,人们提供了该馆在建设和经营中官商勾结、暗箱操作、欺上瞒下的证据、行踪和线索,其中在思想上尤其是经济上隐蔽的腐败问题需要查个清楚,给人民一个交待。否则,姑息养奸,助纣为虐,一害民众,二坏党风。诸如以下问题:
1、如前所述,殡管处提出的自建自营新馆的方案与引资建馆经营的协议,两相对照,利弊分明。傅书记为什么对有条件、有能力自建自营新馆的红花岗区殡管处的正义要求一再压制,不顾上上下下的反对硬要将新馆的建设权与经营权非交给私商不可,对殡葬的公益性弃而不顾呢?为什么宁愿同私商“共担风险,同享利益”,也不愿同政府的殡管处“共担风险,同享利益”?私方提出新馆开业后市政府“50年内在遵义市两城区现辖区范围内不得另行审批同类项目”的霸道条款,市、区政府也认同和接受,又是为什么?这能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心民生”的思想来加以解释吗?
2、贵州省发改委2004年批复遵义市红花岗区建设颜村殡仪馆的609号文件中第三条规定是:“总投资6000万元,资金来源:由红花岗区自行筹措解决。”次年3月21日遵义市红花岗区国土资源局关于该馆的《建设用地批准书》中“土地所有权性质”栏内写的是“国有”,“土地取得方式”栏内写的是“划拨”。这就是说市、区政府向省政府上报的建设该馆是“自筹资金”,所有制性质为“国有”,因而省政府对所需的230亩土地给予“划拨”。但实际上这一片土地的使用者主要却是私营安宇公司,为什么对上采取欺骗手段?这是其一;其二,既是私营公司使用这片土地,按土地法规应“挂牌拍卖”而不应当“划拨”,230亩土地按当地价格至少25万元1亩,可值5750万元。市、区政府为什么将偌大一笔国有资产拱手送给私方?私方获得长达50年的经营权的巨利,难道不给予官方任何回报吗?以什么方式回报、交换的?其回报、交换又是怎样分配的?人们不得而知。这个重要问题必须查清楚。
3、《协议》中称安宇公司老板杨曌投资4200万元,从所提供的该馆建设工程的各项支出不到3000万元,而且其资金来源基本上是本市商业银行贷款。这说明私方老板杨曌并无雄厚经济实力,所谓“引资”没有真正引来社会资金,实际上是私方用银行的钱来赚钱,如俗语所说:“将你的骨头熬你的油。”他究竟投资了多少未有切实的依据,还是一笔糊涂账。傅传耀为何搞这样的“空引资”?为何与这样一个既无真正实力、又善于玩弄技俩攫取暴利的私商合作经营关系民生的殡葬业呢?
4、颜村殡仪馆收费中的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部分也相当高昂,如“普通灵堂”“标准灵堂”“豪华灵堂”租用1次1200元、2500元、3200元,悼念厅(2小时)680元。价格虚高的主要因素来自成本的虚高。该馆的投资金额、土建工程支出、成本核算、收费价格等多是概算和测算性质,未见土建工程以及水电安装交付使用的决算书。施工单位和经营单位又同是一家,极易发生虚列工程造价,夸大成本。如“划拨”的土地私方报支付土地补偿费、青苗费、房屋拆迁费等共1300万元,据我们向农民了解最多不过600万元。一般民用房当地每平方米造价约400元。该馆非豪华建筑,开间大,省工省料,加上照明、供水、排水及空调设备、室外工程等费用,每平米造价不过750元;而该馆每平米造价却报1177元,显然高估多算。再如所报建设用地松软土深17米,采取特殊处理超出概算400万元,但未见处理绘制图和质检人员签字。据了解其松软土不可能深达17米,基础处理不需400万元之巨。私方所报的数据市政府有关部门未切实审计,可信度很成问题,基本上是报多少算多少,轻率过关。杨曌深谙生财之道,傅书记撑着“保护伞”,一路绿灯。
5、傅书记与杨曌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这在干部和群众中舆论纷纷,我们不作妄断。比较可靠的信息是:市里修建报业大楼工程杨曌之能中标,据说是傅传耀点头拍板的。这次殡仪馆的招商引资,傅带队先是与香港帮胜公司老板敖帮胜签订协议,敖是杨曌的舅舅,之后傅更换私方,最后又落到杨曌名下。看来这并非巧合,颇有暗里互通信息,相互利用、共谋利益之嫌。他们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搞的什么交易?值得深查。
6、中央为了防止腐败,不准党政机关办企业,政府官员不能兼任企业负责人。这条纪律傅书记是知道的,为何红花岗区民政局入股分红,局长代维兼任该公司监事,傅传耀对这种违纪行为不仅不加以制止,反而认可和支持?
