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春晖洒古城
——西安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丁健谈平安创建
四月的古城,繁花似锦,绿意盎然,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新景象。在这充满希望的季节里,我市政法战线又传喜讯,西安市第三次顺利通过了“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评审和公示,正在奋力夺取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项“长安杯”。岁月皆峥嵘,今朝赋壮志。在四年一度的全国平安建设表彰大会即将召开之际,受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清云委托,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丁健就全市平安建设工作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把西安打造成全国一流平安城市”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平安建设工作,始终要求全市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抓发展是政绩,抓稳定也是政绩’的思想,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把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作为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第一环境,始终把创建平安西安作为民心工程来抓。”丁健说。
“把西安打造成全国一流平安城市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丁健介绍:“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构建和谐社会这个主题,以创建‘平安西安’活动为载体,以‘一控制、两下降、三达标’为抓手,积极预防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健全完善工作机制,精心构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确保了全市社会和谐稳定。”
西安市委、市政府从加快科学发展、实现率先发展的高度出发,紧密结合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城市特点,明确提出通过五年努力,使全市的平安创建水平达到“省内第一,西部前列,全国上游”,确保“社会安定、城市安全、人民安居”。“三安”目标中,社会安定是前提,城市安全是保障,人民安居是目的,三者互为因果,环环相扣,共同形成了对平安西安建设的有力支撑。
“三安”目标树起了平安建设的旗帜,引领着平安创建工作高起点、高水准开展。特别刚刚过去的2008年,是我市平安建设工作极不平凡的一年。丁健介绍说,面对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面对接连不断的挑战考验,全市政法、综治战线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非比寻常的决心和毅力,非比寻常的过硬措施,非比寻常的工作成效,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圆满完成了以奥运安保为中心的各项任务,有力地维护了全市政治稳定、社会安定,为西安的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据省统计局调查表明,2008年,我市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达到85.42%,比2007年提高了4.99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一。
“群众的满意率是评判平安建设的最终标准”
围绕“三安”目标,全市坚持严打整治方针不动摇,确保社会治安大局持续平稳;着力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突出抓好防控体系建设,织就平安“天网”,平安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工作搞得好不好,老百姓说了算。”丁健掷地有声,“人民群众的满意率是评判平安建设成效的最终标准。”
全市完善严打经常性工作机制,按照“稳、准、狠”的原则,重拳出击,做到快捕、快诉、快判,形成严打的强大合力;不断加大对事关群众安全感的“两抢一盗”打击力度,发案率已由过去的每日60多起下降到10起左右。西安公安作为平安建设的主力军,进一步加大治乱清源力度,有效整治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建立治安形势分析评估和预警机制,做到警力跟着警情走,通过精细研判精确打击,侵财类案件得到有效控制,通过防范和严打相结合,使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越来越高。另外强化社会管理,下大力气整治涉及民生的安全秩序,有效防止了各类重特大案件和事故的发生。不断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构筑起以快速反应为核心、以科技防范为保障、以群防群治为补充、以完善物防为基础的多元化、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成二级监控平台19个,三级监控平台88个,安装视频监控探头42247个,打造出社会治安的铜墙铁壁。
创新是平安建设的灵魂。丁健说,“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以创新精神走出富有特色的平安西安建设新路子,极大地丰富了创建内容,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不断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和新要求。”
通过加强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行农村警铃入户,全市1818个行政村46.7万户安装了警铃,在维护农村社会治安和实现农民的危难互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省综治委推广了这一做法。不断完善校园警务特派室建设,在全市297所中学和198所小学设立校园警务特派室,选派驻校法制辅导员1107名,帮助学校建立完善内部安全防范机制,大力开展“平安校园”创建,形成了教育、公安、学校、社区“四位一体”的防范体系,有效维护了校园及其周边的治安秩序。积极探索农村治安承包责任制,在全市153个村(社区)实行了治安防范责任承包,并逐步向企业、社区延伸。不断探索防控新方法。在出租车行业组建了“治安联防110”队伍,反扒志愿者队伍,建立了单位间的保安联防网络机制,开展了“三官一律”进社区活动,在一些易发案地段设立了流动治安报警岗亭,实施治安警示牌进社区。
“平安建设还要在创新和深化上继续做文章”
西安是拥有千万人的特大省会城市,也是文化资源丰富的旅游城市,平安建设任务重大。丁健说,治安管理的对象是人,通过采取信息化手段加强对人口动态管理,做到每条街道、每个小区,每幢楼房的人口基本情况心中有数。全市社区设立了550多个警务室,每个警务室至少有一到两名“片”警,同时配有协警;在农村也设立了警务室和警务站,对苗头性事件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我们从基础工作扎实做起,为人口管理织就了一张大网。
作为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安的稳定事关全省改革发展的大局。西安稳则全省稳。“从这个高度看,平安西安建设意义重大,成绩来之不易。”丁健加重了语气,“这项工作特别要在精细管理和强化措施上做足文章,因为稍有松懈违法犯罪就会迅速反弹,稍有疏忽创建成果就会前功尽弃。我们市委班子和政法委感到压力很大,工作如履薄冰。但气可鼓而决不可泄,今后一个时期,要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目标,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方面要认真学习《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的重要指示》和中办发[2009]14号文件精神,认真贯彻即将召开的全国、全省综治工作会议精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建设和组织领导,特别是基层基础性工作,确保社会稳定;另一方面确保完成五方面硬指标。今年要落实10项重点平安建设工作任务,加强技防建设,增加8100监控探头,力争全市探头数达到5万个;加强群防队建设,增加1400名新队员,使全市专职群防队员数达到5000名;进一步开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和影响人民安全感的多发性犯罪,力争刑事案件稳中有降;确保人民群众社会治安满意率和平安建设知晓率的省考指标全面达标;进一步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确保实现“一控制两下降”。
当记者提到西安市12年来连续3届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奋力夺取“长安杯”时,丁健十分冷静。他说我市形势总体上稳定,但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受到严峻挑战,平安建设和社会稳定面临更加复杂的形势。“当前要查找综治工作存在的不足,进一步理清平安建设和综治工作思路,深入推进平安创建活动。”他动了感情:“一个城市如果社会治安非常混乱,群众没有安全感,他们就会对政府不满意,经济建设成果也会大打折扣。我心目中的西安就是老百姓能够无忧无虑地工作和学习,享受生活的每一天;外来创业者和旅游者能够没有任何安全包袱,创业放心,旅游舒心。”(王云岗 任小岗)