7、当全市广大群众、市人大和市政协的议案、地方媒体和《人民日报》同声严词揭露和批评颜村殡仪馆的歪风邪行的时候,
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傅书记无所谓,《上访条例》对他更是毫无作用。他只字不提自己的责任,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听不得一点反面意见。只讲下面干部有“权力欲”。殡葬改制的恶果是在傅传耀这种心态下一手造成的,在强大舆论的压力下,加之国务院公布了新的《殡葬管理条例》,
以上仅是部分知情人提供的材料,还不是问题的全部。我们发现新的问题后再继续向你们反映。
本来,我们希望问题能就地解决,但事实告诉我们这是不可能的。傅传耀在遵义工作近12年间,一向文过饰非,欺上瞒下,有错不改。遵义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尤其是老干部,不畏强权,长期对傅传耀在提拔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使遵义官场上下腐败严重,民不聊生,上访不断;工作作风霸道,专横跋扈,凌驾于组织之上,对不同意见的同志残酷打击报复的问题向各级组织反映。但傅传耀利用手中的权利,动用大量遵义纳税人的钱、财、物活动,总能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连他在遵义的任职已经违背了2006年底中央组织部颁布实施的《党政领导干部交流规定》的有关“党政领导干部在同一地区担任同一层次领导职务满10年的,应该进行交流”的规定也没将他交流。
如:遵义驻京办事处副主任张抗美得知该处在京购买办公房多付款100多万元,她请求遵义市委出一委托书,北京几位法律专家、律师愿尽义务为老区人民收回这笔流失的国有资产。由于傅书记从中作梗,张抗美为此奔走呼号,北京和遵义许多离退休老同志签名支持她的正义行动,原任和现任的多位中央领导批示,《法制日报》《工人日报》《中国经济时报》《经济参考报》《民主与法制时报》等多家媒体为她呼吁,历时9年之久,至今不得解决,张抗美还遭到报复打击,张抗美的老红军父亲为这件事死不瞑目,支持的老干部压力很大。
又如:傅书记为了拆迁敛财,大搞政绩工程,贪大求洋,将遵义会议会址夷为平地,多少知名的革命文物保护专家痛心疾首呼喊,《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新闻30分》《文汇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等媒体近九年来都在不断嚗光,他才停止了破坏,剩下了象孤岛一样的遵义会议会址。
再如:遵义地改市中傅以权代法,将遵义市红花岗区的大量财权收走,“金娃上抱,包袱下甩”。使该区经济陷入困境,2005年11月该区1400多名离退休干部签名要求他正确处理这一关系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听听代表们的意见。可是至今他“老将不见面”。
遵义这块“天高皇帝远”的土地真是傅传耀这位“土皇帝”控制的天下吗?不,这是共产党领导的天下。党一定会为老区人民作主,构建和谐社会的。我们坚信。
因此,只有上级领导派得力干部和审计人员下来深入调查,不受傅传耀及极少数追随者的阻挠和箝制,方能查清隐蔽极深的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腐败行径。这是我们的期盼,也是遵义革命老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啊!要求上级领导派人早日查处。
遵义市直属机关广大离退休干部
遵义市红花岗区机关广大离退休干部
遵义市直属院校退休教师协会
遵义市红花岗区和汇川区退休教师协会
遵义铁合金集团广大退休职工
二OO七年七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